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漢畫像磚博物館

新野縣漢畫像磚博物館

新野漢畫像磚博物館始建於1988年10月,是我國第一座以陳列漢畫像磚為主的博物館,收藏文物52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8件、國家二級文物79件、國家三級文物536件。

基本信息

發展歷史

新野漢畫像磚博物館 新野漢畫像磚博物館

該館為保護、研究、傳承歷史文化,提升文化發展的軟實力。新野縣委,縣政府投資2200萬元,於2010年5月建成新館。新的漢畫像磚博物館堅持“以人為本,以文物為本,為社會服務”的理念,強調“過去與未來,歷史與現代,藝術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吸收新野歷史、文物、考古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鑑國內外博物館的成功經驗,以其宏大的建築、豐富的展覽、先進的技術、完善的功能,形成獨具新野特色的現代化陳列展覽,並躋身於“縣級一流,國內先進”的博物館行列。

建築布局

新野漢畫像磚博物館位於新野縣城的中心,文化廣場的中部, 建築面積1257平方米,展廳面積900平方米。博物館的展覽陳列以新野漢畫像磚博物館歷年收藏和新野出土的文物為基本素材,上起遠古人類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911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

陳列分為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三部分。基本陳列定名為《歷代珍品》,陳列共分史前文明、青銅器、陶器、瓷器四個單元,展出文物271件。文物數量多、種類全、品位高,精品薈萃、琳琅滿目。

專題陳列定名為《漢磚春秋》,該展廳是展覽的重點,陳列共分神話和歷史故事、舞樂百戲、社會生活、升仙辟邪祥瑞、花紋磚五個單元,展出文物53件,每幅畫面生動逼真,其中不乏享譽海內外的珍品,如平索戲車畫像磚、斜索戲車畫像磚、雙索戲車畫像磚、二桃殺三士畫像磚、泗水撈鼎畫像磚等,都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堪稱一部形象化的漢代百科全書。

臨時展覽定為《名人天地》,共展出新野籍的名人30位和發生在新野的歷史故事5個,他們當中不但有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也有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如一道彩虹光照華夏,耀眼新野。

在新的歷史時期,新野漢畫像磚博物館以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己任,充分挖掘新野地方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把新野漢畫像磚博物館真正辦成宣傳弘揚古城歷史文化的視窗,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市民休閒娛樂的文化場所。

館藏文物

收藏文物52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8件、國家二級文物79件、國家三級文物536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