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譜

文字譜

文字譜是用文字記述古琴彈奏指發、弦序和音位的一種記譜,是古琴曲目彈奏的參考。文字譜就是中國古代用文字的方式記錄的樂譜。右上角記左手按彈的徽位。旁部記右手指法,“勹”為勾的減筆形式,即用中指明向內彈弦。其記寫方法是先在曲名下記明琴調(定弦),然後將譜字用大字作為正文,用小字作為旁註,分別記出。這種記譜法由於比文字譜更為簡明、準確,因而由唐經宋元明清一直沿用至今,已逾千年。節奏方面,工尺譜沒有規定固定的音長,但會以“板眼”的形式表示強弱拍,一般以小圓圈“。

文字譜來源

文字譜就是中國古代用文字的方式記錄的樂譜。

文字譜文字譜

其他記譜

減字譜

中唐,著名琴家曹柔在文字譜的基礎上,創製了一種較文字譜更為簡潔清晰的琴譜,稱“減字譜”。減字譜沿襲了文字譜的思維模式,將文字譜所記敘的內容,歸納為弦數、徽位、左右指法幾個主要部分,並將其組合成一個方塊字。

比如象可分為左上角、右上角、中部、旁部四個部位。左上角標記的是左手指名,“大”表示是左手用大指,“夕”表示用名指。右上角記左手按彈的徽位。如“九”是表示九徽。中部表示的是右手撥彈的弦的弦序,“五”表示右手彈五弦。旁部記右手指法,“勹”為勾的減筆形式,即用中指明向內彈弦。

減字譜譜字中右手的基本指法,有大指的劈、托;食指的抹、挑;中指的勾、剔;無名指的打、摘八種,俗稱“四指八法”。其它指法大都由八法變化組合而成。減字譜譜字中的左手指法主要有吟、猱、綽、注、撞、逗、進復、退復、分開等。

減字譜譜字中的一般術語,包括調名(定弦法)、弦序、徽位、散、泛、按音與速度、力度、表情術語等。其記寫方法是先在曲名下記明琴調(定弦),然後將譜字用大字作為正文,用小字作為旁註,分別記出。研究表明,古代減字譜的各種指法符號有1000多個,記錄彈奏音位、手法非常詳盡。這種記譜法由於比文字譜更為簡明、準確,因而由唐經宋元明清一直沿用至今,已逾千年。

工尺譜

工尺譜工尺譜

工尺譜開始記錄鏇律的音高,不採用絕對音名寫法。工尺譜屬於可以移調的記譜方法,與簡譜類似,簡譜中的Do、Re、Mi、Fa、So、La、Ti,在工尺譜中對應的是:上、尺、工、凡、六、五、乙;比Do低一些的低音So、低音La、低音Ti,則分別寫作:合、四、一。

節奏方面,工尺譜沒有規定固定的音長,但會以“板眼”的形式表示強弱拍,一般以小圓圈“。”或小叉“x”表示“板”(強拍),小點“、”或“.”表示眼(弱拍)。“一板一眼”的說法就來源於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