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桿夾石

旗桿夾石,位於廬江縣金牛山上有一旗桿石,亦稱夾板石。山石體一式兩塊組成。高2.4米,寬0.44米,厚0.22米。偏上端各圓孔兩眼,為立桿升旗之用。此石鐫立時間較長,已紋理斑駁,遍體鱗傷,標識全無。1953年被挖移至農村作池塘水埠用。2003年秋南陽寺化善緣,將石取回。但有一塊已斷殘不全,只得按原形仿配之。將豎立地點由原先的南嶽殿門山前山坳南坡上,改置現寺西院牆外碑廊邊。此石原先豎立於何時,傳說不一:(一)東漢建安十三年(2008年)前後,曹魏和孫吳,都曾在這此駐兵時立豎,據詢訪耆知故識,附此說者較多。且更偏於曹魏。(二)南北朝,北魏(386~534)西汝南郡治置安城,即今金牛鎮時立豎。史見志書,而議立石者少。(三)1859年秋,湘軍李續賓部為攻取廬州咽喉山河鎮前,駐兵金牛嶺時建豎。後為太平軍英王陳玉成聽用。兩方駐軍《中國近代史》和歷史小說《曾國藩》均有記載。而民間有此說者較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