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第一步

早餐第一步

早餐第一步系臨床醫學和營養學專家專門為中國人研發的一款健康食品。

早餐第一步機理

秉持熱量營養素構成平衡、胺基酸平衡、酸鹼平衡及各種營養素攝入量之間平衡,可以補充多種人體必需營養素、增強抵抗力、減少人體脂肪含量、改善腸道功能。

成分

燕麥

1.降低血膽固醇:水溶性纖維以及β-聚葡萄糖可以降低血中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 LDL-C)的量,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且可以增加膽酸的排泄。

2.控制血糖:水溶性纖維具有平緩飯後血糖上升的效果,所以有助於糖尿病患控制血糖。

3.改善便秘:因為燕麥纖維中含有β-聚葡萄糖,所以可以改善消化功能、促進腸胃蠕動,並改善便秘的情形。

4.促進傷口癒合:燕麥中所含豐富的鋅,可以促進傷口癒合。

5.預防更年期障礙: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擴張末梢血管,並改善血液循環,調整身體狀況,所以能減輕使更年期障礙症狀。

6.預防骨質疏鬆:要預防骨質疏鬆,除了增加鈣的攝取外,體內也不能缺乏錳唷!因為燕麥中含有錳,所以也可以間接的預防骨質疏鬆呢!

7.預防貧血、控制體重等功用。

玉米

1.可利用能量高:玉米的代謝能為14.06MJ/kg,高者可達15.06MJ/kg,是谷實類飼料中最高的。這主要由於玉米中粗纖維很少,僅2%;而無氮浸出物高達72%,且消化率可達90%;另一方面,玉米的粗脂肪含量高,在3.5%至4.5%之間。玉米中還含有大量鎂,鎂可加強腸壁蠕動,促進機體廢物的排泄。玉米上述的成份與功能,對於減肥非常有利。玉米成熟時的花穗玉米須,有利尿作用,也對減肥有利。 玉米可煮湯代茶飲,也可粉碎後製作成玉米粉、玉米糕餅等。膨化後的玉米花體積很大,食後可消除肥胖人的飢餓感,但食後含熱量很低,也是減肥的代用品之一。

2.亞油酸含量較高:玉米的亞油酸含量達到2%,是谷實類飼料中含量最高者。如果玉米在日糧中的配比達50%以上,僅玉米即可滿足豬、雞對亞油酸的需要量(1%)。

3.蛋白質含量偏低,且品質欠佳:玉米的蛋白質含量約為8.6%左右,且胺基酸不平衡,賴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不足。

4.礦物質:礦物質約80%存在於胚部,鈣含量很少,約0.02%;磷約含0.25%,但其中約有63%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單胃動物的利用率很低。其它礦物元素的含量也較低。

5.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中維生素E較多,約為20mg/kg,黃玉米中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維生素D和K幾乎沒有。水溶性維生素中含硫胺素較多,核黃素和煙酸的含量較少,且煙酸是以結合型存在。

6.葉黃素:黃玉米中所含葉黃素平均為22mg/kg,這是黃玉米的特點之一,它對蛋黃、脛、爪等部位著色有重要意義。德國營養保健協會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 可預防心臟病和癌症,在這項持續1年的研究中,專家們對玉米、稻米、小麥等多種主食,進行了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項指標對比。結果發現,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為稻米、小麥的5-10倍。 同時,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營養保健物質也讓專家們感到驚喜。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外,玉米中還含有核黃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對預防心臟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處。研究還顯示,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於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質、植物油及維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則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種胺基酸中,有13種高於普通玉米。此外,鮮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維生素等各種營養成分也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為在貯存過程中,玉米的營養物質含量會快速下降。 含有7種“抗衰劑” 負責這項研究的德國著名營養學家拉赫曼教授指出,在當今被證實的最有效的50多種營養保健物質中,玉米含有七種--鈣、谷胱甘肽、維生素、鎂、硒、維生素E和脂肪酸。 經測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鈣,幾乎與乳製品中所含的鈣差不多。豐富的鈣可起到降血壓的功效。如果每天攝入1克鈣,6周后血壓能降低9%。

7.此外,玉米中所含的胡蘿蔔素,被人體吸收後能轉化為維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纖維素能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維生素E則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研究人員指出,玉米含有的黃體素、玉米黃質可以對抗眼睛老化。此外,多吃玉米還能抑制抗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刺激大腦細胞,增強人的腦力和記憶力。對玉米進行澱粉糖深加工,提煉出玉米的營養物質-----高能寡糖。高能寡糖是澱粉糖的深加工產品,加工工藝是在高溫高壓下通過脫色、離子交換、濃縮而成的。一是提供人體所需養料;二是幫助人體內有益菌快速繁殖,增強抵抗力。尤其對腸道健康有益。

黃豆

黃豆蛋白質內賴氨酸較多,蛋氨酸卻較少。在以植物食品為主的農村地區,食用黃豆製品時應注意與含蛋氨酸豐富的食品搭配使用,如米、面等糧穀類和雞、鴨、鴿、鵪鶉等蛋類食品,可以提高黃豆蛋白質的利用率。蛋、豆搭配食用,其營養價值與肉類蛋白質不相上下。黃豆內含有一種脂肪物質叫亞油酸,能促進兒童的神經發育。亞油酸還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所以是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的良好食品。此外,黃豆內還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鈣、磷、鐵等無機鹽。乾黃豆內雖不含維生素C,但發芽後能產生維生素C,在蔬菜淡季,可補充食用。生黃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影響人體對黃豆內營養成分的吸收。所以食用黃豆及豆制食品,燒煮時間應長於一般食品,以高溫來破壞這些因子,提高黃豆蛋白的營養價值。黃豆蛋白質含量高達40%左右,最優質的可達50%左右,相當與瘦豬肉的2倍多,雞蛋的3倍.黃豆蛋白質的胺基酸的組成比較接近人體所需要的胺基酸,屬於完全蛋白,其中賴胺基酸含量較多,每一百克黃豆中約含鐵質35.8毫克,含磷418毫克,還有維生素A、 B1、 B2、 D 、E 等;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黃豆不含膽固醇,並可以降低人體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預防心臟病,黃豆中還含有一種抑胰酶的物質,它對糖尿病有一定的療效.因此,黃豆被營養學家推薦為防治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理想保健品.黃豆中所含的軟磷脂的大腦細胞組成的重要部分,常吃黃豆對增加和改善大腦技能有重要的效能。祖國醫學認為,服食黃豆可令人長肌膚,益顏色,填精髓,增力氣,補虛開胃,是適宜虛弱者使用的補益食品,具有益氣養血.健脾寬中,健身寧心,下利大腸,潤燥消水的功效. 黃豆有“豆中之王”之稱,被人們叫做“植物肉”、“綠色的乳牛”,營養價值最豐富。乾黃豆中含高品質的蛋白質約40%,為其他糧食之冠。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一斤黃豆相當於二斤多瘦豬肉,或三斤雞蛋,或十二斤牛奶的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也在豆類中占首位,出油率達20%;此外,還含有維生素A、B、D、E及鈣、磷、鐵等礦物質。一斤黃豆中含鐵質55毫克,且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對缺鐵性貧血十分有利;一斤黃豆中含磷2855毫克,對大腦神經十分有利。黃豆加工後的各種豆製品,不但蛋白質含量高,並含有多種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胺基酸,膽固醇含量中豆腐的蛋白質消化率高達95%,為理想的補益食療之品。黃豆及豆腐、豆漿等豆製品已成為風靡世界的健康食品。黃豆及豆製品可以作為藥用。中醫認為黃豆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功效。《神農本草經》說“生大豆,味甘平。除癰腫,……止痛”;《食物本草會纂》說“寬中下氣,利大腸,消水腫毒”;豆腐、豆漿、豆芽等豆製品具有寬中益氣,和脾胃,稍脹滿的作用,《延壽書》說:“……久痢,白豆腐醋煎食之即愈。杖 青腫,豆腐切片貼之,頻易。”豆芽又稱大豆黃卷,《神農本草經》說:“大豆黃卷,味甘平,主濕痹筋攣膝痛。” 蛋白質是人體的“建築材料”,蛋白質及其水解後的胺基酸和胺基酸的季銨衍生物,是人體的重要營養物質,是體內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之一。現代營養學已肯定所有的酶——生命物質中的催化劑和“發動機”,都是蛋白質;同時,影響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也屬於蛋白質的範疇。所以,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細胞的主要原料就是蛋白質,人體的皮膚、肌肉、毛髮、指甲等都少不了蛋白質。人體缺乏蛋白質,就會產生包括皮膚病在內的多種疾病,就會影響生長發育,妨礙形體健美;也可能發生營養不良性水腫、有礙面容;還會使皮膚粗糙、無彈性,皺紋增多,頭髮脫落,白髮增多使面容顯得衰老。經常食用黃豆及豆製品之類的高蛋白食物,就能營養皮膚、肌肉和毛髮,使皮膚潤澤細嫩,富有彈性,使肌肉豐滿而結實,使毛髮烏黑而光亮,使人延長青春。

蘋果

蘋果中的維生素C是心血管的保護神、心臟病患者的健康元素。其性味甘酸而平、微鹹,無毒,具有生津止渴、益脾止瀉、和胃降逆的功效。吃較多蘋果的人遠比不吃或少吃蘋果的人感冒機率要低。所以,有科學家和醫師把蘋果稱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或稱為“全科醫生”。多吃蘋果可改善呼吸系統和肺功能,保護肺部免受空氣中灰塵和煙塵的影響。蘋果中的膠質和微量元素鉻能保持血糖的穩定,所以蘋果不但是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小吃,而且是一切想要控制血糖的人必不可少的水果。並且它還能有效地降低膽固醇。蘋果還能防癌,防鉛中毒。祖國醫學認為蘋果具有生津止渴、潤肺除煩、健脾益胃、養心益氣、潤腸、止瀉、解暑、醒酒等功效。城市生活節奏十分緊張,職業人群的壓力很大,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憂鬱,這時拿起一個蘋果聞一聞,不良情緒就會有所緩解,同時還有提神醒腦之功。

食療價值

1.穩定血糖。一隻蘋果含5克膳食纖維,可滿足一天膳食纖維需求的20%。吃蘋果時要細嚼慢咽,可讓身體產生“飽腹感”,防止過量飲食。蘋果中的自然甜味劑也會慢慢進入血液,保持穩定的血糖和胰島素水平。

2.使呼吸更順暢。英國研究發現,懷孕時多吃蘋果,生下的孩子更健康,罹患百日咳或哮喘的危險更小。蘋果還可以減少患上肺病、哮喘、肺癌等疾病的危險。

3.增強記憶。美國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吃蘋果可以促進乙醯膽鹼的產生,該物質有助於神經細胞相互傳遞信息。因此,吃蘋果能幫老年人增強思維、促進記憶、降低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

蘋果減肥

①因為食物攝取量減少,所以腸胃等消化器官得以休養。節食期間,借著少吃或定期減肥,可讓消化系統休息,恢複本來的機能,並且正常操作。

②蘋果減肥提高了腎臟或腸胃功能,排出體內廢氣,淨化血液。它能把體內的淤血、宿便、水毒(造成水腫的原因)排出,身體也變得更健康。

③使人體攝入的熱量減少,不足部分就需要體內積蓄的熱量供給。所謂體內積蓄的熱量即脂肪。體內的多餘脂肪消耗掉,人自然會變瘦。

④肥胖者幾乎都是因過食而使胃部擴張,無法控制食慾。蘋果減肥法能使胃部收縮,減肥後食慾變得容易控制,而且味覺變正常,不會喜歡刺激性食物或油膩食物。

⑤蘋果減肥可以促進血液內白血球的生成,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時促進神經和內分泌功能,有助美容養顏。

⑥ 蘋果含有獨特的果酸,可以加速代謝,減少體內脂肪。

魔芋

魔芋主要成份葡甘露糖富含食物纖維,多種胺基酸和微量元素,經常食用對人體好處很多:

(1)清潔腸胃,幫助消化,防治消化系統疾病。

(2)降低膽固醇,防治高血壓。

(3)防治肥胖,延年益壽。

(4)對防治糖尿病有好的作用。

現代醫學則對魔芋有了更多更新的認識:首先,魔芋中含量最大的葡萄甘露聚糖具有強大的膨脹力,有超過任何一種植物膠的粘韌度,即可填充胃腸,消除飢餓感,又因所含熱量微乎其微,故可控制體重,達到減肥健美的目的;其二,有降脂的作用。科學家認為,魔芋中含有一些化學物質,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可有效地減輕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其三,魔芋中含有一種凝膠樣的化學物質,具有防癌抗癌的神奇魔力。只要將成熟的魔芋經過簡單提取分離,製成魔芋精粉,再把精粉加水加熱,就可產生魔芋凝膠。這種凝膠被人吃入體內後,能形成半透明膜衣,附著在腸壁上,阻礙各種有害物質,特別是致癌物質的吸收,所以魔芋又被稱為“防癌魔衣”;其四,魔芋能使小腸酶分泌增加,加快清除腸壁上沉積物,使其儘快排出體外。所以魔芋既能開胃化食,又能清除腸道垃圾;其五,魔芋還含有對人體有利的果膠、生物鹼、17種胺基酸和微量元素,對於現代富貴病也具有明顯的療效。另外,魔芋還含有一種天然的抗菌素,以魔芋精粉為主要原料,配上其它原料製成食品後,魔芋能在食品表面形成抗菌膜,可防治細菌侵襲,延長貯存時間,起到保鮮防菌的作用。

食療作用

魔芋又稱蒟蒻,其主要成分為葡甘露聚糖,這種物質屬可溶性多糖類,從營養學的效果看,是一種理想的可溶性膳食纖維,超低熱量。

膳食纖維在防治疾病方面有五大功效:

第一、食物纖維在腸胃吸收水分膨脹,體積增加,增強飽腹感,可溶性纖維形成了膠態,延緩了葡萄糖和脂肪的吸收。逐漸使血糖和血脂水平下降。從而可以有效防止高血糖、高血脂類疾病的發生。

第二、縮短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時間,一般來說,普通食品需要28小時才能從腸道中排空,而富含食物纖維的食品只需要14-16小時,這樣大大減少了對有害物質的吸收。

第三、食物纖維還能吸附和稀釋致癌物及有毒物使之排除體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癌的功能。  第四、纖維在腸內酵解,導致腸內PH值下降,影響厭氧菌群代謝活動成為抗腫瘤發生的因子來源。

第五、食物纖維還能促進膽固醇轉化為膽酸,減少膽酸通過肝再循環,從而降低膽固醇,因而能抑止膽固醇上升。相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和肥胖者的理想食品。

低聚麥芽糖

低聚異麥芽糖能有效的促進人體內有益細菌-雙歧桿菌的生長繁殖,故又稱為“雙歧桿菌生長促進因子”,簡稱“雙歧因子”。經多年臨床與實際套用表明,雙歧桿菌有許多保健功能,而作為雙歧桿菌促進因子的低聚異麥芽糖自然就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治療便秘:便秘是指排便次數減少或糞便乾燥難解(一般兩天以上無排便)而言,根據病因其大致上可分為器質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兩大類。雙歧桿菌主要用於功能性便秘這一類症狀。引起功能性便秘一般來說與腸道菌失調密切相關,多半互為因果。成其是腸道外籍菌(或過路菌)等腐敗菌增加,其產生相應有毒代謝產物如胺、酚、吲哚類等物質。通過調整腸道正常菌群,恢復腸道正常菌群平衡,使腐敗菌數量大大減少,而其有毒代謝產物吸收減少,從而使便秘症狀得以緩解。尤其補充雙歧桿菌等原籍菌,其產生乙酸和乳PH值為2.8~3.1,使腸道呈酸性,其結果能控制由有害菌引起的異常發酵,並且刺激腸蠕動,從而減少水分的過度吸收而緩解便秘症狀,還可以復活機體免疫功能,有利於調整內分泌——免疫功能恢復,恢復腸道蠕動功能從而緩解便秘等症狀。

保護肝臟:人體腸道的有害菌產生並釋放毒素進入血液中,對於肝臟會產生很嚴重損傷。雙歧桿菌製劑可以抑制產生毒素的有害菌數量,從而對肝臟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8家國內大醫院採用雙歧桿菌製劑對365例慢性肝炎患者進8周治療,發現患者肝功能明顯改善。雙歧桿菌還可以用於治療肝昏迷,並可以抑制B肝病毒,促進大、小三陽轉陰。

防治高血壓和動脈硬化:人體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會導致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的發生,雙歧桿菌等有益菌可以影響膽固醇的代謝,將其轉化為人體不吸收的類固醇,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因而對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