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教育制度

敘利亞教育制度,敘利亞人口 1250 萬(1991 年),阿拉伯人占 87.9%,餘下的為庫德人、亞美尼亞人、猶太人等。87.7%的國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遜尼派占72.2%,阿拉維派占 11%,德魯茲派占 3%),12%的人信奉基督教(其中希臘正教占 4. 5%,亞美尼亞教占 2. 5%)。官方語言為英語。人均國民生產總值4436 美元(1991 年)。1973 年的憲法規定:教育受國家保護,各級教育實行免費,初級教育為義務教育;國家努力實現各級義務教育,並結合社會和生產的需要,監督和領導教育事業;教育和文化事業的任務是造就阿拉伯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新一代,使受教育者具有科學頭腦和為實現民族團結、自由和社會主義目標而鬥爭的精神,以及為全人類進步服務的思想。兒童 1 歲~5 歲接受學前教育,由婦女聯合會和私立教育機構負責。

教育部負責監督並給予資助。兒童 6歲入國小。國小 6年,為義務教育,開設神學、阿拉伯語、算術、社會教育、科普與衛生知識、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旨在使學生從體質、心理、社交、道德、民族情感和情操方面得到全面、平衡發展,為在現實生活中成為生產勞動者作好準備,或為繼續升學打下基礎。國小畢業,成績合格者可升入預備學校。預備學校亦稱中間學校,三年制,開設神學、阿拉伯語、外語、數學、社會科學(歷史、地理、社會教育)、科普、美術、手工、音樂、體育、軍訓等課程。國中畢業通過全國考試者,獲中間水平文憑,可升入中學。中學 3年,有普通中學和技術中學兩種。獲中間水平文憑的學生可自由選擇一種,但年齡超過 15歲者只能進技術中學。普通中學為升大學作準備。第一年學習統一的課程,有神學、阿拉伯語、外語、阿拉伯社會學、歷史、地理、數學(幾何)、物理、化學、生物、藝術、體育、社會主義教育、軍訓等。自第二年起分成文、理兩科。文科二年級學習神學、阿拉伯語、外語、阿拉伯社會學、歷史、地理、數學與自然科學、藝術、體育、社會主義教育、軍訓等;三年級學習神學、阿拉伯語、外語、阿拉伯社會學、歷史、地理、哲學、體育、軍訓等。理科二年級學習神學、阿拉伯語、外語、阿拉伯社會學、歷史、哲學、數學(幾何)、物理、化學、生物、體育、社會主義教育、軍訓等;三年級學習神學、阿拉伯語、外語、阿拉伯社會學、數學(幾何)、物理、化學、生物、軍訓等。中學畢業通過全國統一考試者,獲中學畢業文憑,可升入大學。技術中學分為工業、商業、農業等科,為就業作準備。但畢業考試成績好的少部分學生亦可升入高等學校。普通中學文、理科學生比例為 1:3。高等學校有綜合性大學和中學後中間學院等形式。綜合性大學招收普通中學畢業生,學習 4年~6年,可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有大馬士革大學、阿萊佩大學等 4所。中學後中間學院兩年,招收技術中學畢業生,共有 61所。國小教師由兩年制的教師培訓學院(屬中學後中間學院)培養,中學教師由綜合性大學的教育學院培養。非正規教育有掃盲教育和職業與文化教育兩種主要形式,由文化部、農業部、工業部、社會事務和勞工部等部門共同負責。中央分別設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教育部負責中、初等教育的行政管理,制定教育政策,編制全國統一的課程和教科書。教育部長在 4位副部長的協助下負責教育計畫的實施。高等教育部管理全國的高等學校和一些科研機構,重大事務由高等教育理事會負責。理事會由高教部、大學、教育部、專科院校、規劃部、教師工會、全國學生聯合會及工業、農業等方面的代表組成,由高教部部長擔任理事長。各級公立學校實行免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