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發展的多元途徑

《教師專業發展的多元途徑》, 徐斌艷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教師專業發展的多元途徑》, 徐斌艷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教師專業發展的多元途徑教師專業發展的多元途徑

內容提要

當代社會並不缺乏關於教育改革的論述,甚至改革已經成為常態,以至於一場改革尚未結束,另一場改革就已興起。
“二戰”以後,世界性的教育改革運動是從美國開始的。美國聯邦政府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到60年代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全國課程改革,其目標是要實現教育創新。巨額的資金被用於主要的課程改革,如PSSC物理、13SCC生物和MACOS社會學科,用於諸如開放計畫學校、靈活的時間安排和小組教學之類的組織創新。然而,到20世紀70年代末,大量的證據表明,改革的結果微不足道。正如麥可·富蘭(Mchael Fullan)所說:“主要的問題不在於學校缺乏革新,而是學校中存在著太多的互不關聯、片斷性、不完整且膚淺的項目。”
推進課程改革提升教師素養變革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三駕馬車”。上世紀90年代後,國際教育界出現兩大轉折:(1)從關注課程改革轉向關注課堂教學,進而關注教師專業發展,其實質是從關注教育的外部條件轉向關注教育的內在要素;(2)對學習的關注成為熱點,學習理論發展為學習科學,其實質是將學習作為教育活動的核心,課堂作為學習共同體的問題被提出。本書著重探討教師專業發展的背景與內涵,以及教師專業發展的多重途徑:師生互動、課程開發、行動研究教師共同體實踐等,試圖構築教師培養的理想框架,並反思我國的課程改革。

目錄

第一章教師專業發展:背景與內涵
一、教師專業發展的多元取向
二、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
第二章認識你自己——教師的職業自我
一、個體的自我概念
二、教師職業自我的內涵
三、教師職業自我的認知方法與模式
第三章師生共建和諧學習環境——在師生互動中發展
一、教師的自我學習與師生互動
二、班級文化建設與師生互動
三、教師成為學生的理解者
四、師生共創和諧的學校學習環境
第四章教師參與課程開發與實踐——在課程開發中發展
一、教師參與課程開發與實踐的意義
二、課程開發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
三、教師參與課程開發的形式
四、教師參與課程開發的過程
五、教師參與課程開發的模式
六、教師的自身準備
七、對教師的支持
八、教師參與課程開發
案例:國小兒童詩校本課程開發
第五章教師與研究——在行動研究中發展
一、教師成為研究者的必要性
二、教師成為研究者的可能性
三、行動研究的模式
四、教師開展行動研究的三種方式
五、教師開展研究的支撐條件
六、“團隊研究”導向的行動研究
第六章構建教師實踐共同體——在實踐中發展
一、教師實踐共同體的內涵與功能
二、教師實踐共同體形成的途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