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糖22號

新台糖22號

新台糖22號由台灣糖業研究所以母本:ROC5;父本:69-463為材料培育的品種。在1998年由廣西農業科學院從台灣引進,經嚴格的引種試驗及示範推廣確定適宜在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省種植。

基本信息

特徵特性

該品種中莖至中大莖,蔗莖均勻,節間倒圓錐形,莖皮遮光部分淺黃綠色,露光部分紫紅色,無生長裂縫和木栓裂痕。蠟粉帶較厚。芽呈卵圓形,芽溝甚為明顯。葉片深綠色,葉身中等較窄,57號毛群較發達,內葉耳長披針形,外葉耳為鈍三角形,根點2~3列,排列不規則。萌芽良好,分櫱力強,初期生長稍慢,中後期生長快速,原料蔗莖長,莖數中等,易脫葉,甘蔗基部粗大,不易倒伏及抽穗開花,內容充實。宿根性強,耐旱力強。抗露菌病、黑穗病、葉枯病、葉燒病及黃褐鏽病,中抗花葉病,對甘蔗綿蚜的反應為中等。對梢腐病、薊馬的抗性較差。

產量表現

1999、2000年廣西甘蔗新宿區試,平均畝產蔗量和畝含糖量達6897公斤和967.6公斤,比桂11分別增產5.85,增糖8.4%,平均甘蔗蔗糖分14.03%,比桂11高0.33個百分點。1999~2001年參加福建、廣東、廣西14點次生產表證試驗,平均畝蔗產量和畝含糖量分別為6543公斤和951公斤,比當地當家品種平均增產20.92%,增糖27.82%。平均蔗糖分13.76%,與當地當家種蔗糖分相當。

栽培技術

畝下種量以2800~3000段雙芽苗為宜,畝有效莖數控制在5500~6000條。可提前種植,採用種苗消毒、催芽、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等。宿根性強,應提早開畦松兜和管理,可適當延長宿根栽培年限。注意防治薊馬和梢腐病。

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甘蔗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華南蔗區的廣東、廣西、海南、雲南四省區各類土壤種植,更適於水田、洲地和水澆旱地栽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