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底氣

文人的底氣

《文人的底氣》是百年中國言論史的第三本。這本書中收入的文字是作者1999年至2004年間斷斷續續寫下來的,書中的部分文字曾經在一些報刊上發表過,而還有一部分文字,是由作者演講時的錄音整理的。這是作者寫作跨度最長的一本書,文字雖然是零散的,提供的只是一幅幅剪影,但都圍繞了“百年中國言論史”這一主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正如副標題所言,此書與《追尋失去的傳統》、《筆底波瀾》一起,共同探尋百年中國言論史的幾個時代以及重要人物。傅國涌在塵封的史料中勤奮爬梳,揭示了近代中國不少歷史真相,以新的視角給讀者新的啟發,實現了學術性和思想性的統一。

作者簡介

傅國涌,1967年1月生於浙江樂清,現居杭州,1999年以來在《南方周末》、《文匯讀書周報》、《書屋》、《隨筆》、《東方》、《老照片》等報刊發表文章100多萬字。作品曾多次被《報刊文摘》、《讀書文摘》、《雜文選刊》、《中華讀書報》、《中外書摘》、《書摘》等報刊轉載,併入選《大學人文讀本》和多種選本。著有《金庸傳》、《百年尋夢》、《葉公超傳》、《追尋失去的傳統》、《筆底波瀾一一百年言論史的一種讀法》等。2005年在本社出版的《1949年:中國知識分子的私人記錄》受到廣泛歡迎和關注。

目錄

百年中國言論史的幾個時代

我所理解的言論史是什麼?

我為什麼重視百年言論史?

百年言論史的幾個時代及其主要特徵

漂浮的木板——重讀百年言論史

殉道者的血要比墨水珍貴

新型的載體

劃落的流星:《蘇報》、沈藎和秋瑾

滋養過少年胡適的《時報》

章太炎《卻還內務部所定報律議》

唐紹儀:“言論自由,為約法所保障。”

帝制夢中問世的《青年》

“五四”的波瀾

“萍水相逢”

“且介亭”的“匕首”、“投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