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背燕尾

斑背燕尾

斑背燕尾(學名:Enicurus maculatus)體長25-27厘米,雌雄成鳥大體同色,只是雄鳥黑色或黑褐色部分在雌較多褐色。尾羽較長,呈深叉狀。嘴直而壯,嘴鬚髮達;第1枚初級飛羽大約為第2枚初級飛羽長度的一半;尾比翅長,外側第二對和第三對尾羽最長,最外側兩對尾羽通常為白色,最外側一對尾羽比鄰近的一對外側尾羽短;跗蹠長而纖細,色甚淺淡。棲息于海拔800-2000米間的地帶,較其他燕尾更喜山區;常見於多岩石的小溪流。多成對活動。主要以水生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分布於中國福建、四川、雲南、西藏,南疆諸鄰國。

基本信息

斑背燕尾

斑背燕尾斑背燕尾
斑背燕尾 Spotted Forktail
雀形目 >鶲科 > 燕尾屬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Enicurus maculatus

描述

斑背燕尾斑背燕尾

體大(27厘米)的黑白燕尾。整體似黑背燕尾,但背上具圓形白色點斑而有別於所有其他燕尾。亞種maculatus的胸羽羽尖白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粉白。
叫聲:飛行時發出沙啞的kree或tseek聲甚似紫嘯鶇。停歇或飛行時也發出刺耳的尖聲cheek-chik-chick-chick-chik。
分布範圍: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華南及華中、緬甸越南西北部及南部。
分布狀況:甚常見於山間溪流。於較高海拔比黑背燕尾更為常見。亞種maculatus在西藏極南部;亞種guttatus於西藏南部至四川及雲南西北部;亞種bacatus於雲南南部、廣東及福建。見於海拔1200~3650米的山區。
習性:較其他燕尾更喜山區;常見於多岩石的小溪流。多成對活動。

亞種

斑背燕尾斑背燕尾

斑背燕尾華南亞種(學名:Enicurusmaculatusbacatus)。分布於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福建、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東南部倮姑寨。
斑背燕尾雲南亞種(學名:Enicurusmaculatusguttatus)。分布於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緬甸以及中國大陸的四川、雲南、西藏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錫金,印度Darjeeling。
斑背燕尾指名亞種(學名:Enicurusmaculatusmaculatus)。分布於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