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詩銘文集

方詩銘文集

《方詩銘文集》是2010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詩銘。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4月1日)


平裝: 2250頁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16
ISBN: 9787807454540

內容簡介

方詩銘文集方詩銘文集
《方詩銘文集(套裝共3卷)》包括了《方詩銘文集(第1卷)》、《方詩銘文集(第2卷))》、《方詩銘文集第3卷)》。是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已故名譽所長、《史林》第一任主編、著名歷史學家方詩銘先生的史學論著彙編,全書分三卷。這些論著,寫於20世紀40年代到90年代。通過這些論著,可以看出,方詩銘先生是知識淵博、學問堅實、見識通透、極其睿智的歷史學家。先生治學,不設畛域以自限,上下古今,無所不涉,研究方法,亦無一定之規,或考據,或論理,順手即用,切換自如。先生早年史學論著最主要部分是考據,內容以中西交通史、民間文學史為多,晚年精力較多放在對一些歷史時段、歷史事件的貫通研究上,代表性成果一是對三國人物的系列研究,二是對小刀會的研究。無論考據還是史論,都有一批功力深厚、影響深遠的成果。

目錄

博識通透的歷史學家——讀《方詩銘文集》
第一卷(著作)
三國人物散論
占本竹書紀牛輯證
錢大昕
上海小刀會起義
第二卷(論文)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代史
中國古代文學及其它
第三卷
讀史札記
敞帚集
拾零集
序·跋·書評
散文
中國歷史紀年表
附錄

後記

當校對完最後一個字,我深深地舒了一口氣:爸爸,我終於完成了您的遺願。
父親在世時,就有出版文集的想法,那是一九九八年,上海市委宣傳部出資,約社會科學界的學者編文集和寫傳記。記得那時很是興師動眾,父親被要求填廠幾次表,將自己的主要論著整理出來。後來沒了下文,父親似乎有些失望。當時我已在出版社工作多年,覺得自己還有這點能力,便承諾這件事由我來完成。父親擬定廠需收人文集的著作和論文目錄,並對這些文章作修改和調整、補充;我則開始做整理、編輯工作。此時,父親的健康狀況已經很差,高血壓、坐骨神經痛等老年病一直影響著他,有時候吃了安眠藥也無法入睡。但是父親沒有考慮自己的身體,祇是著急:要做的事情太多丁,就怕來不及做,剩下的時間不夠刪.他還有《王國維全集)的整理、(中華大典》的編纂,還想寫《曹操傳》。由於身體的原因,最怕住醫院的父親不得已住進華東醫院,他躺在病床上還在修改論文,直到最後。
父親去世後,我一度中斷廠文集的整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甚至不敢翻動父親留下的書稿,不相信父親已經離去的現實。同時,由於出版社工作緊張,一直沒有空暇時間,也無法靜心,致使父親手稿的整理一拖再拖,甚至有朋友勸我到退休以後再完成這項工作。真是一語成讖,直到我離開出版社,纔能有這份心情來做這件事。

文摘

董卓所掌握的軍事力量,是在涼州形成發展的,前引《後漢書.董卓傳》所說的“湟中義從”和“秦胡兵”即包括在內。關於“湟中義從”,《後漢書.西羌傳》說:“湟中月氏胡,其先大月氏之別也,舊在張掖、酒泉地。…又數百戶在張掖,號曰‘義從胡’。中平元年,與北宮伯玉等反,殺護羌校尉泠征、金城太守陳懿,遂寇亂隴右焉。”說明“湟中義從”是湟中地區的“月氏胡”,曾在北宮伯玉領導下發動過反抗東漢政府的起兵。如前引《董卓傳》所述,這次起兵曾遭到董卓和皇甫嵩的鎮壓。董卓軍隊中的“湟中義從”,其中一大部分應該即是這次戰爭中的降人或俘虜。至於“秦胡兵”,“秦”是指涼州的漢族士兵,“胡”則是指非漢族士兵,即所謂“羌胡”,請參看拙著《釋“秦胡”》一文《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一九七九年第一期),這裡不再重複。因此,在上引董卓對束漠政府的第一次上書中,曾強調軍中的“羌胡”,即說明他所掌握的武裝力量,不但有涼州“鞍馬為居,射獵為業”的漢族士兵,還有大量非漢族士兵,不論漢族還是非漢族,他們都是富於戰鬥力的精兵。當時,著名女詩人蔡琰,在其名篇《悲憤詩》中,描繪她所親身經歷過的這個戰亂時代,其中有這樣四句:“卓眾來束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後漢書.列女傳》)對董卓的軍隊及軍中的大量少數民族十兵,即作了十分真實的寫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