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陽鎮

旭陽鎮

地處四川省榮縣腹地的旭陽鎮,幅員面積143.63平方公里,13.5萬人,2001年鄉鎮建制調整後,以幅員廣、人口多擠身全省丘陵大鎮之一,是榮縣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所在地。自雅路、威宜路、井榮路,三條重要的交通大動脈橫跨全鎮,牽引著全鎮的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

基本信息

鄉鎮介紹

旭陽鎮旭陽鎮
旭陽鎮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和農產品資源, 305省道(自雅路)、威宜路、井榮路等數條重要的交通大動脈橫貫全鎮,牽引著全鎮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鎮內有省級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辛亥革命首義軍政府舊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世界第二大石刻座佛--榮縣大佛、國家三A級風景區--雙溪湖等人文歷史景觀和自然景觀資源。

2008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鎮廣大幹部民眾的艱苦奮鬥和共同努力下,旭陽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十五”末,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39597萬元,在“九五”末的基礎上年均增長14.3%;鄉鎮級稅收總額突破2000萬元,財政總收入達到3000萬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6723元,農民人均所得實現3582元,比“九五”末增加1907元, 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民眾生活蒸蒸日上。

旭陽鎮人民純樸、熱情、好客,我們張開雙臂,用一顆誠摯的心,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走進旭陽。打開網路看旭陽,走進旭陽求發展,旭陽鎮這片火熱的土地,真誠期待你們的光臨!

鄉鎮發展

旭陽鎮旭陽鎮
坐落在旭陽鎮轄區內的省級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軍政府舊址”、世界石刻第二大佛“榮縣大佛”、秀美“雙溪湖、柏楊溝桃花園”四大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旅遊資源,以獨有的魅力,吸引著各地朋友。環境幽雅的“三星級翠湖大酒店”、“高峰二星級賓館”等,成為了旅遊資源的強勢配套產品。2003年、2004年、2005年,旭陽鎮連續三年被評為自貢市十強鄉鎮。

“十五”期間,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鎮政府組織動員全鎮人民,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全局,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圍繞縣委、縣政府“三四五六”工作思路,充分發揮鎮域優勢,努力克服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困難和矛盾,團結拼搏,真抓實幹,鎮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社會事業同步推進,人居環境日益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社會安定團結,呈現出經濟和社會全面進步的良好局面。

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逐步增強。“十五”末,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39597萬元,在“九五”末增長的基礎上年均增長14.3%;鄉鎮級稅收總額突破2000萬元,財政總收入達到3000萬元,一二三產業比例日趨合理。

經濟概覽

旭陽鎮旭陽鎮
農業經濟長足發展,農民收入大幅增加。緊緊圍繞促農增收主題,始終抓住政策、科技、市場三大要素,全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結構得到最佳化,糧食生產穩中有增;特色農產品基地初具規模,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農村富餘勞動力得到有效轉移,農民收入大幅增加。“十五”末,農業總產值實現27824萬元,在“九五”末的基礎上年均增長16.9%;農業增加值實現17248萬元,在“九五”末的基礎上年均增長11.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6723元,農民人均所得實現3582元,比“九五”增加1907元。

工業強鎮成效顯著,支柱產業逐步形成。按照工業強鎮的總體戰略部署,圍繞礦產資源和農業資源辦工業,大力實施技改和新建項目建設,深化改革,最佳化服務,改善環境,支柱產業初具規模,工業經濟得到強勁發展。“十五”末,企業總產值實現181030萬元,在“九五”末的基礎上年均增長14.96%,其中規模企業產值實現28167萬元,在“九五”末的基礎上年均增長26.96%,利稅實現6370萬元,在“九五”末的基礎上年均增長26.16%;“十五”期間,固定資產投入達11300萬元,招商引資總額達5082萬元。

基礎設施

旭陽鎮旭陽鎮
基礎建設突飛猛進,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十五”期間,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決策下,2002年啟動的新城建設,通過三年的努力,一條50米的寬敞大道從縣城南端通向城西出口。過去只有在大都市才能看到而又特別誘人的“金碧園”和“澳門花園”等10餘個住宅小區,在新城那片塵封的土地上悄然崛起,新城區的建設,強力地拉動了舊城的改造,後山廣場、新生街等片區改造,藍帝大道、二佛路、附東街、後山巷等部分主街和背街小巷得到整治,通過幾來的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的實施,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地改觀。蜿蜒曲折的鄉道、村道四通八達,實現了公路村村通。

教育事業成效顯著。2005年,全鎮學齡孩子入學率100%,國小升國中率100%;高考上線追蹤到鎮內國中44人,追蹤到鎮內國小196人,名列全縣前矛。

衛生事業取得成效。公共衛生防疫體系建設加強,狂犬病、豬Ⅱ型鏈球菌病等疫病得到有效防治。

計生工作再創佳績。以生育文化建設為重點,強化宣傳教育,狠抓優質服務,突出孕前、育齡婦女、流動人口管理,認真開展“三結合”工作,計畫生育工作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2005年,全鎮計畫生育率為9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45%。

旅遊資源

旭陽鎮旭陽鎮
榮縣大佛摩崖造像,俗稱榮縣大佛,刻在高約40米、寬約16米、深14米的敞口敞頂大龕內。佛像坐南面北,頭與山巔齊平,通高36.67米,頭長8.74米,肩寬12.67米,體寬14.6米,膝高12米,腳寬3.5米,就高度而言,僅次於樂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石刻佛像,世界第一大如來佛像。大佛頭飾螺髻,臉面略方而豐腴,雙眉間有白毫,鼻高唇厚,兩耳方長,雙手平放膝上,右手撫膝,左手手心向上,掌中有摩尼珠。善跏趺(又為端坐)在金剛座上。雙足踏在座前的兩朵仰覆的蓮花之上。

大佛禪寺始建於唐代。大佛寺氣勢雄偉、衣紋流暢、慈眉善目、神韻飄然,是古代藝術家和勞動人民匠心獨運的上乘之作,是我國石刻遺存之藝術瑰寶,素有“樂山大佛雄,榮縣大佛美”之民間讚譽,榮縣大佛以其雋美而享譽神州。2006年大佛寺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佛鑿刻完工後,即修有殿宇保護,根據《古今圖書集成》記載,時有“架殿十層,高四十七丈,闊十五丈”“舊時寺門、抵今溪岸”。可見當時的恢宏氣勢,其後幾毀幾修,現存的殿宇為清代嘉慶、道光年間所建。1988年重建的大佛護身樓,是仿木仿古重檐歇山式建築,既保護了大佛,又具遊覽價值,逐層登樓近瞻佛容慈顏,從上到下盡觀大佛偉岸雄姿,鳥瞰榮城風貌,眺望遠山近巒。

大佛寺以大佛正殿為中心向東西拓展,現有山門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殿、羅漢堂、藏經樓、方丈室等建築,禪林古剎,錯落有致,整個建築群體就像一隻展翅欲飛的大雁,大佛好似端坐在大雁背上,佛寺一體,殊為壯觀。

榮縣大佛寺景區位於四川省自貢市榮縣旭陽鎮大佛街大佛寺一號,距自貢34公里,屬二級公路自雅路沿線,毗鄰內宜高速公路,處於成渝高速公路中段,得天獨厚,左右逢源,區內設專用停車場,交通十分便利。榮縣大佛寺景區內除大佛和大佛禪寺外,主要景點還有大肚彌勒(俗稱笑羅漢)、達摩渡江石刻、放翁詩魂、松蔭枕石、白雲深處、瑤圃休閒等景觀。

榮縣大佛寺景區自1982年對外開放以來,累計投入已達500餘萬元,現在景區占地3247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3平方米,寺內廣種名貴花木,綠化覆蓋率90%以上。寺內賓館、餐廳、攝影、工藝品銷售、花卉盆景展銷等各項旅遊設施齊備,能滿足景區旅遊接待要求。2002年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級風景區。

榮縣大佛、大佛禪寺和大佛寺景區具有極高的文物歷史價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旅遊休閒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場所。

榮縣白雀寺始建於李唐時期。據清乾隆《榮縣誌》上縣令藺松關於《重修白雀寺記》中寫道:“城南里許羅漢洞,唐宋迄今綿亘數百年,不可謂非西天邃跡也。矧邑之式,且憑依相為。深遠者舊李唐有白雀寺,右附嘯台、大佛及崖穴阿羅諸像。”榮縣白雀寺臨時管理籌備小組已委託遂寧市建築勘測設計院設計出恢復白雀寺院修建工程設計的平面和側立面圖。寺院內將恢復重建山門殿兼哼哈殿,在楹上篆刻:“入此門來盡皈依佛果;從這裡進應參透禪機。”院中間恢復四大天王殿,院南恢復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四個大字採用趙朴初先生手書,殿中供奉三身佛:分別是釋迦牟尼盧舍那毗盧遮那,還有形象各異的十八羅漢好不威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