旖弄蝶

旖弄蝶

旖弄蝶(拉丁名:Isoteinon lamprospilus Felder et Felder,1862)為鱗翅目、弄蝶科、旖弄蝶屬節肢動物,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環保與生態用途。

基本信息

概述

弄蝶科弄蝶科

弄蝶科(Hesperiidae)近3,000種昆蟲的統稱,全球分布。體小,肥短,飛行快速如跳躍。或認為弄蝶介乎蝶與蛾之間。成蟲的頭和身體似蛾,但靜止時前翅多數像蝶那樣上舉。又無見於多數蛾類的翅繮。觸角似蝶,棍棒狀,但多數末端呈細鉤狀。翅肌強大,故飛行速度每小時達32公里(20哩)。幼蟲以豆類及禾草類植物為食,常將葉子卷折結網,並在裡邊生活。在絲質繭或絲、葉交織成的薄繭內化蛹。或將弄蝶分別歸入Euschemonidae科(澳大利亞種)及Megathymidae科(成蟲翅展約90公釐〔3.5吋〕),鑽入龍舌蘭及絲蘭葉中的弄蝶幼蟲在墨西哥視為美味,可油汆或制罐出售,稱「龍舌蘭蟲」(gusanos de maguey)。

弄蝶科Hesperiidae,本科蝴蝶種類較多。成蟲屬於小型蝶種,是蝶類中形態及生活習性最特殊的種類。弄蝶科成蟲的觸角端部呈尖鉤狀;雌雄成蟲的前足均正常。

形態特徵

旖弄蝶旖弄蝶

雄蝶翅正面黑褐色,外緣毛黑白色相間,前翅亞頂端有三個長方形小白斑,中域有四個方形透明白斑,一個在中室端,其他三個在Cu2、Cu1、M1室,構成一直線。後翅無紋。翅反面黃褐色,前翅後半部黑色,斑紋與翅正面相同;後翅中室具黃色鱗毛,有八個銀白色斑點,排成一個圓圈,中間一個較大,銀斑周圍有黑褐色邊。雌蝶較雄蝶大,前翅外緣較圓,斑紋大而明顯。

分布區域

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

發育過程

旖弄蝶旖弄蝶

蝴蝶一生髮育要經過完全變態,即要經過四個階段:卵、幼蟲成蟲

蝴蝶的卵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表面有蠟質殼,防止水分蒸發,一端有細孔,是精子進入的通路。不同品種的蝴蝶,其卵的大小差別很大。蝴蝶一般將卵產於幼蟲喜食的植物葉面上,為幼蟲準備好食物。

幼蟲

幼蟲孵化出後,主要就是進食,要吃掉大量植物葉子,幼蟲的形狀多樣,有肉蟲,也有毛蟲。蝴蝶危害農業主要在幼蟲階段。隨著幼蟲生長,一般要經過幾次蛻皮。

幼蟲成熟後要變成蛹,蝴蝶的蛹不吐絲作繭,幼蟲一般在植物葉子背面隱蔽的地方,用幾條絲將自己固定住,然後會逐漸變硬,成為一個蛹。

成蟲

成蟲性成熟後,從蛹中破殼鑽出,但需要一定的時間使翅膀乾燥變硬,這時的蝴蝶無法躲避天敵,屬於危險期。翅膀舒展開後,蝴蝶就可以飛翔了,蝴蝶的前後翅不同步扇動,因此蝴蝶飛翔時波動很大,姿勢優美,所謂“翩翩起舞”,來源於蝴蝶的飛翔。成蟲以花蜜為食物,有的品種也吸食樹汁、水中溶解的礦物質等。一般蝴蝶成蟲交配產卵後就在冬季到來之前死亡,但也有的品種會遷徙到南方過冬,遷徙的蝴蝶群非常壯觀。目前比較聞名的蝴蝶越冬地點是美洲的墨西哥和中國的雲南等地。

節肢動物門(七)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