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立塏

於立塏,字爽亭,清光緒十四年(1888)生於今臨淄區齊都鎮東關村。少年時代在本村私塾攻讀四書五經,不滿20歲即學國畫,又拜齊陵鎮宋家莊於兆麟先生為師,習花鳥工筆畫(暉壽平派)。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由於勤於耕耘,敢於出新,終成為知名一方的畫家。他的畫寫中有工,墨中有色,構圖新穎,穿插有致,造型準確,色彩明快,虛實得當,畫面乾淨利落,作品曾多次參加省、地美展。其長子於福林在父親的薰陶下也學習國畫,並拜師皇城鄉張家任劉龍章(字子云)學習畫虎。後專攻醫書,行醫鄉里。

1922年前後,被聘任為西關國小、縣立中學國畫教員。由於熱愛教育事業,執教認真,頗受師生的愛戴。當時學校的教師有崔伴溪、於敬亭等。學生有李人鳳陳梅川許雲軒、吳少卿、于海東等。

1932年轉臨淄縣進德會工作,主要職責是協助有關部門宣全道德風尚。後去省城濟南虹橋中學任美術教員。

1937年“七·七”事變後返回故里閒居。當時陳瑞甫的部隊占據臨淄城,陳曾派人去東關村拜見,請他出來為他們幹事。先生婉言謝絕。他為了不給敵做事,開設了“永濟堂藥店”占身,有閒仍從事美術創作。1942年2月,臨淄縣獨立營營長王硯田叛變,為拉攏地方名流,給他裝滿門面,先後派牛子倫、徐孟浩等人登門封官許願,也皆被謝絕。表現了先生不為敵效勞的民族氣節。

先生不僅善於花島工筆畫,自青年時代還酷愛篆刻。解放初期,臨淄縣首任縣長李鐵鋒同志曾慕名請先生刻制了篆字圖章一枚,先生的高超技法,博得縣長的誇獎。他以精湛的技藝化石為寶,用兩年的時間,鐫刻朱子治家格言卜部,全書共用18方印五,有的六面動刀,有的則三面。兩面不等,篆刻90個印面,總計516字。刀法豪放,剛勁有力,印面結構謹嚴,字形大小相間,安排疏密得當,堪稱藝術佳品。今由其孫子於延年保存。省、市、區有些書法愛好者登門求印,見者均稱傳世之作。

1952年先生當選為臨淄縣第三屆各界人民代表會代表,他受到很大鼓舞,為人民服務之心,見於筆端;1953年,先生已年逾花甲,創作國畫《春燕圖》,參加昌濰地區美展獲得一等獎;1958年創作了《和平萬歲》,參加山東省美展獲一等獎。是年冬臨淄縣合併到益都縣,先生又當選為縣政協委員。1959年,又創作了《百花齊放》一幀,參加了全國第二屆美展。1960年夏,先生應益都縣文化館聘請為;唐淄文物陳列室管理員,至1962年因病不支回家休養,1963年5月3日與世長辭,終年75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