明太祖傳

明太祖傳

《明太祖傳》依據正史,抉取明太祖朱元璋一生的典型事跡,以人物為脈絡,匯為一編。舉凡明太福成長軼事、揭竿起兵、逐鹿中原、登基稱帝、鞏固政權、經濟政策、文化教育等事跡,全部囊括其中。

基本信息

作者

作者:陳煥鋮著

圖書簡介

明太祖傳明太祖傳
本書依據正史,抉取明太祖朱元璋一生的典型事跡,以人物為脈絡,匯為一編。舉凡明太福成長軼事、揭竿起兵、逐鹿中原、登基稱帝、鞏固政權、經濟政策、文化教育等事跡,全部囊括其中。本書採用人物小傳的方式,除明太祖外,還介紹了與明太祖有關的近六十位人物,包括前後帝王、后妃公主、近幸列侯、文臣武將、割據群雄等,並作了分類,釐清了傳主與明太祖的關係。本書為讀者了解明太祖、了解明朝歷史,提供了一個便捷、可信的途徑。

編輯評論

明太祖朱元璋系明朝開國皇帝,也是罕有的一位出身低微,經歷坎坷,身世傳奇的草莽英雄。作為開國君主,他百折不撓的勵經圖治,為明王朝奠定了二百七十多年的基業。從放牛童到身披袈裟的小和尚,從農民起義軍將領再到一國之君,朱元璋神秘傳奇的一生,蘊藏了許多的謎團。本書以史實的視角,通過生動真實乃至殘酷的歷史事件,揭示了明太祖朱元璋融豪氣與匪氣,治世君主與血腥帝王於一身的神秘而傳奇的一生,包括廣為後世讚譽的他對馬皇后始終不渝、情深意篤的動人篇章。 本書史實考據嚴謹,資料豐富,歷史事件生動,情節精彩,觀賞性強,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目錄

勵精圖治明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
明史·太祖本紀
古今名家評說
承前啟後之帝王
元惠宗妥懂帖睦爾
明惠帝朱允汶
明成祖朱棣
影響明太祖和深受明太祖影響的女性
皇后馬秀英
淑妃李氏
寧妃郭氏
貴妃孫氏
曹國長公主
寧國公主
明太祖的兒子們
太子朱標
秦王朱校
晉王朱桐
潭王朱梓
蜀王朱椿
湘王朱柏
出身各異的近幸列侯
武定侯郭英
蘄國公康茂才
航海侯張赫
濟寧侯顧時
定遠侯王弼
楚國公廖永安
永城侯薛顯
功過是非諸宰相
中書左丞相李善長
中書右丞相徐達
中書右丞相汪廣洋
中書左丞相楊憲
中書左丞相胡惟庸
開疆拓土眾將領
僉樞密院事胡大海
左副將軍常遇春
征西將軍鄧愈
征虜將軍湯和
征西將軍耿炳文
左副將軍李文忠
征南副將軍沐英
征虜右副將軍朱亮祖
大將軍藍玉
征虜大將軍傅友德
文臣·謀士·狀元
弘文館學士劉基
待講學士宋濂
學士朱升
“辭官先生”陳遇
翰林學士劉三吾
弘文館學士羅復仁
左都御史楊靖
刑部尚書開濟
濟寧知府方克勤
濰州知府吳履
明朝第一狀元吳伯宗
狀元任亨泰
狀元張信
割據群雄
滁陽王郭子興
小明王韓林兒
漢王陳友諒
福建割據首領陳友定
吳王張士誠
浙東割據首領方國珍
隴蜀王明玉珍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8-06-01
版次:1
總頁數:348
印刷時間:2008-06-01
印次:1
字數:395000
ISBN:9787500469520
大小:16開
裝禎: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明朝開國皇帝。又名興宗,幼名重八,字國瑞。祖籍江蘇沛縣,後遷居安徽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父朱世珍,母陳氏。公元1368~1398年在位。諡號“高皇帝”,廟號“太祖”。他以一介布衣發動農民起義,最終推翻了元朝的腐朽統治,登上皇帝之位。相繼剿滅各地割據勢力,統一天下。朱元璋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一生勵精圖治,勤奮好學,從一個貧苦的小牧童,成長為明王朝的開國大帝。其文功武略,堪稱一代英豪。
一不幸少年悽苦人生
元天曆元年(1328)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安徽濠州太平鄉一個貧苦農民家裡。他的祖籍是江蘇沛縣,祖上數代都是老實巴交的莊稼人,由於忍受不了地主的盤剝,幾經遷徙,直到他父親這輩才落戶到濠州。
朱元璋的父親名世珍。莊裡人叫他朱五四,世珍生有四子,朱元璋行四。相傳,朱元璋出生的那天傍晚,朱家紅光照天,直衝霄漢,遠近鄰里人爭相大喊“朱家失火了”,等趕到他家,卻不見有什麼火災。他生後三天,其父到河溝打水給他洗澡,見有紅羅漂到跟前,於是便拿回去給他做衣服,所以他居住的地方又叫紅羅障。
也許是因為朱元璋出生時的奇異現象吧,母親陳氏對他十分鐘愛。暑去寒來,小元璋在父母親溫馨的懷抱里漸漸地長大了。可社會、人生的苦難也在等待著他。債務、饑荒像瘟疫一般緊盯住朱世珍那搖搖欲墜的茅屋。
天真幼稚的小元璋哪裡曉得人間的苦難,有空便和小夥伴們去村旁皇覺寺玩耍。這寺內的長老見他聰明伶俐,討人喜愛,便抽空教他識文斷字。元璋也聰明過人,過目不忘,入耳便曉。天長日久,便也粗曉些古今文字了。
轉眼間,幾年過去了。這時朱元璋的三個哥哥早已為生活所迫,給地主家當起了長工。迫於生計,朱元璋也不得不獨立謀生了。經人介紹,他到村中地主劉大秀家放牛。起初朱元璋執意不肯去,後經父親一番苦苦勸導,他才前去。
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朱元璋在苦難的風雨中長成了十七歲的英俊青年。可這一年他的家鄉淮西一帶,赤日似火,大旱千里,蝗蟲橫飛,瘟疫橫行。幾個月的工夫,太平鄉就死去了幾百口子人。
災難也降到了朱元璋的家中。六十四歲的老爹朱世珍首先染病不起,命歸黃泉。三天后,長兄朱鎮(又名重四)又染疫身亡。過了十二天,母親也離開了人間。一貧如洗的朱家,不足半月相繼去世了三口人,朱元璋那悲痛欲絕的心情實在難於言狀。父母病亡,總要儘早下葬,以盡孝子之心。可是天下漫漫無際地,卻沒有朱家半壟田。無奈之際,朱元璋和二哥決定將親人埋在荒山上。朱元璋和二哥抬著屍體到了山腳下,繩子突然斷了,二哥回去取繩子,留下朱元璋一個人守屍。突然雷雨交加,朱元璋躲避到皇覺寺中。等到第二天拂曉再去看,大雨已將浮土沖積成高埂。這塊地原本是同鄉人劉繼祖的產業,劉繼祖對這件事十分驚異,於是將這塊地送給朱元璋。朱元璋也無從備辦棺木,就用草蓆把三位親人掩埋了。
誰料父兄的喪事剛剛料理結束,另兩兄又染上了時疫,一同病去。昔日兒孫滿堂的朱家,幾天的時間只剩下了朱元璋和嫂侄三人。
困惑中,朱元璋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父母曾在皇覺寺許過願,長大捨身當和尚。朱元璋心想:眼下正無路可走,還不如投入皇覺寺中,剃度為僧,有碗淡飯填飽肚子,總比餓死強。計畫已定,他也來不及同嫂侄打招呼,就匆匆趕到皇覺寺,拜高彬長老為師,就這樣當了和尚。
寺廟是靠收租和善男信女們的施捨度日的。朱元璋投靠時寺里已有幾十個和尚,幾十張嘴,僧多粥少,坐吃山空,不久就無米下鍋了。無可奈何的高彬長老將徒弟一個個打發出去,雲遊四方,自謀生路。因此進寺剛剛幾十天的朱元璋也只得頭戴破帽,背上小包袱,一手拿木魚,一手托瓦缽,告別皇覺寺,穿城越村,加入了化緣討飯僧的隊伍中。
朱元璋就這樣一路乞討,一路流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山棲野宿,串村走戶,軟求硬討,飽嘗了人間風霜冷暖之苦。他先行合肥(今安徽合肥),又走固始(今河南固始)、信陽(今河南信陽),再往汝州(今河南臨汝)、光州(今河南潢川)、鹿邑(今河南鹿邑)、毫州(今安徽毫州),後到潁州(今安徽阜陽)。整整三年,先後走遍了淮西、豫南一帶的名山大川、名都大邑。化緣使他熟悉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山川地理形勢,為他後來指揮戰爭積累了豐富的知訓,同時,由於朱元璋親嘗了人生的艱辛,目睹了農民的痛苦生涯,所以起義造反的思想在他心靈上漸漸萌發起來了。三年顛沛流離的流浪生活儘管充滿艱難和痛苦,但也為朱元璋後來事業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至正八年(1348),朱元璋在飽嘗了仰食他人、朝不保夕的化緣生活的艱辛後,又兩手捧著木魚和瓦缽回到了皇覺寺。此時的皇覺寺塵絲蛛網布滿殿廡,一派淒涼冷落的景象。朱元璋向鄰居一問,才知道近年來家鄉民生凋敝,寇盜四起,昔日的師兄也都死的死、逃的逃,無一倖存了。寺無他人,人無他路。後經鄉鄰挽留,朱元璋便留下暫做皇覺寺的住持,聊度人生。
二崛起亂世制勝定遠
不堪忍受元朝封建統治者剝削和壓迫的中國農民,終於在元至正十一年(1351),由農民領袖劉福通在潁州首舉義旗。彭瑩玉、徐壽輝緊隨其後,起義於湖北。土豪方國珍、鹽販張士誠先後於浙東、蘇北奮起抗元。不久,定遠(今安徽定遠)土豪郭子興與黨羽孫德崖等也在濠州回響,占據濠州城。至此,農民大起義的熊熊烈火燃遍了大江南北。
身居清靜之門的朱元璋,耳聞不斷傳來的戰事,心情早就難以平靜,他一時有點不知何去何從。於是,他到伽藍殿占卜問卦,問是否可遠行避亂,回答說不吉利;又問可否留守本地,回答說也不吉利;於是朱元璋叩頭道:“難道是讓我倡導舉義嗎?”回答果然大吉,朱元璋舉義的想法便決定了。他於閏三月初一到了濠州,進城門時,守門的兵卒懷疑他是敵探,捉住他去見郭子興。郭子興看他的身形魁梧,相貌不凡,非常驚奇,同他交談,見他談吐不凡,非常高興,便留作身邊親兵。
朱元璋入伍後,打仗非常勇敢,無論遇到何等強敵,他總是奮不顧身,爭先陷陣。加之他又識得一些文字,就格外受郭子興的器重,遇有戰事,郭子興總讓朱元璋伴隨左右。時間不長,他就被提拔為親兵九夫長。
朱元璋當然也不負郭子興的期望,愈加聽從指揮,苦練武藝。每次戰鬥獲得的戰利品,他都全部交給元帥府;他受的獎賞,也公平分配,論功行賞,人人有份。這樣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十分滿意,甚得軍心。
元帥郭子興見朱元璋雖然年紀輕輕,卻如此有見地,有膽略,精明強幹,也就把他當作知己,愈加信任了。
郭子興有位養女馬氏,是他刎頸之交馬公的獨生女兒。馬公的妻子鄭氏生下女兒,不過幾日就病逝了。後來馬公殺了人,為躲避仇家,將愛女托於郭子興,自己遠走他鄉。不久,馬公客死他鄉。郭子興將朋友的遺孤加意教養,視過己出
這馬氏也是聰慧過人,幾年時間已出落成一個窕窈淑女,到了婚配的年齡,但一直還沒有選中一個如意的郎君。
朱元璋的到來使郭子興想起了養女的婚姻之事,經與夫人張氏商量,又徵得養女和朱元璋的點頭應允,就擇日給兩個人成了婚。這樣一來朱元璋就成了元帥郭子興的女婿,身價頓升百倍,兵士亦另眼看待。
邳州(今江蘇邳縣西南)人李二因遇災荒,家中唯有芝麻一倉,卻全部拿出來賑濟災民,人稱“芝麻李”。至正十一年(1351)八月,芝麻李起義,占據徐州,以紅巾為號。九月,元朝丞相脫脫率軍攻破了徐州,芝麻李棄城逃走,紅巾將領趙均用、彭大率餘眾投奔濠州的郭子興。郭子興收留了他們。脫脫命令賈魯追擊圍剿他們。朱元璋和郭子興竭盡全力守衛城池。在擊退元軍後,郭子興屈居於彭大、趙均用之下,被他們所挾制。為了剷除郭子興,趙均用把郭子興抓進了大牢里。朱元璋見此,便說:“我受郭子興厚恩,怎么能不跟著一塊去呢!”於是來到郭子興家。第二天,彭大、趙均用聽說這件事,十分欽佩朱元璋的為人,立刻放了郭子興。
不久,義軍隊伍里發生了內訌。元帥郭子興與歃血為盟的副帥孫德崖因戰事不合,發生了尖銳的衝突。孫遂設下圈套將郭子興騙至家中,想秘密將他殺害,自立為王。朱元璋出征歸來獲訊後,立即帶領親兵,闖到孫家,直入客廳,怒道:“敵人威逼城下,副帥不去殺敵,反要謀殺主帥,是何道理?”
朱元璋說罷,揮手讓親兵擁盾沖人孫德崖屋中,四處搜尋,結果在一矮屋裡找到了被捆綁的郭子興。朱元璋擊斷鎖鏈,將他背負而歸。郭子興大難不死,自然對朱元璋感激不盡,更加厚愛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