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花[植物]

日中花[植物]
日中花[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日中花,是番杏科露草屬的一種多年生常綠草本,生於海邊沙地上,性耐旱,喜陽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日中花 日中花

一年生或多年生,匍匐或直立草本,有時成半灌木。葉通常對生,稀互生,葉片常厚肉質,三稜柱形或扁平,全緣或稍有刺。花兩性,白色、紅色或黃色,多單生莖端或葉腋,有時成二歧聚傘花序或蠍尾狀聚傘花序;花萼多5裂,裂片常葉狀,不整齊;花瓣(退化雄蕊)極多,線形,1或數輪,基部連合;雄蕊多數,亦成多輪,基部連合;子房下位,4或5室,頂端扁平,胚珠極多,側膜胎座。蒴果頂端裂成星狀,僅在濕潤空氣中開裂;種子細小。

日中花[植物] 日中花[植物]

花單生枝端,紅色或白色,直徑約3~4厘米;苞片對生。葉狀;萼片5深裂,葉狀,不等大,花瓣多數,基部稍合生;雄蕊多數;子房5室,無花柱,柱頭5,條形。蒴果肉質,乾後星狀開裂成5瓣;有多數種子。花期早春(溫室)或夏秋間。原產南非。青島中山公園溫室常見栽培。供觀賞。花朵白天開放,晚上閉合。

直立或披散、分枝草本,高10-30cm。莖肉質。葉互生,近圓柱狀線形,長1-2cm,葉腋內被長疏柔毛。花小,無梗,為6-9片輪生葉包圍;萼片長圓形,漸尖或急尖,紅色或淡紅色;雄蕊20-25。蒴果卵形,蠟黃色,有光澤,蓋裂。種子小,黑色,表面有小瘤狀體。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邊沙地上,性耐旱,喜陽光。

分布範圍

日中花 日中花

分布於華南及福建、台灣等地。

主要價值

性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主濕熱痢疾;瘡癤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採收儲藏

夏、秋二季採收,除去殘很及雜質,洗淨,略蒸或燙後曬乾。

化學成份

全草含雙萜類的主要成分:毛馬齒莧萜酮(pilosanone)A及B。花瓣含甜菜素(betanidin),甜菜甙(be-tanin),異甜菜素(isobetanidin),異甜菜甙(isobetanin),梨果仙人掌黃質(indicaxanthin),仙人掌黃質(vulgaxanthin)Ⅰ及Ⅱ,多巴黃質(dopaxanthin),紫茉莉黃質(miraxanthin),甜菜醛氨酸(be-talamic acid)等。

本種提示

廣義的日中花屬約有1 000種,主產非洲南部,新種仍有增加,更有分成很多屬的,狹義的日中花屬僅有350種。我國常見栽培的有5或6種,採取廣義屬的概念,包括Aptenia(單種),Cryophytum(=Gasoul, 50種),Glottiphyllum(50種),Carpobrotus(24 種),Lampranthus(100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