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地震

日本3.11地震

11日日本東北外海發生芮氏規模8.8級的強烈地震,中國台灣地區氣象局估計,這次地震釋放的能量約是台灣九二一地震及1995年阪神地震的256倍,大約是超過1.1萬顆廣島核子彈的破壞能力。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教授古村孝志說,日本歷史中,在公元869年時,宮城縣曾經發生過“貞觀地震”,當時死了1000多人,雖然沒有具體數據可以知道當年地震的規模,不過看這次地震規模,應該是“貞觀地震的重演”。

古村教授說,這次宮城地震很可能就是典型的板塊交界型地震。像這樣大規模的地震,應該是板塊與板塊間的失衡所造成。2005年8月發生的三陸沖地震(規模7.2級)之後,震源地還留下部分板塊遺蹟,應該就是這次地震的另一個震源。


事件概述

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

日本2011年3月11日8.9級地震日本2011年3月11日8.9級地震

地點:日本本州東海岸附近海域
震中:日本東北地區宮城縣
震級:發生8.9級地震

日本共同社12日報導,日本當地時間3月11日下午2點46分左右,日本東北和關東地區發生國內觀測史上最大的芮氏8.8級地震,震源位於宮城縣附近的三陸近海。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從北海道到沖繩的大範圍地區,最高達到10米。據日本防衛省稱,福島縣南相馬市約1800戶人家遭受毀滅性打擊,死者預計將超過千人。災區很多房屋在地震中倒塌燒毀,還有一些被海嘯沖走,損失慘重。
另據日本總務省消防廳透露,岩手縣陸前高田市在地震海嘯中也幾近毀滅。東日本鐵路公司無法與4班在海岸附近運行的列車取得聯繫。
截至12日9點,此次地震中已確認的死亡人數升至236人,失蹤者總計達到725人。
此外,12日凌晨3點59分左右,長野縣也發生芮氏6.7級地震和2次較強餘震。但與昨天8.8級地震的關聯尚不清楚。

形成原因

當地時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5分,日本近海發生了芮氏8.9級地震當地時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5分,日本近海發生了芮氏8.9級地震

日本共同社2011年3月12日訊息,日本筑波大學副教授八木勇治12日透露東日本大地震的解析結果稱,11日的特大地震是由長約500公里、寬約200公里的巨大斷層出現最大20米的位移而引發的。 他表示,根據斷層運動計算而得的震級達到芮氏9.0級,超過日本氣象廳公布的芮氏8.8級,“從岩手縣近海到茨城縣近海的大範圍板塊交界處整體發生了大位移。許多地震學家都沒預見到會發生此種情況。”八木指出,斷層北側最先裂開,約70秒後南側的茨城縣近海區域也開始發生斷裂。據稱,整個斷層斷裂持續了約2分半的時間。

日本軍隊動向

日本新聞網3月12日訊息,到12日上午10點,日本海上自衛隊以出動29艘護衛艦和大型運輸艦,以及1萬9000噸的“日向”號直升機航空母艦已經抵達位於岩手縣三陸地區外海,展開救援工作。 根據日本防衛省下達的命令,位於長崎縣橫須賀軍港的大部分軍艦正在趕往災區。 另外,日本陸上自衛隊北部方面隊的900名隊員和250輛救災車輛已經集結完畢,開始奔赴災區。

核電站泄露

1,日福島第1核電站核放射量濃度2小時激增73倍

據日本新聞網3月12日訊息,日本原子力保全院12日上午10時發表的訊息說,位於福島縣第一核電站正門附近的核放射量濃度比12日上午7時40分時的檢測量激增了73倍,短短的2個多小時時間裡出現如此的增加。

日本政府已經決定調集更多的車輛趕往這個核電站附近,參與緊急撤離居民。據統計,在第一核電站附近的居民有3000餘人。
目前,第二核電站核反應堆的水溫也在繼續上升中。日本政府目前還只規定撤離這兩個核電站周圍3公里之內的居民,3-10公里之內的居民在家避難。但是,人們擔心,一旦核電站發生爆炸,附近20萬居民將遭受核輻射,由於鐵路中斷,道路也受損嚴重,如何儘快撤離這20萬人,成為日本政府面臨的最大難題。

日本首相菅直人已經搭乘自衛隊直升飛機趕到了核電站附近,組織自衛隊和地方政府轉移居民。

日本陸上自衛隊中央特殊武器防護隊先遣分隊20人即將趕到第一核電站。而從11日夜開始,自衛隊已經對這兩個核電站實施警戒

又據報導

東京電力公司下屬的福島第一核電廠附近的輻射水平已經達到超高水平。福島第二核電廠也在此前一天的地震中出現故障,日本政府此前下令對兩個電廠的核反應堆罐體進行減壓以確保工廠安全,而這一措施可能導致放射性物質泄漏。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反應堆控制室內的輻射強度已達到正常水平的1000倍,放射性蒸汽可能將擴散至整個廠區,而在核電廠大門附近,輻射強度已達到正常水平的8倍。日本首相菅直人已經下令將疏散範圍從周圍三公里擴大到周圍10公里。

國際救援

 國際線上報導:(記者段秀傑)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發言人比爾斯(女)11日晚上在日內瓦證實,聯合國已經應日本方面的請求向發生地震海嘯的日本災區派出了四支救援隊。

比爾斯說,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韓國的四個由搜救專家組成的救援隊受聯合國的指派,已經開赴日本災區。她說,目前還有45個國家的60隻國際救援隊處於待命狀態,隨時準備投入到日本災區的救援工作中。

損失預估

環球網記者李亮報導,據日本共同社3月12日訊息,美國地質調查局一位專家預計,11日下午發生的日本特大地震將造成上百億美元的損失,不包括海嘯的損失。這些損失將少於日本一年GDP的1%。
報導稱,美國地質調查局專門研究地震與地質災害的專家戴維•艾伯蓋特稱:“此次經濟損失據預計將達數百億美元,這還只是地震的,海嘯造成的除外。”

..

此外,美國地質調查局還依據地震受災區的人口及建築物數量,對地震的死傷人數和經濟損失做出了預計。它認為,地震損失在100億-1000億美元之間的可能性為三分之一,但這些損失將少於日本一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

對周邊影響

日本311地震海嘯日本311地震海嘯

由於這次地震是日本140年來遭受的最強烈地震又由於日本這次地震位於太平洋海域,所以地震影響將波及到鄰邊50多個國家和地區。美國海嘯監視中心已將先前的海嘯警告範圍擴大至整個太平洋海岸,包括印尼菲律賓澳大利亞紐西蘭、整箇中美和南美在內。 為防備海嘯,美國將西海岸多個地區播出中的電視頻道全部停止,換上警告字幕,提醒民眾要提高警覺。菲律賓政府通報說,海嘯將在12日凌晨抵達,20個沿海省份的居民已被疏散。 中國國家海洋局東海預報中心最新發布的海嘯專報,預計日本東部海域地震引起的海嘯波將於12日2時前後到達江蘇上海沿海,但波高為0.3米左右。中國台灣這次被列入海嘯觀察名單。島內領導人馬英九傍晚與5個縣市舉行視訊會議。台東縣等地已經停止上班上課,宜蘭縣和新北市稱,已經將多名大陸漁工安置上岸。 全球經濟也因為這次日本地震遭遇劇烈震盪。彭博社稱,日本地震使東京股市在尾盤出現大量拋盤,日經指數收盤大跌179.95點,跌幅1.7%,創1月31日以來的最低收盤水平。亞洲韓國、新加坡、泰國、印度、中國台灣和香港股市當天全部大幅下跌,中國上證指數11日也由升轉跌,跌幅0.79%。 美國《華爾街日報》11日稱,歐洲的倫敦、巴黎和柏林股市當天開市後也出現下跌。美國華爾街股市開市也下跌。其中保險類股更是領跌。報導稱,繼中東和北非動盪在市場引發擔憂後,日本大地震給全球市場帶來進一步壓力。法國第24新聞台稱,日本大地震適逢世界經濟低迷期,股市和匯市波動勢必波及全球,和阪神大地震給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相比,這次損失目前雖不能統計,但一定遠遠超過那一次。

日本歷史地震記錄

 1923年9月1日,東京發生芮氏7.9級地震,造成142807人死亡。
1927年3月7日,日本西部京都地區發生芮氏7.3級地震,造成2925人死亡。
1933年3月3日,本州島北部三陸發生芮氏8.1級地震,造成3008人死亡。
1943年9月10日,日本西海岸鳥取縣發生芮氏7.2級地震,造成1083人死亡。
1944年12月7日,日本中部太平洋海岸發生芮氏7.9級地震,造成998人死亡。
1945年1月13日,日本中部名古屋附近三川發生芮氏6.8級地震,造成2306人死亡。
1946年12月21日,日本西部大面積地區發生芮氏8.0級地震,造成1443人死亡。
1995年1月17日,日本西部神戶及附近地區發生芮氏7.3級地震,造成6437人死亡或失蹤。
2004年10月23日,日本中部新潟發生芮氏6.8級地震,造成67人死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