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敏故居

方誌敏故居

方誌敏故居位於距江西省弋陽縣城東北30公里處的漆工鎮。漆工鎮是方誌敏當年“兩條半槍鬧革命”的發源地。1985年在紀念方誌敏烈士殉難50周年之際,人民政府及社會各界集資修繕故居,方誌純為故居題寫了“方誌敏故居”匾額。並建圍牆以護。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方誌敏故居方誌敏故居
方誌敏故居位於距江西弋陽縣城東北30公里處的漆工鎮。漆工鎮是方誌敏當年“兩條半槍鬧革命”的發源地。穿過漆工鎮那條古樸的小街向北行幾百米,有個山村叫湖塘村。這裡是生育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方誌敏的故鄉。每當南來北往的人們懷著對偉人的敬仰,前來拜謁先烈故居,尋訪昔日英雄的蹤跡之時,無不徜徉於這故居的院牆內外.尋思著歷史給人的啟示。而久久不忍離去。湖塘村是個生態環境異常優美的村莊。村口迎面可見的是…片蒼翠濃郁的樹林,樹木高大挺拔,千年古木隨處可見。林間,有一條小溪從遠處山谷流出。小溪上有座石拱橋,年代久遠但依然完好無損,橋上有一個磨盤大的石墩,少年時代的方誌敏就喜歡坐在這石墩上讀書思考。看書看累了,就閉上眼睛聽林子裡的鳥兒唱歌,聽橋下的流水潺潺。

介紹

方誌敏故居方誌敏故居
透過這片樹林可以看到村莊房舍,還有繞著房舍四周的稻田隨著季節變換或綠或金黃。村邊,有三個小池塘,看上去像三面明亮的鏡子,湖塘村也因此得名。村後,有兩座不高而秀麗的山,山上綠樹成蔭,植被完好。被村里視為來龍山,是方誌敏小時候和他的夥伴們最喜歡去的地方,那裡有高大的櫸樹楓樹苦楮樹,還有很多諸如野雞野兔山麂動物。方誌敏十分熱愛自己的家鄉,他曾寫道:“這樣的農村美景比起拍照的風景片來,我覺得並不遜色。”方誌敏的故居就坐落在湖塘村的中間。故居原是一幢與村民一樣的普通四榀木瓦房。1899年8月21日,方誌敏就誕生在這個世代務農的普通家庭。方誌敏的童年和少年均在這裡度過。1916年秋,方誌敏離開家鄉進了縣城。後又到南昌九江等地求學,但每逢假日或後來從事革命活動,均回家居住於此。舊居多次被反動勢力焚毀。解放後,人民政府於1951年撥款在原址按照原貌仿建方誌敏故居。1977年再次翻修。1985年在紀念方誌敏烈士殉難50周年之際,人民政府及社會各界集資修繕故居,方誌純為故居題寫了“方誌敏故居”匾額。並建圍牆以護。1999年8月為紀念方誌敏誕辰100周年,政府再次撥款修繕。方誌敏故居的庭院裡植種了松、柏、竹、梅,既美化了庭院的環境,也表現了烈士??發自己的胸懷而親自撰寫的一副對聯:“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園栽四物,青松翠竹潔梅蘭。”室內陳列著方誌敏家人生前用過的各類生活、生產物品和方誌敏青少年時期的照片及方誌敏母親金香蓮、胞弟方誌慧的照片等物。 湖塘村內至今還有方誌敏於1925年夏創辦的旭光義務國小(亦稱“貧民夜校”)舊址。該校當年白天讓貧苦農家兒童免費人學讀書,晚間組織青壯年農民掃盲並宣講革命道理,並在此秘密組建了贛東北第一個農民協會,培養了一批農民運動骨幹。舊址原為村里公房。後被國民黨軍燒毀,現為1951年在原址仿建的四榀屋農舍。至今保存完好,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漆工鎮

方誌敏故居方誌敏故居
漆工鎮在民國時期屬弋陽九區。這裡自古以來為交通要道,它地處饒、信兩州之間,素有“饒信襟咽故地,古今冠蓋名家”之稱。現在這裡是一塊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故土。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烈十方誌敏就誕生在漆工鎮湖塘村。大革命時期,這裡爆發了“漆工鎮暴動”,“方誌敏兩條半槍鬧革命”從此傳開;土地革命時期,這裡又是“弋橫暴動”的發源地,成為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的中心。紅色政權存在8年之久。這裡的人民跟著方誌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艱苦卓絕的奮鬥,曾創造了輝煌的歷史。方誌敏故居、漆工鎮暴動遺址、窖頭會議舊址、紅軍總醫院舊址等等,每一處紀念地或舊址都會牽引出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如今這些舊址已成為當地人民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同日木也吸引了一批批外地遊客尋芳拾翠,前來瞻仰觀光。漆工鎮與土地革命時期閩浙贛省的紅色首府橫峰葛源僅隔一座磨盤山,有寬敞的公路相通,相距十幾公里。漆工鎮至葛源鎮將是一條開發前景看好的紅色旅遊熱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