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領導主義

新領導主義

當前,金融海嘯的動態以分鐘為單位刷新,而我們為什麼在這個時刻推出這本書,請大家思考和重構領導力?.

新領導主義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頁碼:181 頁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300098197
版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作者:(美國)瑪格麗特.惠特利
定價:¥36.00

編輯推薦

歸根到底,金融危機的起源並不是次貸,也不是其他金融衍生品,而是人。以人性的貪婪為引擎的發展方式遭受重創;我們希望為大家推介《新領導主義》中尋求自由和創造力,依靠人性的善良的發展方式,為反思和重建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
正如某些一針見血的評論所說,要應對這場金融海嘯,財政政策的鬆緊或者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都不可能一勞永逸。馬雲曾說,危機之中才有真正的領導力。《新領導主義》作者認為,真正的領導者不是快速將人們帶回到過去的穩定,而是帶領人們在混亂的邊緣創新。在每一次危機、災難和事件之後,他們帶領大家學到更多,使世界變得更美好。我們希望領導者們能從《新領導主義》中領悟新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獲得新的精神力量。
我們建議讀者們將《領導力與新科學》與《新領導主義》搭配閱讀。《領導力與新科學》是作者的成名作,也是在歐美管理界極具分量的領導力著作,它通過新科學來論述新的世界觀和領導力。而《新領導主義》則是將《領導力與新科學》闡述的新世界觀付諸實踐,運用到組織管理和領導力實踐中。兩者一起閱讀可以系統學習新的領導力思考和行為方式。
我堅定不移地相信,舊的領導模式已經失效,當前的體系將繼續瓦解。
——瑪格麗特·惠特利
惠特利指出,舊的領導模式把組織當成機器,命令和控制成為最主要的管理方式,組織變革的失敗率高達75%。
創建新的領導模式需要基於生命系統理論,全面、深刻地了解人類的巨大潛能,分析生命系統的能力和動力。通過白組織、傾聽、知識管理和建立關係,便能創建有彈性的、智慧型的、快速的、靈活的組織。
柏卡納研究所的研究證明,真正實施自組織管理的企業,其生產率比採用傳統管理方式的企業高35%以上。

內容簡介

我們的時代日益混亂、複雜,人們經常抱怨說缺乏成就感和歸屬感,感到挫敗且焦慮不安。領導者們指責員工缺乏奉獻精神,因此不斷加緊控制手段,試圖完善規章制度和測評體系,並不時引進其他地方的成功方案。測評體系被認為是激發高業績的途徑,因此被寄予厚望。但這樣做的結果卻是產生了更多混亂,我們處於困境中,似乎沒有什麼是按照我們希望的方式在運作。出路在何方?
瑪格麗特·惠特利,全球知名的諮詢專家和組織理論家,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將新科學中的混沌、自組織和關係網等觀點套用於組織。人類組織可以像其他所有生命系統一樣運作,成為有創造力和自組織能力的系統。
瑪格麗特指出,舊的領導模式把組織當成機器,命令和控制成為最主要的管理方式,組織變革的失敗率高達75%。
創建新的領導模式需要基於生命系統理論,全面、深刻地了解人類的巨大潛能,分析包括各種生命系統的不同能力和動力。通過自組織、傾聽、知識管理和建立關係,便能創建有彈性的、智慧型的、快速的、靈活的組織。
創建有創造力和自組織能力的組織是瑪格麗特不懈追求的目標。她提出借鑑生命變革過程實現組織的全方位變革,並在由她擔任主席的柏卡納研究所中積極嘗試。柏卡納研究所的研究證明,真正實施自組織管理的企業的生產率,要比採用傳統管理方式的組織至少高出35%。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惠特利,組織經歷最豐富的諮詢大師:從1973年起身兼演講家、顧問、作家等職,諮詢服務的對象有《財富》百強企業、政府機構、醫療健康機構、基金會、學校、宗教組織和專業協會等。
全球新型領導力的支持者:將來自生命系統、混沌理論和量子物理的組織管理啟示套用到柏卡納機構中。柏卡納是全球性的慈善研究與實踐機構,嘗試尋找未來組織的新觀念和新架構,並致力於創立值得大家參與的新型組織。
當今時代最富於革新精神、最有影響力的思考者:涉獵諸多領域一一科學、歷史、文學、系統思考、組織行為、社會政策等,多年來以不同的方式觀察和思考,描繪出未來組織的景象。

媒體推薦

我堅定不移地相信,舊的領導模式已經失效,當前的體系將繼續瓦解。
——瑪格麗特·惠特利

目錄

第一章 領導力本質真正有效的方法
在舊觀念中,組織是機器,必須準確.重複地運轉,人類的自由.創新天性變成麻煩的源頭
新理念則認為,必須全面.深刻地了解人類的巨大潛能,了解生命系統的能力和動力,才能找到更簡單.高效的領導模式
·重新認識組織和領導力
·無法抗拒的未來組織形態
·明確群體的中心目標
·依靠人性的善良
第二章 領導藝術顛覆性的領導模式
在日漸複雜.失控的時代,領導者面臨如何從走出控制和命令的末路?如何引導持久的變革,激發人們的進取心?如何讓每個人參與進來,激發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和進取心?
·再見了,控制和命令
·激發每個人的創造力
·創造自由是變革的關鍵
·在組織實踐中運用生命的動態變化
·建立關係是應對變化的關鍵.
·動盪時代的領導力是精神層面的
第三章 培養領導者全球範圍的領導力實踐
我們已經學習新的世界觀,但是,在實踐中如何克服舊模式的障礙?在全球範圍內,開拓型領導者如何行動.交流和互相支持?生命系統所提供的啟發能消除這其中的很多難題
·知識管理的實質
·測評體系的運用和濫用
·新型領導力的全球實踐
·將攻擊力轉化為創造力
第四章 改變領導者在動盪時代成長
每一名領導者如何回應當前時代的影響?這個社會的日益消極傾向所影響,如追求速度.兩極分化.永無休止的活動以及缺乏思考時間等,領導者如何在困惑和混亂中發揮精神力量,並激發人們的創造力?
·在關係世界中承擔責任
·迎接不安和困惑
·爭取思考的時間
·傾聽
·不再沉默..
……

序言

既然我們生活在一個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世界裡,為什麼還相信舊的領導模式仍然適用呢?這張密集而又錯綜複雜的生活之網——現實的相互關聯本性——現在開始呈現,並日漸明顯。一旦全球市場開始瓦解(unravel),我們會突然發現,我們是多么地互相依存。我們認識到人們會對彼此的生活產生深刻影響,儘管彼此互不相識。幸運的是,我們也意識到,想要在這個星球上和平共處,我們需要建立起新的共處關係,尤其是與那些相距遙遠的人們。如果別人感到不安全,我們也會感到不安全。如果別人努力,我們也會感受到他們努力的結果。如果別人窮困,不管我們自己多么富足,都會遭受他們的窮困所引發的後果。
關於生命系統的科學研究表明,網路結構是這個美麗星球上億萬物種所使用的惟一組織形式。正是在這種具有相互依賴關係的網路結構中,我們創造。調整,並逐漸創造出大型系統。正如在新科學中描述的那樣,生命的基本模板就是相互關聯的關係網。在這些關係網中,我們學習,我們成長,我們發現了自己的潛能。沒有一種生物是單獨存活的。
早在當代科學家指出這些真理之前,它們已經被傳授了幾千年。佛教教義中說,萬物在故我在。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有事物因為相互依存而產生。美國原住民和土著人一直在傳播生命之網的理念。印度安酋長西雅圖教導我們:我們屬於地球,地球不屬於我們。美國自然主義學者約翰·繆爾(JohnMuir)評論道:當我們碰觸生活這張網的任何一個部分時,我們實際上是碰到了整張網。然而面對這些無盡而古老的智慧,我們卻學得非常緩慢,並且我們還無法在組建和領導組織機構時運用這種智慧。
在組織機構和政府機關中,我們花了幾十年時間就相互關聯現象設定界限和框架。我們把世界分割得七零八落,而不是探究它互有關聯的本質。看看我們周圍存在的所有這些條條框框:組織結構圖,職位描述,城鎮邊界,民族國家,種族區分。這些呆板的條條框框一直是控制人們和事件的一種方式。這些嚴苛的界限設定了什麼應該歸類於框架之內。我們以為我們能夠使相互關聯的自然混亂消失不見——至少在紙上消失。我們用這些界限來運轉這個世界。工作上,人們被告知自己擔任組織結構圖中的哪類職位。如果他們越過設定的職位去表達意見或發表評論,他們將受到懲戒或乾脆不被理睬。
鑒於目前的現實情況,我希望我們現在能夠意識到,我們並不是生活在一個一成不變的世界中,因此也就無法提前五年計畫一切。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要求我們快速並經常做出改變。在這個世界中,在中國發生在你們身上的事情也會影響到在美國的我,反之亦然。
本書描述了脫離深層次相互關聯性而運作的領導力和組織結構類型,描述了可以幫助我們應對生命動態系統的變化。適應。學習和成長的多種途徑。大自然知道如何去處理變化和混亂,知道在需要改變時做出調整。我們人類應當走出條條框框,摒棄我們對控制和權力的欲望,進而將大自然,或生命系統作為我們的嚮導。如果我們不擺脫彼此分離且僵化的思維方式,我們將無法在當前的動盪時代中求得生存。
本書是對《領導力和新科學》一書中描述的新科學的套用。要掌握新科學並非易事,人們通常需要閱讀《領導力和新科學》好幾遍或者先閱讀一小部分,稍後再返回閱讀更多。這是因為新科學引導我們用一種完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世界。我鼓勵你耐心一點,並一直保持復讀。當你的頭腦開始接受這些觀點,原本看起來奇奇怪怪的一些事情會突然變得可以理解。但是你要針對這些觀點理清思路,可能會需要點時間。我保證一旦這些觀點在你心裡站穩腳跟,那么你再也不會用原有的方式去看待事物。
《新領導主義》這本書提供了更進一步的方式來培養你對新科學的理解。本書討論了多種不同情況和問題。我通過生命系統的鏡頭來解析組織結構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既探討全球熱點,也涉及個人事務。話題既包括組織機構如何評估他們的活動,也包括我們如何鼓勵自己的孩子,既包括領導者如何激勵下屬,還包括我們應當如何重新考慮組織機構的變革策略。當我把新科學的理念運用到了一系列範圍更廣的議題中時,你或許會突然明白在《領導力和新科學》一書中看起來奇怪或不可思議的某些概念。

文摘

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這些描述是不是概括了你參與過的絕大多數組織變革項目?唯一不同的是,絕大多數組織都跳過了第8步。我們很少檢驗變革努力的結果。我們只匆匆看一眼出現的結果(那些非預期的結果),然後發現哪些既不是我們計畫中的,也不是我們先前向領導階層所宣傳、承諾的。我們不去研究這些結果,也沒有從中吸取教訓,相反,我們竭盡全力把大家的注意力從整個項目上轉移開。我們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創建了一個新的項目,宣告新的開始,重新指定主管人員並組建團隊。我們的核心活動是避免成為被指責的對象,而不是去從過去發生的事件中吸取經驗。難怪我們會不斷地失敗!
生命體運用完全不同的過程改變其組織形式。這個過程無法用簡單的增量或者有序的步驟來描述,它發生在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中——關係網是所有生命系統的共有特徵。這裡沒有簡單的步驟或者簡單明了的因果關係。變化發生得很快但不可見,因為它被複雜、密集的關係網所掩蓋著。
如果組織像生命系統那樣運轉,下面將要描繪的變革過程會讓人覺得很熟悉:
一個系統的某些部分(這個系統可以是任何規模的,可以是一個組織、一個群體或一個國家)可能在備忘錄、偶然讀到的評論或者新聞報導中注意到某些事,然後它選擇被這些事所影響。這裡的關鍵字是“選擇”。沒有人曾告訴過生命系統,它應該受何種影響(即使我們總是在嘗試這樣做)。如果組織選擇被影響,它就會接受信息並在整個系統中傳播這一信息。當這種影響傳播開來之後,其他個體會抓住它並將它的影響力擴大。信息不斷地增加變化,已經完全不同於最初的形式,但是它一直在不斷積累更多的意義。最終,信息變得如此重要,以至於系統已無法應付過來。然後,也只有在這個時候,系統才會開始它的變化。信息的絕對重要性使系統被迫放開了現有的信仰、結構、模式和價值觀。現在它已經無法用過去的方式來解讀新的信息。它真的應該放開這些了。此時系統陷入困惑或者不確定的狀態,看上去就像是一個令人感到驚恐的混沌狀態。
系統已經分崩瓦解,已經面目全非,不再是過去的系統了。這時候,也只有在這個時候,系統才願意接受變化。系統會運用新的觀點,並對什麼是真的、什麼是重要的等問題有新的認識,從而對整個系統進行重組。它變得與以往不同了,因為現在它以不同的方式理解世界。然而,頗有自相矛盾意味的是,與其他所有生命系統一樣,系統進行變化,是因為這是它保存自己的唯一途徑。
如果你仔細思考對機器中和生命系統中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