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湖十景之雲棲竹徑

新西湖十景之雲棲竹徑

雲棲,位於五雲山西面山麓,據說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吳越王在此建寺時,有五彩雲霞飛集於此,遂命名“雲棲”。 昔有雲棲寺,竹林深處可聞鐘磬聲,初名“雲棲梵徑”。 雲棲不但修篁蔽天,而且古木成蔭,西湖樹齡、體量名列前茅的古樹,多半集中在這裡。

簡介

新西湖十景之雲棲竹徑新西湖十景之雲棲竹徑
 雲棲,位於五雲山西面山麓,據說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吳越王在此建寺時,有五彩雲霞飛集於此,遂命名“雲棲”。事實上,這裡山高塢深,竹茂林密,清晨黃昏,塢中常常凝雲四起,彩雲相逐,因此一直被譽為“湖山第一奧區”。

描述

雲棲遠離繁華喧囂,一道幽徑,西起三聚亭,蜿蜒伸入山林深處,古木蔭翳蔽日,萬竿蕭蕭秀竹,編織起一片巨大的綠色濃雲,淹沒掉世態紅塵的炎涼,搖曳出山野蓬勃的生機。舉目所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友情,無處不在。從山塢深處傍依竹徑順流而下的溪澗,不斷鳴奏出叮叮咚咚的泉聲。“萬竿綠竹影參天,幾曲山溪咽細泉”,這兩句詩正好道出了雲棲竹徑的天然景色。昔有雲棲寺,竹林深處可聞鐘磬聲,初名“雲棲梵徑”。寺地尚存,旁有回雁峰、寶刀隴、壁觀峰,均為雲棲六景之一。
雲棲不但修篁蔽天,而且古木成蔭,西湖樹齡、體量名列前茅的古樹,多半集中在這裡。比如有一株壽逾千年的楓香,主幹高達三十八米,粗壯可容三人合抱,站在樹下仰視,只見它勢指雲表,高不可攀,仿佛湖光山色幾千年的歷史行跡,全都凝注於它那軀幹之中了。
雲棲竹徑,自然本真最可珍貴,蟬鳴聲聲的炎夏,是她一年中最佳的游賞季節,行走在幽幽古道上,猶如潛泳在竹海碧濤,綠蔭連著綠蔭,山風追著山風,清涼裹著清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