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寓安南

旅寓安南

《旅寓安南》作者杜審言,詩人善於捕捉景物的特徵,僅僅抓住典型環境中幾種富有代表性的事物,稍加點染描繪,便意象翩躚,情趣盎然,顯得筆法精煉。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旅 寓 安 南
交趾殊風候,寒遲暖復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開。
積雨生昏霧,輕霜下震雷。
故鄉逾萬里,客思倍從來。

作品鑑賞

交趾:漢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相當今廣東、廣西的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後來泛指五嶺以南。這是指越南北部。漢馬援南征,交趾已屬我國版圖,從漢至唐初只有少數幾個流放至此的詩人描繪過這裡的景物。與杜審言同時流放驩州(今廣西崇左縣)的沈佺期也作有《度安海入龍編》詩,龍編也是在今越南的北部。他們寫的一些詩中,把中原人心目中可怕的“蠻荒”倒描寫得非常新奇秀麗,使未到過南荒聞而生畏之人讀了眼界大開。詩的起句點題,點出了羈旅的地點是古代的交趾。
“交趾”的名稱首先就給人一個新異的感覺。相傳這裡的人因腳趾長得不同一般,所以才稱為交趾人,地便是因人而得名。使詩人驚嘆的卻是這裡的“殊風候”,即安南與中原大不相同的風物氣候,次句“寒遲暖復催”,緊承起句簡括出安南的氣候特徵,寒冷的季節來得晚而歷時短暫,溫暖的季節早至而時間久長。南來的北方詩人都很敏銳地感覺出這一特點,如沈佺期在《度安海入龍編》詩中說:“我來交趾郡,南與貫胸連。四氣分寒少,三光置日偏。”這“四氣分寒少,三光置日偏”,是說一年裡四季之中,寒冷的時間特別少,日月星三光之中,太陽照射的時間格外長,其意也與“寒遲暖復催”相同,但因為多用了一倍的字數,自然就不如杜詩那么凝鍊。杜詩中善於巧用“催”字,如“淑氣催黃鳥”,“歲月催行旅”,“宴賞落花催”等。這些“催”字使詩句生動活潑,意象鮮明。“寒遲”句中的“催”字前又冠以“復”字,更顯其催之迫切。這句詩生動記述了亞熱帶地區氣候變化的真實情況。
頷聯著重寫景物,上句“仲冬山果熟”,描繪高寒山區在仲冬時節果實纍纍,仿佛中原的秋天一樣。這對北國人來說實在新鮮。這也是對首聯中“寒遲”的進一步具體化描寫。下句“正月野花開”,寫的是新春正月山花爛漫,可見氣候非常溫和,如同中原夏季,這是對上聯中“暖復催”的進一步具體描繪。
頸聯著重描敘天氣,“積雨生昏霧”,是寫安南經常長時間陰雨不斷,一到夏秋便成雨季,積水不乾,霧氣濛濛的。“輕霜下震雷”,指在冬天裡仍然雷聲震震。輕霜,即薄霜,說明安南只有冬日最冷時才有薄霜,這與北方深秋便下霜的情況不同。這些現象在一般中原人看來都是不可能的。漢樂府《上邪》篇中就有:“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是一位女子表白自己忠貞愛情的誓言。她認為“冬雷震震”與夏天下雪、山沒峰嶺、江水乾涸、天與地合一樣,都是不可能的。然而在嶺南,三冬臘月照樣震雷聲聲。
詩人在這兩聯詩里,描繪了山果、野花、積雨、昏霧、震雷,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平凡事物,僅用了仲冬、正月、熟、開、生、下等幾個時令詞和動詞,加以精巧的組合,就造成了奇妙的意境,表現了四時不同的景色和氣象,把交趾的“殊風候”畢現在筆端。這是詩人近一年來流寓安南生活體驗的形象總結和意緒的流露,有驚奇、有興奮、有讚美、有惆悵。面對這一派十足的異域風光,詩人自然又會觸目傷懷,尾聯照應題目直抒羈旅之情,“家鄉逾萬里,客思倍從來。”“逾萬里”是渲染其遠,並非指實寫。
安南距中原實際上只有五六千里路,在古代交通不便,也是數月的行程,與家人難通音訊,所以作客的愁思勝於往常。詩人多年宦遊他鄉,貶謫也不止這一次,“客思”原是經常有的,但都比不上這次流寓安南時深重。這不僅僅是路程遙遠的緣故,也暗寓有對這次的“嚴譴”懷有極大的憤懣。
這首五言律詩,語言通俗,明白如話,不以故飾,不事雕鑿,風格樸實自然。

作者簡介

杜審言
杜審言杜審言
杜審言(公元約645年-708年)初唐的一位重要詩人。字必簡,祖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高宗鹹亨進士,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詩以渾厚見長,精於律詩,尤工五律,與同時的沈佺期、宋之問齊名。他對律詩的定型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由此也奠定了他在詩歌發展史中的地位。現存最早的《杜審言集》是宋刻一卷本,收詩四十三首。《全唐詩》所收亦此數,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作者事跡

杜審言,字必簡,襄州襄陽人,晉征南將軍預遠裔。擢進士,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見疾。蘇味道為天官侍郎,審言集判,出謂人曰:“味道必死。”人驚問故,答曰:“彼見吾判,且羞死。”又嘗語人曰:“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誕類此。累遷洛陽丞,坐事貶吉州司戶參軍。司馬周季重、司戶郭若訥構其罪,系獄,將殺之。季重等酒酣,審言子並年十三,袖刃刺季重於座,左右殺並。季重將死,曰:“審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訥故誤我。”審言免官,還東都。蘇(廷頁)傷並孝烈,志其墓,劉允濟祭以文。武后召審言,將用之,問曰:“卿喜否?”審言蹈舞謝,後令賦《歡喜詩》,嘆重其文,授著作佐郎,遷膳部員外郎。神龍初,坐交通張易之,流峰州。入為國子監主簿、修文館直學士,卒。大學士李嶠等奏請加贈,詔贈著作郎。初,審言病甚,宋之問、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為造化小兒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見替人”雲。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為文章四友,世號“崔李蘇杜”。融之亡,審言為服緦雲。審言生子閒,閒生甫。(《新唐書·杜審言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