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傅鎮

昌傅鎮

昌傅鎮是江西省樟樹市轄鎮,地處樟樹市西側偏南,距市區35公里,地勢南平北丘,東與臨江鎮接壤,南與新乾、新余隔河相望,西與黃土崗鎮交界,北與吳城鄉、省雙金園藝場毗鄰。鎮政府駐城頭街(1958年屬黃崗公社,1961年析出成立昌傅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設鎮)。昌傅鎮現轄1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18個村小組,8297戶,27565人。

基本信息

昌傅鎮昌傅鎮
昌傅鎮是江西省樟樹市轄鎮,地處樟樹市西側偏南,距市區35公里,地勢南平北丘,東與臨江鎮接壤,南與新乾新余隔河相望,西與黃土崗鎮交界,北與吳城鄉、省雙金園藝場毗鄰。鎮政府駐城頭街(1958年屬黃崗公社,1961年析出成立昌傅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設鎮)。昌傅鎮現轄1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18個村小組,8297戶,27565人。

行政區劃

昌傅鎮轄:雙金園藝場、城頭街居委會、安崗村、城頭村、孟塘村、太平村、港口村、馬青村、洛湖村、安陽村、藍房村新江村、袁江村、忠心村、港東村、塘邊村、長蘭村鄒崗村、昌傅村。

經濟發展

昌傅鎮昌傅鎮
昌傅是以第一產業為主,二、三產業並舉的多產業經濟結構鎮,盛產稻穀、花生、大豆、生豬;主產柑桔、藥材、茶葉、水產;精製大米、紅壤花生、良種生豬、商洲枳殼藥都珍眉享有盛名。昌傅是個農業大鎮,糧食和生豬兩個大宗產品進入了無公害化生產;糧食生產已列為國家大型優質商品糧生產基地,年產優質稻穀23000噸之多;鎮內糧食加銷戶的精製大米暢銷廣州深圳上海浙江等大中城市。生豬生產規模大,品質優,年出欄生豬100頭、200頭、50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分別為178戶、95戶、56戶,年出欄千頭以上和萬頭以上生豬的專業戶有13戶和2戶,昌傅鎮的二元雜交商品豬先後在福建、浙江、廣州等省市建立了常年銷售視窗。

農業基礎紮實。總長41.75公里的鎮村公路現水泥硬化了15.6公里;每秒總排水135.5立方的電排和自排設施解除了昌傅鎮的內澇威脅;山塘水庫的蓄水和灌溉設施確保了3.2萬畝農田的有效灌溉。集體和個人對農業的投入每年以15-30%的增幅加大;農村實用技術推廣體系不斷完善;適用技術的引用和推廣已成農民的迫切要求和自覺行動;昌傅鎮擁有耕整機收割機播種機264台(套)。

經濟發展態勢看好。2005年財政收入498.2萬元,比上年增109.2萬元,增長29.1%;農民人均純收入3874元,比上年增200元,增長5.4%;招商引資、糧食總產達6500萬元和35806噸,分別比上年增1200萬元和1815噸,增長22.6%和5.3%。民營企業異軍突起,發展迅速,昌傅鎮398個民營企業中有8個外資企業,這些企業擁有固定資產4600萬元,年產值1.4億元,提供財政稅收580萬元。客商投資興辦的德上藥業有限公司在完成第一期項目投資的基礎上計畫第二期項目投入3000萬元。昌傅牧工商公司,實施牧工商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企業發展方略,使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效益倍增,2004年被省產業化經營領導小組認定為省級龍頭企業。

區位優勢

昌傅鎮昌傅鎮
地理位置優越。地處樟樹、新余新乾三縣(市)交界,六鄉鎮(場)相依,距三縣(市)城區均不遠36公里,有利政治、經濟、文化的相互溝通和互動發展。水陸交通便捷。浙贛鐵路、滬瑞、贛粵高速公路、清宜公路均穿境而過,在此互通立交,與12條平坦寬闊的鎮村主要公路網聯一體;昌傅鎮現有雙塔納、昌河的士13輛,中巴客車6輛,10噸以上載重大型貨運車51輛。境內袁河由西往東沿南纏流44華里。

自然資源豐富。山多地廣,土地肥沃,昌傅鎮土地面積109500畝,其中山地草坡11800多畝,(這些山地草坡85%的面積已植樹造林),灘涂地2400餘畝,可養水面4000畝。現有耕地43000畝。昌傅鎮主要農產品年產量分別為優質稻穀23000噸,花生1700噸,大豆500噸,油菜籽600噸,茶葉70噸,水果300噸,中藥材60噸;生豬9.6萬頭,禽出籠60000羽,水產600噸。

集鎮建設

集鎮功能齊全。境內城頭、太平兩個集貿市場占地面積分別為46667平方米和20000平方米,其中交易棚分別為16667平方米和7334平方米。鎮機關所在地的城頭街方園13萬平方米,街域內有省市駐鎮單位12個;街道內的硬化、綠化、花化、亮化到位,並有一個35畝的客貨停車場;三套日總供水480噸的自來水設施;一條工業小區供電專用線,功率400KVA。街區的水、電、路、汛、環衛、文化娛樂設施和占地9.3萬平方米的廠房、店房、民房構成一個環境優美,結構新穎,功能齊全的新型集鎮。

社會事業

昌傅鎮昌傅鎮
文化、衛生、通訊事業發達。境內現建有有線電視站、調頻廣播站和聯通、移動電信塔,組建了移動通訊集團;到目前有線電視入戶1890戶,開通程控電話3688門;文化站各類藏書6000餘冊。教育事業形勢喜人,昌傅鎮現有國中兩所,國小11所,校舍面積2.9萬平方米(目前無危房),在崗教師217人,在校學生2982人;昌傅國中和昌傅中心國小被命名為宜春市示範性國中和示範性國小,昌傅國中初升高考試錄取率連續三年居樟樹市農村中學首位。醫療衛生工作不斷改進,現有中心衛生院一所,衛生院醫務人員43人,科室14個,病床40張;另有農村衛生所8所,從醫人員36個;昌傅鎮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21480人,占農村人口的87.8%。

人文歷史

昌傅鎮昌傅鎮
人文景觀別致。太平觀碑位於樟樹市城區西38公里昌傅鎮太平觀舊址。該碑立於南唐,是樟樹市保存較好的一千年古碑。 碑頂至底座通高4.07米,碑身高3.75米,寬1.25米,厚0.31米。青石質,平面圓頂方足。頂端雕刻披雲,兩側起凸棱三道,額中開一圓孔,直徑0.10米。石龜為座,形體豐盈,刀法粗獷,姿態雄健,碑身莊重肅穆,碑銘陰刻南唐禮部侍郎江文蔚創修太平觀序文,凡1200餘字。歷經千年風化,字跡多已漫滅,可見者無幾。字大如卵,勒石甚精,書體端莊,筆力挺撥,是研究南唐時期碑碣造型、雕刻書法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1957年列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1930年10月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在太平街召開著名的“太平圩會議”,揭開了共產黨歷史新篇章。毛澤東主席曾居住在文昌宮(現在的太平國小內)。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三日“太平廟會”,歷經數百年久盛不衰;忠心團坊村的古宅清泉,飲益後人;袁江中村朱氏祠堂的“雌雄石獅”,栩栩如生;長蘭敖村的“乾隆鐵井”,令人觀賞;下房村明清建築群和村莊四周殘留的城牆,重見昔日風采,特別是門樓上鐫刻的石字、屋內“雙獅戲珠”、“情侶麒麟”等各式各樣的木雕,展現了當時歷史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