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國

文身國

文身國在倭國東北七千餘里。文身國是指日本島原住民阿伊奴(Ainu)人(即Proto Japaness)。

出處

唐朝《通典》記載:文身國,梁時聞焉。

解釋

文身國在倭國東北七千餘里。人體有文如獸,其額上有三文,文大直者貴,文小曲者賤。土俗歡樂,物豐而賤,行客不齎糧。文身國有屋宇,無城郭。文身國國王所居,飾以金銀珍麗,繞屋為塹,廣一丈,實以水銀,雨則流於水銀之上。市用珍寶。

文身國是指日本島原住民阿伊奴(Ainu)人(即Proto Japaness)。阿伊奴族和繩文系的彌生人一樣,很早就在日本生活著,阿伊努的活動範圍位於日本列島的北部。在阿依努的傳統神話里提到有一種矮人,喜歡背著葫蘆,簡稱“葫蘆人”。這就是北方繩文人。通古斯人和先住繩文人多次發生戰爭,之後互相通婚和融合,產生了阿依努人。之後阿依努一直生活在北海道和日本東北陸奧、常陸等地區。

梁書

文身國,在倭國東北七千餘里。人體有文如獸,其額上有三文,文直者貴,文小者賤。土俗歡樂,物豊而賤,行客不齎糧。有屋宇,無城郭。其王所居,飾以金銀珍麗。繞屋為緌,廣一丈,實以水銀,雨則流於水銀之上。市用珍寶。犯輕罪者則鞭杖;犯死罪則置猛獸食之,有枉則猛獸避而不食,經宿則赦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