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共存

文明的共存

文明的共存是新華出版社出版的書籍。美國學者亨廷頓和德國學者米勒從"文明衝突"和"文明共存"的不同視角考察當今世界的大趨勢,提出了文明分析的世界框架,引起了世界範圍的討論、關注和反思。

基本信息

作者:[德]哈拉爾德.米勒

頁數: 303頁

內容簡介

美國學者亨廷頓和德國學者米勒從"文明衝突"和"文明共存"的不同視角考察當今世界的大趨勢,提出了文明分析的世界框架,引起了世界範圍的討論、關注和反思。在本書中,米勒作為一位極具權威的批評家,他不僅針鋒相對地反駁了亨氏文明敵對論的全球觀,而且向我們警示,簡單地渲染或者接受這種片面的世界觀或敵對論是極其危險的。作者明確指出:不是文化的對抗,而是文化的共存與對話;國際社會必須更多地嘗試進行合作,而不是簡單地對抗;國際關係的複雜性、多樣性不僅應該保持,而且應善加利用。只有對各種文化表現出寬容,全球的和平共存才可能得以實現。雖然國際現實政治的發展似乎證明了亨廷頓理論的某種預見性,但哈拉爾德o米勒的理論仍然具有現實價值。

目錄

編者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批判

亨廷頓的世界

第二部分 理念

1 文化、文明、國家和社會

2 社會危機和政治統治

3 現代的戰爭和衝突

第三部分 分析

1 我們是誰——從“西方文明”的起源說起

2 “危險的黃禍?”——亞洲的崛起

3 維也納城下的土耳其遠征軍——伊斯蘭的多重性

4 不穩定的核大國:俄羅斯及其周邊地區

5 國際政治的邊緣地區:非洲和拉丁美洲

第四部分 展望

1 國際政治的發展方向:對未來的展望

2 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