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徽

新加坡國徽

新加坡國徽是以國旗圖案為基礎設計的,中心是紅色盾徽,一輪上彎的新月托著排列成圓環的白色五角星,它的含義與國旗相同。盾牌下為寫著“Majulah Singapura”(“前進吧,新加坡”)的馬來文的藍底金字綬帶。新加坡國徽國徽:新加坡國徽是以國旗圖案為基礎設計的,中心是紅色盾徽,一 輪上彎的新月托著排列成圓環的白色五角星,它的含義與國旗相 同。盾徽兩側各有一隻猛獸,左側金色的魚尾獅代表“獅城”新加 坡,右側帶有黑色條紋的金虎表示馬來亞,反映了新加坡原來與之 的聯繫。

新加坡國徽

新加坡國徽新加坡國徽

新加坡國徽的中間是一個紅色盾牌,盾牌上有與國旗上相似的白色新月及五顆五角星。盾牌左右分別為腳踩著金葉、同時站立著的獅子與老虎。盾牌下為寫著“Majulah Singapura”(“前進吧,新加坡”)的馬來文的藍底金字綬帶。

歷史

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時,時任總理李光耀組成一個委員會,並委任杜進才副總理帶領設計自治邦邦旗與邦徽。以反映新加坡團結、多元種族的社會為要素,委員會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設計了邦旗與邦徽。時任文化部長拉惹勒南向立法議會呈上了自治邦象徵的相關法案,在1959年11月獲得通過,並於1959年12月3日與邦歌首次揭幕。

杜進才在1989年接受一次採訪時指出,當他獲委任創造自治邦象徵的時候,“有了邦歌,(他們)還需要設計邦旗和邦徽”。杜進才進一步指出:

新加坡國徽新加坡國徽

邦徽方面,我們又加入了五顆星與新月的元素……還有獅子和老虎。在本地當然比較會看到老虎而非獅子。舊市議會也有隻獅子。這的確與我們的新加坡自治概念融合。

基本內容

新加坡國徽國徽:新加坡國徽是以國旗圖案為基礎設計的,中心是紅色盾徽,一 輪上彎的新月托著排列成圓環的白色五角星,它的含義與國旗相 同。盾徽兩側各有一隻猛獸,左側金色的魚尾獅代表“獅城”新加 坡,右側帶有黑色條紋的金虎表示馬來亞,反映了新加坡原來與之 的聯繫。國徽基部是金色的棕櫚枝和一條用英文寫著“前進吧,新加坡”的藍色飾帶。

國 名 新加坡共和國 Republic of Singapore,有星洲、星島之稱

style="FLOAT: right" class=editorImg title=新加坡國徽 src="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fcbbb15186e5b3978c5430f0.jpg">

國名釋義 馬來語意為“獅子城”

別 稱 ----

首 都 新加坡 Singapore

國 花 熱帶蘭花

國 樹 ----

國 鳥 ----

面 積 618平方公里

人 口 310萬人

語 言 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等

民 族 華人、馬來人

宗 教 佛教

貨 幣 新加坡元

國慶節 8月9日

時 差 與台北時間相同

與我國建交 1990年10月3日

氣 候 熱帶雨林氣候

名 勝 天福宮、海洋公園、聖陶沙島、裕廊鳥類公園、獅頭魚尾公園等。

行政區劃

簡 史 古稱淡馬錫。8世紀建國,屬印尼室利佛逝王朝。18至19世紀是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新,與柔佛蘇丹訂約設立貿易站。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占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次年劃為直屬殖民地。1959年新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自治邦,英保留國防、外交、修改憲法、頒布“緊急法令”等權力。1963年9月16日併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同年9月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0月加入大英國協。

使用

1985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推出第二系列硬幣,這些硬幣的反面展示著新加坡國徽,圍繞著國徽的是“新加坡”國名的四種官方語言,以及鑄幣年份。

根據金融管理局,自從新加坡於1967年推行“胡姬花”系列紙幣以來,國徽都出現在所有鈔票上。

使用指引

根據新加坡國徽、國旗及國歌法,只有政府可以無限制使用國徽。所有人不得在未獲得通訊及新聞部的明確許可之下,列印、製造、展示或售賣任何包含國徽的物品,或允許這樣的事發生。人們也不得使用任何可以輕易誤認為國徽的標誌。有意在文學創作里使用國徽者,也需事先獲得通訊及新聞部準許。不過,政府官員以及政府部門可在建築物外牆和印刷檔案上使用國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