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城關鎮

新野縣城關鎮

新野縣城關鎮轄7個居民委員會,42個居民小組(段),常住人口5萬餘人,轄區總面積8.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00畝,交通便利,人才聚集,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經濟發展

去年以來,城關鎮堅持以“工業強鎮,財政富鎮”為目標,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發展鄉鎮企業暨非公有制經濟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城關鎮的區位優勢,緊緊圍繞農副產品深加工,大上項目,上大項目,特別突出把棉紡織企業的發展作為城關經濟新的增長點,重點培育積極扶持。為了推進全鎮鄉鎮企業暨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鎮黨委、政府先後出台了《關於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暨非公有制經濟的意見》、《關於招商引資工作的實施方案》、《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環境的補充規定》等檔案,為外地客商提供優惠的政策、優良的服務。同時,高起點、高標準投資興建了城關鎮工業園區。

現園區占地面積800餘畝,投入資金近千萬元修築柏油路12條,橋涵5座,達到水、電、路三通,實現了“企業建在哪裡,柏油路修哪裡,電線架到哪裡”的承諾。目前園區內已上馬固定資產投資1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60餘家,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企業2家,500萬元以上企業12家,固定資產總投資1.2億元。以棉紡織企業為龍頭的園區已基本形成,園區內棉紡企業已達36家,紗錠已達15萬錠,織機350台,職工人數6000餘人,年產值達3億元,利稅1400萬元。形成了棉原料加工、整徑、漿紗、紡織、銷售一體化的生產格局。2003年1—6月份,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668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7%。鎮黨委、政府通過加大硬體建設,最佳化投資環境,吸收外地客商。去年以來,累計引進縣外資金達1.1億元,投資興建工業企業項目40多家。先後被南陽市委、市政府授予“鄉鎮企業明星鎮”、“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先進單位”、省級“奔小康科普示範鄉鎮”等榮譽稱號。

精神文明建設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狠抓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公民道德規範進萬家”活動,著眼於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全力提高全體居民道德素質與文明意識,創建了110多個市級安全文明小區;今年又投資100餘萬元,修建了全民健身園,為居民身體鍛鍊、休閒提供了理想場所。今年3月該鎮被河南省委和南陽市委分別授予“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和“全市公民道德規範進萬家活動先進鄉鎮”。

行政區劃

2006年,根據豫民行批[2006]5號和宛政文[2006]66號檔案的要求,新野縣縣撤銷城關鎮,設立漢華、漢城兩個街道辦事處,漢華辦事處調整設定為7個社區居委會,漢城辦事處調整設定為9個社區居委會

相關

主要道路有:書院路、西環路、解放路、二棉路、朝陽路。

主要學校有:北關國小、東關國小、南關國小、團結國小、朝陽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