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歸漢圖軸

文姬歸漢圖軸

《文姬歸漢圖》系以東漢才女蔡文姬(公元177年生)陷胡的一段坎坷經歷,做為創作軸心的歷史故事畫。

基本信息

《文姬歸漢圖》是中國南宋畫家陳居中的國畫作品。該畫為絹本設色,縱147.4厘米,橫107.7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陳居中,南宋畫家。嘉泰年間(1201-1204)畫院待詔,生卒年不詳。專工人物及馬,雜畫亦佳。擅畫反映貴族遊樂、出獵生活和表現少數民族放牧風情等題材,注重寫實,觀察入微,構圖簡潔,風格清新,富於生趣。明人題其《八駿圖》稱“精彩逼真似唐畫,系臨史道碩、韓乾之輩,為兩宋人物第一神品也”(吳其貞《書畫記》)。元代夏文彥《圖繪寶鑑》謂其“布置著色,可亞黃宗道”。
陳居中傳世作品有《文姬歸漢圖》、《胡笳十八拍圖》、《絕塞逢春圖》、《進馬圖》等,圖錄於《故宮名畫三百種》;所作《四羊圖》冊頁,絹本,淡設色,縱22.5厘米,橫24厘米,筆法簡練樸素,用色柔和,對比強烈,無款,左下角鈐有“陳居中畫”朱文印,現藏故宮博物院。
《文姬歸漢圖》繪漢末女詩人蔡文姬在戰亂時被匈奴人掠走,後為曹操派使節接回的故事。畫家描繪了這樣一個情節:塞外的土坡沙丘之間,左賢王與蔡文姬端坐於氈毯上,漢使相向而坐,雙方的隨從侍於周圍,車馬都已準備完畢,等待踏上返回中原的征程。左賢王在雙手托盤送到身體一側接酒的同時,雙眸仍注視著蔡文姬,神態凝重。蔡文姬身後站立著她的兩個孩子,年幼的緊緊地抱住母親。對蔡文姬而言,日夜思念的回歸故土竟與親生骨肉的決別交織在一起。畫家成功地、藝術地再現了這一感人的場景。作者於人物的刻畫上極見功力,蔡文姬的文雅端麗、左賢王的神凝重、幼子的驚恐、漢使的雍容,都十分個性化。就是雙方隨從的神態亦不雷同。環境的描寫也反映出畫家創作的精心和深厚的生活積累,如俯仰蟠曲的枯木枝幹很真實地體現了塞外景物的特徵,圈中馬匹無論何種角度都描繪得很精神。
《文姬歸漢圖》線描細勁流暢,賦色絢麗勻整,風格細膩精緻,是傳世南宋人物畫的佳作。此圖無名款,舊題為陳居中所作。圖中鈐有清內府鑑藏印,《石渠寶笈續編》著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