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職業大學

新疆職業大學

新疆職業大學的前身是新疆職工大學,於1962年12月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創辦。歷經四十餘年,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隸屬於自治區人民政府,由自治區教育廳主管的文、理、經、工、語兼備,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正廳局級綜合性高等學校,是自治區唯一一所在教育部備案的獨立設定的成人高校。

基本信息

簡介

新疆職業大學 新疆職業大學

新疆職業大學的前身是新疆職工大學,於1962年12月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創辦。歷經四十餘年,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隸屬於自治區人民政府,由自治區教育廳主管的文、理、經、工、語兼備,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正廳局級綜合性高等學校,是自治區唯一一所在教育部備案的獨立設定的成人高校。2000年1月,經自治區教育廳論證並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學校更名為“新疆職業大學”。同年,經教育部批准,學校開始承擔普通高等教育任務,並以此作為學校今後的主要辦學方向,面向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全國26個省(區、市)招收普通專科(高職)學生。

專業設定

新疆職業大學——相關領導 新疆職業大學——相關領導
學校設有商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學院、計算機信息學院、外國語學院、傳媒與設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烹飪與餐飲管理學院,中國語言學院、公共教學部(體育教學部)、中專部等九院兩部,共開設40多個本科專業、專科專業和30個普通高職專業。此外,學校還設有北京工商大學新疆函授站、中北大學新疆函授站、浙江工商大學新疆函授站、自治區國家職業技能第一、第八鑑定所,自治區國語培訓測試工作站、國家經貿委新疆遠程教學站。
現在德國在迎賓校區建築機械電子工程學院的實習綜合教學樓。
中國語言學院
中國語言學院是我校成立較早的院部之一,具有悠久的雙語教學歷史,師資力量強,有教職員工4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人,研究生11人,教輔人員10人,另有兼職教師21人。為新疆武警邊防總隊培訓過翻譯人才;承擔過自治區雙語教師培訓,是自治區四所優秀培訓院校之一;舉辦過蒙古國留學生漢語培訓班;為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進行過漢語水平強化訓練;是學校和社會進行漢語水平考試和國語水平培訓的重要基地。
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
新疆職業大學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是培養旅遊、酒店、航空服務和老年服務與管理人才的搖籃,辦學規範,管理嚴格,設備先進,師資力量雄厚,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率達98%以上,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學院下設旅遊、酒店和航空服務三個教研室,目前有專兼職教師4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級技師以上職稱26人;講師、技師職稱12人。校內實訓條件完備,配有茶藝、插花、調酒、前廳、客房標準間、客房豪華套間、CBT自學平台、B737/A320模擬客艙、化妝、形體訓練、旅行社模擬運營、商務中心等12個實驗、實訓場所。學院以行業職業崗位為目標,以“ 教、學 、做 ”一體的職業辦學理念為指導進行專業建設,採取“訂單”、“冠名”等校企合作辦學模式,與新疆鴻福大飯店、喜來登烏魯木齊酒店、銀都酒店及新疆天山天池國際旅行社、兵團中國青年旅行社、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新疆分公司、新疆機場集團、北京廣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業簽訂了實習及就業協定,建立了穩定的實訓基地,實現了校企聯合辦學。
機械電子工程學院
機械電子工程學院擁有實踐技能強、教學經驗豐富、“雙師”結構合理的專兼職教師38人,其中副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18人,部分機電、汽車專業教師經中德(新疆)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德國職業教育專家能力測試後赴德國進行專業教學能力培訓,專業教學團隊整體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學院現開設有機電一體化技術、航空機電設備維修、汽車運用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自動化、焊接技術及自動化、新能源套用技術(風電場運行維護與管理方向)等專業。
外國語言學院
外國語言學院成立於1997年,開設有旅遊英語、商務英語、套用俄語和英語教育四個專業。現有教學和管理人員28人,其中副教授6人,講師11人,研究生以上學歷12人,客座教授4人,外教6人。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與實踐,不斷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現建有校外實訓基地20個。學院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強,畢業生綜合就業率超過95%,畢業生社會反饋良好。
傳媒與設計學院
傳媒與設計學院現有教職工24人,其中副教授7人,講師8人,助教9人。另聘請兼職教授、副教授及國家級玉雕大師、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等專業技術人員20餘人。其中具有 “雙師”資格教師已占專職教師的90%。下設有人文教研室、特種工藝教研室、法律教研室等3個專業教研室及一個寶玉石鑑定中心。開設了寶玉石鑑定與加工技術(玉雕方向、玉雕設計方向、鑑定方向)、新聞采編與製作、廣告設計與製作[1] 、涉外文秘、法律事務、傳媒策劃與管理等87個專業及方向;其中寶玉石鑑定與加工技術專業是自治區特色專業,教育部重點扶持專業,是唯一一個集設計、加工、鑑定為一體的高等職業教育專業。
商學院
商學院現設有: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資產評估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商企業管理、市場行銷、連鎖經營管理、社會工作等共九個專業。其中會計電算化是重點專業,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是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專業,學院建有會計手工模擬實訓室、會計電算化實訓室、電子商務實訓室、物流操作實訓室、物流信息實訓室、企業經營管理實訓室(ERP)、市場行銷實訓室、商務談判實訓室,並和60多家企業建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
學院擁有一支年齡結構、知識結構、職稱結構合理、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教學、科研、管理隊伍,專兼職教師8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30多人,專業教師中85%是“雙師”教師,部分教師是企業、行業專家。
信息技術學院
新疆職業大學信息技術學院是培養軟體開發、計算機多媒體製作、網路實施、維護等人才的搖籃,辦學規範,管理嚴格,設備先進,師資力量雄厚,畢業生供不應求,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學院設有軟體教研室、硬體教研室和實訓教研室,教學設備完善,配有智慧型手機實訓室、計算機多媒體實訓室、計算機網路實訓室、綜合布線實訓室、計算機維護實訓室等。信息技術學院已發展成為集高等職業教育、技能考核鑑定、就業諮詢服務一體化的綜合教育培訓基地,為自治區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烹飪與餐飲管理學院
新疆職業大學烹飪與餐飲管理學院(中專部)是實施高、中職教育的教學部門,是培養烹飪、餐飲服務人才的搖籃。是自治區教育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指定的自治區級烹飪師資培訓基地,是自治區特色餐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群是自治區級示範專業,是國家高技能(烹飪)人才培訓基地,創建新疆地方菜點“國家級張元松烹飪技能大師工作室”。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436人,其中專任教師328人,教授、副教授、高級講師88人,講師(一級實習指導教師)163人,外籍教師4人。學校教師中63人具有研究生學歷。
與教學科研工作相配套,學校設有圖書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新疆蒙古文化教育研究中心,開辦有全國發行、具有國際國內統一刊號的《新疆職業大學學報》,以及財務模擬、翻譯模擬、電子、家電維修、控制測試、材料力學、金融、計算機原理、計算機組裝維護、辦公自動化、酒店管理、多媒體網路、旅遊、烹飪、寶玉石加工、汽車維修等45個教學實驗室和10多個校外實訓基地。
學校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本著“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辦學理念,堅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各項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各項事業實現了長足發展。學校以積極服務於自治區政治經濟建設為宗旨,通過創辦新專業,引進新機制,改革教學管理模式和學生培養模式等手段,人才培養質量大幅度提高,學校辦學聲譽不斷提升。

學生資助體系

學校落實國家和自治區有關獎、助學金政策,設立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新疆助學金、校級獎學金、一伙食補助、高校國家助學貸款等多種獎助項目,資助覆蓋面超過70%,每學年獎、助學金總額達到1200萬元。爭取了“民漢雙語翻譯人才培養計畫”和“自治區定向培養免費師範生招生計畫”,落實了自治區關於“民考民”考生預科階段免學費的政策。同時,對畢業後在新疆地州縣級以下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學生可全額退還其在校學習期間學費,對在校期間參軍入伍的學生全部退還在校學習期間的學費,對考取我校的退伍軍人可以減免學費。

辦學方針

近年來,學校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本著“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辦學理念,堅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各項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各項事業實現了長足發展。學校以積極服務於自治區政治經濟建設為宗旨,通過創辦新專業,引進新機制,改革教學管理模式和學生培養模式等手段,人才培養質量大幅度提高,學校辦學聲譽不斷提升。

現狀情況

目前,學校的一批強勢、特色專業已成為社會矚目的焦點,各專業畢業生以動手能力強、理論功底紮實見長,受到用人單位歡迎,在區內外人才市場供不應求。如酒店管理、旅遊英語、物業管理、烹飪工藝與營養、寶玉石鑑定與加工技術(玉雕)、汽車維修等專業,不僅享譽自治區,而且蜚聲國內其他省份。其中,寶玉石鑑定與加工技術(玉雕)專業被教育部列為重點發展專業予以重點建設;物業管理等熱門專業實現了“訂單式”培養,學生“零學費”就讀;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成為自治區的行業龍頭,該專業畢業生於建文曾被江澤民同志親切接見。學校與多家五星級酒店、旅行社簽訂了實習和就業協定,學生在實習期間每月發放生活補助280-400元,畢業後安排工作,學生就業率100%。對普通高職學生設有多種形式的助學金、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制度。應屆畢業生中5%的優秀生推薦免試上相關專業的本科。學校就業指導辦公室積極推薦畢業生就業。2005年漢語言各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為98%;為民語言各專業畢業生提供了100%以上的就業崗位,就業率為80%。

學校榮譽

學校形成了嚴謹有序、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1999年以來,學校相繼創建成為自治區級文明單位、自治區級衛生紅旗單位、自治區高校穩定先進單位、烏魯木齊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單位、烏魯木齊市綠化先進單位,目前正在積極創造條件申報創建國家級精神文明建設單位。

教學實訓環境

為保證職業教育“理實一體化”教學需求,學校與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誠和和田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新疆鴻福大酒店、江蘇張家港化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建有100餘個校外實訓基地及83個校內實驗實訓室。2012年,學校又與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新疆機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大型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戰略協定。中國德國(新疆)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機電系統自動化教學實訓工廠、汽車技術教學實訓工廠、機械部件加工教學實訓工廠、機械製造教學實訓工廠)和新疆和田玉文化產業研究中心(新疆和田玉大師工作室、和田玉文化展館和百工坊)已經開工建設;新疆特色餐飲產業教學實訓基地正在籌備建設。學校實訓基地條件愈加符合高職辦學需求,職業教育特色日趨鮮明。

新疆省高校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