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官上任三把火(xīn guān shàng rèn sān bǎ huǒ),是講新上任的官員,開始履新有些勁頭,必先做兩三件於百姓有益之事。其含意是指事後是否還會不斷做好事則難說了,此乃人們的經驗之談。這裡的“三把火”是比喻,講開頭前三件事,多像燒起火來那么壯觀,引人注目,轟轟烈烈且有聲有色。出自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福軍。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亂燒一通,遲早要犯大錯誤呀!”。縣官們上任接班,必做之事很多:要拜廟上香,地方的孔廟、關帝廟、文昌廟、城隍廟必拜,以顯示自己尊儒崇道,連地方神都十分恭敬;要清倉盤庫、糧庫、物料庫核對清楚;要巡查監獄,要視察城防;要對簿點卯,即對照簿冊記載的官員侍從等花名冊一一查對;要傳考生童,就是將本地的學生集中,做一次自己親自出題的考試,了解其中情況;要拜訪鄉紳,當然依次是本縣的皇親國戚、與自己同級的卸任官員直至豪門大戶了。

基本信息

解釋

新官員上任後,常常做出幾件事以表現自己的才幹和革除時弊的決心,過後也就一切如舊.說白一點,就是給人下馬威,讓眾將軍心服口服。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福軍。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亂燒一通,遲早要犯大錯誤呀!”

典故

據《三國演義》所述,三國時,諸葛亮當了劉備的軍師,在短時間內,連續三次火攻曹操。第一次火燒博望坡,使夏侯惇統領的十萬曹兵所剩無幾,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十萬人馬,幾乎全部復沒。第三次火燒赤壁,百萬曹兵慘敗,最後跟隨曹操逃出去的,只剩27人。當時,人們把這三把火稱為“諸葛亮上任三把火”。傳到後來便成為人們常說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了。

辨析

俗語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是講新上任的官員,開始履新有些勁頭,必先做兩三件於百姓有益之事。其含意是指事後是否還會不斷做好事則難說了,此乃人們的經驗之談。這裡的“三把火”是比喻,講開頭前三件事,多像燒起火來那么壯觀,引人注目,轟轟烈烈且有聲有色。

這是從古代縣令上任常做之事,編出的俗語。

縣官們上任接班,必做之事很多:要拜廟上香,地方的孔廟、關帝廟、文昌廟、城隍廟必拜,以顯示自己尊儒崇道,連地方神都十分恭敬;要清倉盤庫、糧庫、物料庫核對清楚;要巡查監獄,要視察城防;要對簿點卯,即對照簿冊記載的官員侍從等花名冊一一查對;要傳考生童,就是將本地的學生集中,做一次自己親自出題的考試,了解其中情況;要拜訪鄉紳,當然依次是本縣的皇親國戚、與自己同級的卸任官員直至豪門大戶了。

最後,則是新縣貼出告示,說明自己從何月何日開始接受訴訟。

做上邊這一系列事情時,新官必然會選擇出某兩三件事情,別出心裁地指手畫腳一番,敢情就是燒出“三把火”了。常見的如廟宇殘破要撥款大修啦、城防不堅固要為防盜修城牆建苑壘、學生質素不高要請外地名師等等。這些誰也會燒的“三把火”後,才可見新官有否真功夫!才可知這個剛登官的人,是否真的能當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