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希里播棋

斯瓦希里播棋

斯瓦希里播棋(Bao),原文在斯瓦希里語意思為板子,是流行於桑給巴爾、坦尚尼亞等西非地區的兩人棋類,規則隨各地略有小些不同,是種玩法複雜的播棋類,並且勝利條件也與一般播棋不同。

棋具

1、長方形棋盤,挖有每排八個橫洞,共四排。兩方各控制最近兩排。每方前排右邊第四個為正方形凹洞,稱為nyumba,其餘為圓形的凹洞。每方前排最右與最左的洞,稱為kichwa;次右與次左稱為kimbi。

2、初始布置時,每方的前排正方形洞有六顆棋子,其右邊兩個洞各有兩顆。另外每方各有二十二顆棋子放於手上。

規則

一、為有利解釋,需定義以下現象:

斯瓦希里播棋斯瓦希里播棋

(1)分投:從己方有棋子的棋洞取出所有棋子,以某方向分配到其他的小洞中,一洞分配一顆,直到分配完。
(2)接續分投:當分投的最後一顆棋子若落在己方已有棋子的棋洞中時,需再從該洞以同方向再進行分配動作,直到最後分投的棋子落在無棋子的棋洞中。
(3)可奪狀態:指某方的某前排棋洞至少兩顆棋子,而且正對面對方前排棋洞有任何棋子。
(4)奪子分投:將對方某前排棋洞全部棋子取走,從己方兩個kichwa之一開始分投。要是該棋洞是己方左kichwa、kimbi的對面則只能從左kichwa開始;右kichwa、kimbi,則只能從右kichwa開始。從右kichwa開始,則分投時采順時鐘分向;左則是逆時鐘。
(5)接續奪子分投:奪子分投時,當最後分配的一顆棋子導致成為可奪狀態,就把對方該洞棋子全取走,又重新奪子分投,但方向、分投與kichwa仍維持不變。若最後分配棋子沒再出現可奪狀態,則採用接續分投。
(6)餵子:指己方從手上放入一顆棋子在某己方前排棋洞的動作。

二、每回合玩家可能有二種行動,以奪子為優先:

(1)奪子(mtaji):當餵子時可以造成某一洞成為可奪狀態(或已是也可)則必須如此作。然後,把對方該棋洞棋子進行接續奪子分投。
(2)移子(kutakata):不能餵子造成可奪狀態時,任選某己方前排棋洞餵子,再以逆或順時鐘分投該洞,采接續分投。但如果選擇nyumba,而且此棋洞從未進行過奪子分投時的餵子或是接續奪子分投,則只能拿走兩顆棋子分投。

三、當手中棋子已盡,無法餵子時。則奪子或移子都只能選擇己方有兩顆以上棋子的棋洞。

四、若某方的前排棋洞皆無棋子,則該方輸掉遊戲

播棋類遊戲

播棋(Mancala),或譯非洲棋,阿拉伯語是搬運的意思,英文稱為Sowing Game意思為播種遊戲,是一種兩人對奕的棋類遊戲總稱,特色是如播種般過程不斷搬移棋子一一灑進棋具的各洞中,普遍流行於非洲國家以及亞洲中東地區,甚至在中國河南、廣東也可見其足跡,如散窯分六煲棋。因為流行區域不同,這遊戲也衍生出多種變種形式,和現代化、商品化的品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