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蕨屬

旱蕨屬

根狀莖短而直立或斜升,有管狀中柱,密被鱗片;鱗片栗黑色,有極狹的棕色邊(少為一色,棕色或栗色),狹披針形或鑽狀披針形,全緣。

基本信息

簡介

旱蕨屬旱蕨屬
葉簇生,一型,罕為近型;葉柄栗黑色或栗色,有光澤,圓柱形,少有在幼時有溝,但溝兩側為圓形隆起;葉形至長圓披針形,少有三角狀或五角狀披針形,一至三回奇數羽狀,末回小羽片或裂片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少有為長圓形或三角狀戟形,圓頭或尖頭,全緣。葉脈分離,小脈二三叉,不達葉邊,上面不明顯。葉紙質或革質,光滑或往往有腺毛或剛毛。孢子囊群小,形,生於小脈頂端或頂部一段,彼此接近,成熟時往往向兩側擴展,匯合成線形,不具夾絲(毛),囊群蓋線形,由葉邊在葉脈頂端以內處反折而成,但葉脈頂端以內仍為綠色組織,僅頂端以外變為乾膜質, 因此在孢子囊群著生處和葉邊之間收縮而成綠色狹邊,囊群蓋邊緣往往有小鋸齒或睫毛。孢子球狀四面型,表面具細顆粒狀或刺狀紋飾,少有具褶皺。

分布

旱蕨屬旱蕨屬
旱蕨屬約80餘種,主產南美洲和南非洲及其附近島嶼,向南到智利和紐西蘭,向北到加拿大;亞洲約有15種,主要分布於西南亞;中國現有10種,生於西南乾旱河谷,內有1種向.東分布到我國台灣及日本。

主要類型

圓葉旱蕨圓葉旱蕨
1.Pellaea calomelanos三角羽旱蕨。產雲南北部(普渡河谷、金沙江河谷)、四川南部(米易)。生乾旱河谷石縫,海拔900-1800米。也分布於喜馬拉雅西北部、衣索比亞、安哥拉、好望角、馬達加斯加。
2.Pellaea connectens四川旱蕨。特產四川西南部(木里,通天河河谷)及西部(金川、崇化一帶)。生灌叢下,海拔1980-2500米。
3.Pellaea trichophylla 毛旱蕨。特產雲南西部(橫斷山脈的三江乾旱河谷)、四川西部(康定、瀘定、木里、冕寧、米易、九龍)及西藏東部。生乾旱河谷或林下石縫,海拔800-2200米。常見。
4.Pellaea patula宜昌旱蕨。特產於湖北西部(建始、宜昌)及四川東南部(南川、金佛山)。生石縫,海拔380米,少見。
5.Pellaea paupercula鳳尾旱蕨。特產四川西部(康定、瀘定、九龍、雅江、木里)。生乾旱河谷石縫,海拔1340-2860米。
6.Pellaea smithii西南旱蕨。特產四川西部(馬爾康、金川)、雲南西北部(麗江、永寧、中甸)。生乾旱河谷,灌叢下石逢,海拔1710-2540米。
旱蕨屬旱蕨屬
7.Pellaea straminea禾稈旱蕨
7a.Pellaea straminea var. straminea 稈旱蕨(原變種)。產西藏(拉薩、日 喀 則、康馬、加查、墨脫)、新疆(烏魯木齊南山)及青海南部(囊謙)。生石上,海拔3800-4300米。
7b.Pellaea straminea var. tibetica西藏旱蕨。產我國西藏(拉薩、易貢)。生林下或草地石上,海拔2300-3900米。
8.Pellaea nitidula 旱蕨。產河南(商城)、甘肅(康縣、文縣)、湖南(保靖)、江西(廬山、武寧)、浙江(慶元、龍泉)、福建(建陽、南靖)、台灣(新竹、台中、南投、嘉義)、廣東(連縣)、廣西(天保、百色)、貴州(安順、三合、赫章)、四川(漢源、重慶、康定、瀘定、平武、雷波、峨眉山、萬縣、城口)、雲西(昆明、麗江、思茅、屏邊、祿勸、元謀、雙柏、永仁)、西藏東南部(易貢)。生乾旱河谷疏林下岩石上,海拔200-2400米。也分布於尼泊爾、錫金、不丹、越南北部及日本。
9.Pellaea mairei 滇西旱蕨。產陝西(寧陝)、雲南(昆明、大理、維西、德欽、鶴慶、貢山)、貴州(梵淨山)。生河邊石上,海拔2300-3200米。少見。
10.Pellaea yunnanensis雲南旱蕨。產雲南中部及四川(康定)少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