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織

“斷織”這個典故出自於《列女傳》,用斷織來比喻廢學,很有說服力。

基本信息

來源

“斷織”這個典故出自於《列女傳》。斷織典故與孟子有關。
孟子是戰國時期墨家代表人物,姓名軻,由於賞識淵博,道德高尚,被後世譽為“亞聖”。孟子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么高的地位,與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關。孟子年幼時,他的母親非常注重對他的教育。有一次,孟子由於貪玩而沒有上學,他母親知道後,非常生氣,當即拿起剪刀,割斷正在織布的織線。孟子孝敬母親,看到母親如此生氣,既害怕又難過。孟母看到兒子有悔改之意,就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你廢棄學業像我剪斷布線,一個人要專心讀書,才會有知識,如果現在不用功讀書,將來就一事無成。”從此以後,孟子發奮苦讀,終於成為大學者。

含義

後來,人們用斷織來表示賢婦勸學。唐代駱賓王的《上袞州張司啟》里有這個典故:“加以承斷織之慈訓,得銳志於書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