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多姆公爵

旺多姆公爵

旺多姆公爵法國國王路易十三時期幾次貴族叛亂的領袖,國王亨利四世的情婦所生,1655年,與正在同西班牙作戰的法軍一起,在巴塞隆納海岸附近擊潰一支西班牙艦隊。長子旺多姆公爵路易二世,次子海軍上將博福爾公爵。

旺多姆公爵一世

凱撒·旺多姆(1594-1665),也翻譯為塞薩爾,法國國王路易十三時期幾次貴族叛亂的領袖,國王亨利四世的情婦所生,1598年封旺多姆公爵,參加過1614、1616和1620年的貴族叛亂,致使其異母兄路易十三對他更為敵視,他與路易十三有權勢的樞機主教黎塞留為敵,同1626年暗殺黎塞留的未遂密謀有牽連,結果,他和兄弟亞歷山大被投入樊尚監獄,同年亞歷山大死於獄中,他在1630年被迫放棄布列塔尼後獲得釋放,1640年又被控陰謀毒殺黎塞留,逃亡英格蘭。1643年路易十四即位後,他返回法國,在投石黨運動第一階段(1648-1649)後,他同路易十四的首相馬薩林和解;在整個第二階段(1650-1653)他終於馬薩林。他率領王室軍隊前往勃艮第鎮壓反對派。1650年任勃艮第總督。作為海軍上將,1653年7月參與公開叛亂的波爾多要塞。1655年,與正在同西班牙作戰的法軍一起,在巴塞隆納海岸附近擊潰一支西班牙艦隊。長子旺多姆公爵路易二世,次子海軍上將博福爾公爵

旺多姆公爵三世

路易·約瑟夫·德·波旁

路易·約瑟夫·德·波旁(旺多姆公爵)路易·約瑟夫·德·波旁(旺多姆公爵)
Louis Joseph de Bourbon, duc de Vendôme1654年7月1日1712年6月1日),大同盟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期間,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主要將領之一。法國元帥和第三代旺多姆公爵。
他是旺多姆公爵路易二世之子,生於巴黎,母親蘿拉·曼奇尼是奧林匹婭·曼奇尼(薩伏伊的歐根親王的母親)的姐姐,1672年進入法國陸軍,大同盟戰爭(1689∼1697)爆發時已升為中將(1688年)。在盧森堡公爵指揮的斯特恩刻爾克大捷(1692)和尼古拉·卡蒂納指揮的馬沙里亞戰役中立有功勳。1695年任駐加泰羅尼亞司令官,兩年後攻占巴塞隆納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後,1702年在義大利北部指揮法國和西班牙軍隊,他在盧扎拉戰役中和表兄弟奧地利元帥薩伏依的歐根親王對壘,1704年攻克韋爾切利,1705年8月卡爾奇納托戰役勝利後他隨即被派往佛蘭德,他的繼任費迪南·德·馬爾森元帥和奧爾良的菲利普在都靈戰役被完全擊敗,1708年8月11日被英國馬爾伯勒公爵約翰·邱吉爾和歐根親王聯手擊敗於奧德納兒德,後因未能解里爾之圍,致使該城於10月陷落,路易十四把他召回,暫時失寵。1710年秋任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的陸軍司令。為腓力奪回馬德里,迫使英將斯坦厄姆投降,12月10日又大敗斯塔勒姆貝格率領的奧軍,在西班牙布里韋加和比利亞維西奧薩戰役他在那裡贏得了最後一次的勝利,由於他的勝利,腓力的王位得以確保,在進攻加泰洛尼西亞時,,他突然病逝於Vinaròs,葬在西班牙El Escorial。
旺多姆是法國軍隊歷史上最出色的戰士之一,法國18世紀將領中僅次於肖德-路易-埃克托爾·維拉爾
他和妻子瑪麗·安內·德·孔代(Marie Anne de Condé,孔代親王 亨利三世·德·波旁之女)(1678-1718)兩人沒有孩子。

旺多姆伯爵和公爵列表

旺多姆伯爵

Bouchardides
Bouchard Ratepilate (c. 930年 – 956年...967年)
布夏爾一世 (956年...967年–1005年), also Count of Paris and Count of Corbeil by marriage
Renaud (1005年–1017年), Bishop of Paris 991年–1017年
內維爾家族(House of Nevers)
Bodon of Nevers (1017年–1023年), 妻子Adèle de Vendôme-Anjou,富爾克三世和Elisabeth de Vendôme之女
布夏爾二世(Bouchard II) (1023年–1028年)
under the regency of 富爾克三世 (1023年–1027年)
shared between Adèle de Vendôme-Anjou and Fulk de Vendôme (1028年–1032年)
安茹家族(House of Anjou)
若弗魯瓦一世 (1032年–1056年), 兼安茹伯爵 (succeeded Adèle by cession and drove out Fulk)
[編輯] 內維爾家族
富爾克·德·旺多姆 (1056年–1066年), 由亨利一世復職
布夏爾三世 (1066年–1085年)
under the regency of Guy of Nouastre (1066年–1075年)
普盧利家族(House of Preuilly)
若弗魯瓦二世 (1085年–1102年), 普盧利勳爵, 妻子Euphrosine, Fulk of Vendôme之女
若弗魯瓦三世 (1102年–1137年)
(1102年–1105年) Euphrosine攝政
約翰一世 (1137年–1180年)
布夏爾四世 (1180年–1202年)
約翰二世 (1202年–1211年)
(1202年–1211年)約翰一世之子若弗魯瓦攝政
約翰三世 1211年–1217年
蒙特瓦爾家族(House of Montoire)
約翰四世 (1217年–1230年), 蒙特瓦爾勳爵, 布夏爾四世(Bouchard IV)外孫
彼得一世 (1230年–1249年)
布夏爾五世 (1249年–1270年)
約翰五世 (1271年–1315年)
布夏爾六世 (1315年–1354年)
約翰六世 (1254年–1364年)
布夏爾七世 (1364年–1371年)
凱薩琳·德·旺多姆 (1371年–1372年)
祖母讓內·德·龐蒂厄(Jeanne de Ponthieu)(1371年–1372年)攝政
和波旁-拉馬什的約翰七世 (1372年–1393年)
和波旁-旺多姆的路易一世 (1393年–1403年)
波旁家族(House of Bourbon)
波旁-旺多姆的路易一世 (1403年–1446年
約翰八世 (1446年–1477年)
弗朗西斯一世 (1477年–1495年)
若歐斯的路易 (1477年–1484年)攝政
夏爾四世 (1495年–1514年), 旺多姆伯爵頭銜1514年升為旺多姆公爵並進入上議院.

英國旺多姆伯爵

羅伯特·威洛比 (威洛比·德雷斯比男爵)(第六) (1424年–1430年), 由貝德福德公爵約翰授於

波旁旺多姆公爵

波旁家族
夏爾四世 (1514年–1537年)
安東尼一世 (1537年–1562年), 那瓦爾國王之子,從1555年始
亨利一世 (1562年–1589年), 法國國王之子,從1589年始,公爵領地成了皇家一部分。
個人頭銜
塞薩爾一世 (1598年–1665年), 亨利四世和伽布麗愛勒·德斯特蕾(Gabrielle d'Estrees)的私生子,出生於1594,1596合法化
路易二世 (1665年–1669年),
路易·約瑟夫一世 (1669年–1712年),
腓力一世 (1712年–1727年), brother of, Grand Prior of the Order of Malta in France 在1712年由路易十四併入皇家領地。
路易三世 (1771年–1789年), 後為國王路易十八。
Courtoisy title
The title was revived by Orleanists claimants to the throne of France as a courtoisy title. 在法國的法律中它是無效的.
Emmanuel (I) (1872年–1931年)
約翰(九世) (b. 1965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