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點九棘鱸

斑點九棘鱸

斑點九棘鱸,Cephalopholis argus (Schneider, 1801),又稱斑點九刺鮨、眼斑鱠,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鮨科九棘鱸屬的一種魚類。本魚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區,棲息於熱帶珊瑚礁區,以小魚、無脊椎動物等為食物。體長可達55厘米。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斑點九棘鱸體長可達40-55厘米。

斑點九棘鱸 斑點九棘鱸

身體為暗褐色或黑紫色,體側及各鰭布滿具有黑圈之灰色斑點。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頜稍能活動,可向前伸出,末端延伸之眼後之下方;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下頜內側齒尖銳,排列不規則, 可向內倒狀;鋤骨和齶骨具絨毛狀齒。體橢圓形為側扁,吻部較為突出。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6至51枚,縱列鱗數95至110枚。背鰭無深刻,背鰭硬棘4枚,軟條15至17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9枚;腹鰭腹位,臀鰭第二棘較第三棘略長。

背鰭Ⅸ-16;臀鰭Ⅲ-9;胸鰭15—17;腹鰭Ⅰ-5;尾鰭17。側線鱗69—73。鰓耙數10—13+16—17。標本體長109—295mm,體長為體高2.8—3.1倍,為頭長2.3—2.5倍。頭長為吻長3.2—4.2倍,為眼徑5.3—8倍。體長橢圓形,側扁。口大,口裂略傾斜,上頜骨末端後伸達眼後下方。前鰓蓋具細弱鋸齒,鰓蓋骨具3扁棘。體被細櫛鱗,頭部除吻、唇外皆被鱗。尾鰭圓形。生活時體呈褐色,頭、體側及各鰭均散布小於瞳孔的藍色小圓點,中間色淺。背、臀鰭條部、胸鰭、尾鰭邊緣均白色。為熱帶珊瑚礁習見魚類,食用。分布於中國南海諸島和澎湖列島;紅海、印度洋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北至日本。

分布範圍

斑點九棘鱸 斑點九棘鱸

斑點九棘鱸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紅海、印度洋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東非、澳洲、法屬波里尼西亞、豪勳爵島,北至日本南部、小笠原群島以及南海諸島和澎湖列島、台灣恆春等海域。

生活習性

斑點九棘鱸常棲息於熱帶珊瑚礁區,水深10至40米。會改變身體的顏色。以小魚、無脊椎動物等為食物。

宜忌人群

宜食

斑點九棘鱸 斑點九棘鱸

患有虛喘哮喘、腎陽不足、虛弱、久喘不止、男子陽痿不育、孕婦難產(產婦子宮陣縮無力而難產之時)以及跌打損傷後內傷疼痛等病症者適宜食用。

忌食

陰虛火旺、男子性慾過旺、性功能亢進的人以及孕婦不宜食用。

保護級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無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