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模型方法

數學模型方法

正文

對過程進行研究,以得到表示過程各有關參數與變數之間的關係的數學表達式的方法,是化學工程研究方法之一。一般來說,對過程進行如實的數學描述,也是一種數學模型方法,但其用途是很有限的,特別是對化學工程,因為過程比較複雜,往往難以進行如實的數學描述。因此,研究者設法對複雜過程作必要的、合理的簡化,使之易於數學描述。簡化了的過程稱為實際過程的物理模型,由此得到過程各有關參數與變數之間關係的數學表達式,稱為過程的數學模型,簡稱模型。通過實驗,檢驗和修正模型並確定模型參數。這是現代廣為套用的數學模型方法。
另一種研究方法,不從實際過程的分析、概括和簡化著手,完全從實際測得的數據出發,按誤差最小的原則,歸納出該過程各有關參數和變數間關係的數學表達式,這種方法有時也被稱為數學模型方法,這是對數學模型方法的另一種理解。因此,習慣上將前一種方法得到的數學模型稱為機理模型,將後一種方法獲得的數學模型稱為經驗模型,以資區別。
數學模型方法在化學工程中的廣泛套用,始於20世紀50年代,其原因是:①化學反應工程研究的需要。化學反應工程研究化學反應與傳遞過程(物理過程)之間的互動影響。但是,理論可以證明,化學過程與物理過程並存時,不可能同時滿足化學相似和物理相似條件。因而,化學工程中傳統的因次分析相似論方法不再適用,研究者必須尋找新的研究方法。②計算機的普及使數學模型方法所需的數值計算成為可能。
數學模型方法對化學反應工程學科的建立起過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廣泛套用於化學工程各個領域。
模型的建立 數學模型方法的關鍵是對過程作出合理的簡化。例如,固定床反應器中,流體通過亂堆的催化劑顆粒層時,對各個顆粒作繞流流動,不斷地分流和匯合,造成一定程度的返混,影響反應結果。研究返混現象,要對複雜的幾何邊界內發生的各種隨機的分流和匯合,作出如實的數學描述極為困難。然而研究者發現,這種返混現象在一定範圍內可以近似地以斐克擴散定律(見分子擴散)描述。因此,在考察返混時,流體流經亂堆顆粒層的流動,可以簡化為在均勻的流動上,疊加了一個虛擬的擴散流。此返混模型稱為分散模型(見流動模型)。用分散模型描述返混,則等溫下固定床反應器內的反應過程,可經物料衡算用下式表示:

數學模型方法

式中C為反應物濃度;x為軸向距離;u為流速;De為分散係數;-r為反應速率。分散係數De不是某種物性,而與顆粒的形狀和堆置方式,以及流體的性質和流動條件等因素有關,須經實驗測定。這種在建立數學模型時引入的待定參數稱為模型參數。
上例指出,數學模型方法中所作的簡化是某種概括。顆粒特性、流體性質和流動狀態、分流和匯合等均未出現於數學模型中,而被概括在分散係數中。這種概括建立在等效性的基礎上,即實際的返混現象等效於某個擴散現象。
模型檢驗和參數估值 數學模型建立以後,應進行專門的實驗,以檢驗所作簡化的合理性,並確定模型參數值。最早使用的方法是線性化法:將模型的數學表達式作某些數學變換,使之線性化。再由實驗結果是否符合線性來檢驗模型的正確性,從斜率和截距值求取模型參數值。這種方法適用於模型參數和變數的數目較少的情況。變數較多,特別是模型參數較多時,則常採用最小二乘估計法、極大似然估計法和貝葉斯法等統計方法。這些方法都可編成程式,在計算機上實施。
主要優點 數學模型方法是一種半理論、半經驗的方法,與純經驗的實驗研究方法相比較,它有兩個優點:①促使並幫助研究過程的實質。由於反映了過程較為本質的規律,研究結果較為可靠。②實驗工作量可大幅度地減少。實驗的任務不再是全面測定各變數間的關係,而只是檢驗模型和測定模型參數。但是,當過程過於複雜,一時尚未能找到有效簡化途徑時,數學模型方法就難以奏效。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