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鳥族

早鳥族

在年輕人的中,早睡早起的群體現稱為早鳥族。

社會現象

早鳥族早鳥族

近年來,在年輕人的群體中,早睡早起的人漸成“珍稀動物”。夜裡十二點睡覺就算早睡,而早晨呢,鬧鐘不響是不可能醒得來的。不過,跟大多數年輕的“夜貓子”的習性不同,有一種“早鳥族”也在悄然興起風潮。他們根據天地自然的規律來安排自己的作息,在清晨時精神飽滿地醒來,並充分利用早晨的那一段時光。

引起途徑

網路幫你早起
很多年輕人熬夜,上網是一大活動內容。殊不知,網路除了讓你熬夜,也能幫你早起。
台灣網站“早鳥網”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網站上設有早起排行榜,每個註冊網友每天早晨起來就先上網打卡(非常貼心的是,網站還想到了時差問題,定位後就有自動換算),註冊用戶的早起成功率、連續早起的天數都有統計公布。在網站論壇里,有人交流早睡早起的心得體會;有人立志要早起,並請網友監督。同樣來自台灣的網站“巴布早起團”則更加嚴厲,一共只有12名團員,要求每天早晨7點前起床到網站簽到,如果一個月有3次遲到或缺席,就只能自動退團,把資格讓位給候補團員了。
能夠堅持每天上網打卡還是需要巨大毅力的。“早鳥網”的創辦人ilake就曾經因為連續晚起兩次,早起成功率銳減而被自己設計的系統給紅牌警告過。

養生療效

蝌蚪是一名音樂人。玩樂隊,也做各種配樂。聽他的職業就知道他的生活應該是日夜顛倒型的。有時候接到一單廣告客戶,要求第二天早上就交出貨來;又或

早鳥族早鳥族

者去外地演出,時間無法由自己掌握,熬幾個通宵是很常見的事情。過了幾年這樣的日子,蝌蚪覺得自己的身體開始出現一些狀況。“主要是心臟不好。反應在很多事情上,手抖、敏感、煩躁、脾氣不好,神經衰弱,又再度造成睡眠更加不好,惡性循環”。
一位學中醫的朋友跟蝌蚪說,在沒有其他器質性疾病的狀況下,這基本上都是由於他的睡眠狀況造成的。“那位朋友告訴我,中醫里有小復命、大復命的說法。每天中午的11點到1點稱為小復命,晚上11點到1點為大復命。這兩個時間段都是人修復生理機能最好的時機。在這時候入睡的恢復效果事半功倍,而錯過這個時間就怎么都很難補回來。”
一直對佛學、中醫感興趣的蝌蚪以前自己也從書里讀到過這些知識,但從來都只是讀過就算,沒有想過自己親身去實踐一下。在經歷了身體不適、朋友勸說之後,蝌蚪決定讓自己的生活停一停,試試看能不能把自己調整到健康狀態。
於是蝌蚪拒絕了晚上的演出,推掉時間要求苛刻的工作,也不跟朋友們出去夜蒲。“只要下決心,真的沒有什麼‘不得不晚上做’的事情。很多人會說,沒辦法啊,不可能那么早睡啊!其實呢,都只是沒有決心早睡而已。真的有什麼是非要熬夜去做不可的事情嗎?不做就過不了這一天了嗎?那只是你個人的取捨而已。”
那一陣子,蝌蚪要求自己10點鐘躺在床上,“11點一定就睡著了。一開始的確有一點不習慣,解決的方法很簡單———睡不著嗎?再多熬一個通宵。第二天不用到10點,八九點就困死了。慢慢就調整過來了。在早睡的情況下,第二天5點、至多6點也就自然醒來了。起床後,第一件事是花十分鐘做深呼吸。”空腹,鼻吸嘴吐,喚醒身體的機能。“然後聽聽音樂,或者練練太極。6點半的時候,買一兩份報紙,上茶樓喝早茶。上午工作到十一點的時候,午睡。一點鐘起床後再吃午餐。晚上七點晚餐。即便是跟朋友出去玩,也會堅持十點一定回家睡覺。”早起和早睡是相關的。早上五點起床要求的是自然醒來的起床,如果三點才睡,五點起床又有什麼用呢?有意思的是,早上起來打開電腦,那些習慣熬通宵的朋友們頭像都還是亮的———“肯定是還沒睡呢”。
兩個星期之後,就有了很明顯的成效。“好的睡眠對一個人真是太重要了。睡眠好了,內臟功能自然會好,它是開始一個良性循環的根基。而相反如果睡眠不好,那吃什麼藥、什麼飲食調理都沒有用。而好的睡眠就要求你和自然界同步,天地萬物都有規律,只有順應著大自然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天黑了就該休息,太陽升起來了就該勞作。”堅持了半年以後,蝌蚪精神狀態和以前完全不同,之前的那些神經衰弱的現象也完全絕跡了。

人群情緒

早起不是被迫

曾經的時尚媒體人、如今的瑜伽人尹岩在她的部落格中寫過一篇《我的作息》———
與我共事的人已經習慣了我的晨曦郵件
瑜伽後,我整個時尚時期的晝伏夜行已經變成現今的傳統作息。
4:00-7:00我的時刻。瑜伽,文字創作,收發郵件,工作文案。
7:00-8:00女兒時刻。起床,早餐,上學。
8:30-19:00工作時刻。會議,討論。
19:30-21:30天倫之樂。同浴,故事會,晚餐,散步,睡前故事。
21:30就寢。
黎明時分,是我一天中最純粹的自我時刻。
沒有電話,沒有會議,沒有訪問。
一盞燈,低低的音樂,窗外,漆黑的天空,只有寥寥的燈光或星星。花園瑜伽。然後,打開電腦,隨著晨曦初起,只有一個人,有條不紊地創作工作。清晰、享受。
每天上班時,總有一個滿足感。因為,我覺得我已經沒有辜負這一天。這種感覺挺舒服。
字裡行間不難讀出她早起後那三個小時內高效而愜意的狀態:說是在工作,也可以;說是在享受,也可以。的確,真正的早鳥族應該就是這樣的:早起是一種主動的選擇,早起後的時光屬於你,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安排。
如果你是早上8點必須打卡的上班族,耗在路上的時間就需要一個半小時,甚至還有一個等著你餵早餐的孩子,那么早上六點起床也算不得早起。而相應地,你要把睡覺的時間再提前,把起床的時間也再提前———例如4點起床,然後在完全屬於你的兩個小時內,從容地安排你自己,那樣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早鳥族。說到底,“早起”雖然是早鳥族的一個必備條件,但是卻並不是真正的核心內容———正如最早提出“晨型人”概念的日本早起心身醫學研究所所長稅所弘所說,提倡早睡早起的“晨型人”不只是一個新詞,還應當成為一種善待自己的新現代人的新生活態度。早鳥族最核心的觀念應當是順應大自然的作息,合理利用早上而不是晚上的時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