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魁

1998年起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副書記; 2003年12月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 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中國經濟改革的理論和實踐。

基本信息

釋義

讀音

wén kuí

含義

1.文星和魁星。俗謂主文之星。 明 紀振綸 《三桂記·降凡》:“今日良辰,不免遣鬼判同天曹玉女眾神送文魁二星下凡。”
2.文章魁首 清 鈕琇 《觚賸續編·兩夢》:“壬子秋闈試後, 盛某 之弟夢一貴人,烏帽絳袍,鼓吹登堂,指揮胥役,上文魁匾額。”
3. 文魁:鄉試(清代鄉試考場設於各省稱貢院)於八月舉行,亦曰秋闈。九月放榜(因時值秋季,桂花盛開,所以也稱桂花榜),新科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經魁,第六名稱亞魁,其餘稱文魁,均由國家頒給20兩牌坊銀和頂戴衣帽匾額。匾額懸掛住宅大門之上,門前可以樹立牌坊。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

基本信息

男,1949年生。“文革”期間在北京市一輕局系統工作,現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勞動經濟學院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兼任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常備副會長、北京市經濟學總會副會長、國家社科項目理論評審組委員、北京市社科規劃項目經濟管理組組長、北京市高級職稱評審委員、北京市政府顧問。
1949年2月生於北京,回族。 經濟學碩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1978年考入北京經濟學院,1982年6月本科畢業於北京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
1982年畢業留校任教,1988年在浙江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曾任北京經濟學院經濟系副主任、主任;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助理;
1998年起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副書記;
2003年12月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
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專家津貼。

主要研究領域

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中國經濟改革的理論和實踐。

主要社會兼職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人大常委預算監督顧問,兼任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北京經濟學總會副會長等學術團體職務。還任北京市人民政府第六、七、八屆專家顧問團顧問、北京市委研究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經濟學科組成員、孫冶方經濟學獎評審委員、北京市社會科學規劃經濟管理學科評審組組長、國家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第二、三屆經濟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經濟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十一五”規劃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等社會職務。

評價

 留校工作後主要為研究生、本科生講授比較經濟制度、政治經濟學、消費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經濟學方法等課程,長期從事經濟理論與勞動經濟理論研究,特別是勞動經濟及勞動工資的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提出中國工資運行機制改革的目標模式和改革的突破口,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作為主要骨幹參加了國家社科“八五”規劃重點課題“工資理論與工資改革”的研究,成為最終成果的副主編。該成果獲得國家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近年不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種篇,出版的專著《市場經濟的工資運行》,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現主持國家教委課題一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