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家堡鄉

敖家堡鄉

敖家堡鄉地處遼寧省撫順市清原縣西南部,距清原縣城35公里,東鄰大蘇河鄉,南與新賓縣永陵鎮接壤,北和南口前鎮相鄰,敖家堡鄉境內總面積257,985畝,其中森林面積83,550畝,耕地面積12,898畝;敖家堡鄉共有2909戶,人口11258人,農業人口10,111,非農人口1147;共有15個行政村,67個居民小組;敖家堡鄉是一個滿、漢族雜居的以林為主,多業並存的鄉鎮。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敖家堡鄉敖家堡鄉
敖家堡鄉人傑地靈,有許多美麗的傳說。敖家堡原名叫黑牛,傳說清高宗弘曆帝,於乾隆四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丙申歲致祭永陵,乾隆帝御駕繞道悟龍溝(赴永陵正道)道出斯地,高帝見石形似一牛,乃題詩于山麓廟壁。後人因系御筆,多抄志之。詩曰:怪石峨峨似一牛,安然不動幾千秋。輕風拂體無毛動,細雨臨身有汗流。遍地野草難入口,長鞭任打不回頭。路上行人歸來晚,疑是誰家牧未收。從此黑牛這個名字一直延續下來,直到後來改名為敖家堡。

敖家堡村北面有座山崗,叫梳龍背,人們都傳說這是乾隆皇帝在位時留下來的。那是在乾隆皇帝登基不久,有一年,乾隆皇帝帶領文武官員、皇妃太監到現在的新賓永陵去祭祖,回來路過這裡時,由於走得很累,乾隆皇帝就下令在這裡休息。一路上風吹車顛,娘娘不能在群臣面前拋頭露面,要梳理必須迴避。於是,宮娥、太監忙碌起來,動手拉起了一條長長的帷幕遮擋。就這樣,乾隆皇帝還是不放心,隨手拿起納涼防暑用的玉扇,在帷幕外面劃了一條線,並傳旨:群臣不準逾越一步,違者斬。然後,宮娥彩女就動手給娘娘梳理起來。梳理完畢,皇帝傳旨:收拾起駕。於是大家去拆帷幕,誰知,帷幕已就地生根,怎么也拆不掉了,最後君臣無奈,只好將帷幕留下走了。當天夜裡,帷幕愈長愈高、第二天就長成了一個山嶺。乾隆皇帝用玉扇劃的那條線也已經成為一條溪流了。從此以後,當地的人就把這個山崗叫做“梳妝背”。後來,傳來傳去,就叫“梳龍背”了。家堡鄉雖然地處比較偏僻,但交通便暢,清--平線橫穿境內;由敖家堡鄉始發去撫順的班車當日往返;清--馬、清--萊客車當日駐寨;清--敖班車當日往返;清—台班車每天兩趟往返;清原—敖家堡—大蘇河—尖山子—清原環城每天兩趟往返。

資源產業

敖家堡鄉敖家堡鄉
敖家堡鄉山高林茂,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資源如果以每年採伐1,500立方米計算可達到永續利用;以鐵資源為主的礦產資源遍布全鄉6個村,礦石品位好,含量高,全鄉總儲量為3,800萬噸。敖家堡鄉是清原縣黃牛生產的重點鄉,敖家堡鄉黃牛存欄每年穩定在萬頭以上,年平均出售商品牛3,500頭;黃煙生產是敖家堡鄉的主導產業,年種植面積在4000畝以上,年產曬煙200多萬公斤,以量大質優聞名整個遼寧市場,是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食用菌生產是敖家堡鄉新興的又一產業,每年10萬箱段,年產10萬斤左右;養林蛙有著多年的歷史,敖家堡鄉蛙塘800餘個,年產商品30萬隻。

礦業開發是敖家堡鄉的支柱產業。私營企業清原礦業公司東立礦業公司每年產精礦粉10萬噸,年產值2600萬元,創稅600餘萬元。現仍有多處礦點需要對外招商引資辦鐵礦,還可以就地研究礦粉深加工上球團項目及上煉鐵廠。

新農村建設

敖家堡鄉敖家堡鄉
一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種養業,台溝村大型養豬專業戶達10戶、中藥材和黃煙栽種面積分別達到600畝和700畝;二是紮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新建自來水井7眼、砌石邊溝2200米、花牆500延長米,修暗渠1000延長米,建崴子大橋1座、停車場1處,並對鄉頭河提路進行硬化、綠化;三是積極開展文化下鄉活動,邀請有名氣的“大嫂表演隊”常年活躍在田間地頭,進一步豐富農民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發展生態旅遊業,是敖家堡鄉台溝村利用本村資源進行生態資源開發增加集體和村民收入的的重要舉措,並收到了良好效益。敖家堡鄉台溝村座落於清原縣敖家堡鄉西南10公里處,交通便捷,信息暢通。全村共3個自然屯,2個村民小組,98戶,446口人。台溝村行政區域面積17244畝,其中有林地面積9076.5畝,森林覆蓋率達88%,耕地面積725畝,台溝村有大小流域15條,蛙塘近百處,水資源蘊藏量十分豐富。是一個“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典型小山村。在村黨支部、村委會和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台溝人自覺保護和不斷建設生態環境,共植樹造林3000餘畝,封山育林5000畝,退耕還林800畝。進行了小流域綜合開發,種植林下參3000畝,栽植五味籽15萬棵,林下發展林蛙精養,年產商品林蛙20萬隻。農民特色種養發展迅速,2005年發展露天飼養笨雞2000隻,種植黃煙300畝,蘿蔔籽100畝,養牛300頭,特色種養大戶40餘戶,勞動力年勞務輸出120人,實現勞務經濟1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500元。

2001年縣委提出建設生態大縣的目標,在縣、鄉有關部門和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台溝村憑藉獨特的天然生態資源,發展生態旅遊業。台溝村共投資200餘萬元修建能同時容納200餘人旅遊、休閒、度假、會議、會餐等於一身的旅遊山莊,2005年接待遊客5000餘人,旅遊純收入5萬餘元。如今的台溝村已逐漸形成了生態文明、生態環境、生態經濟良性發展的局面。2006年將繼續打造生態旅遊品牌,發展壯大台溝生態旅遊業。完善旅遊山莊後期工程,開發西大頂子登高,與紅河漂流形成輻射,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為全縣旅遊業的發展推波助瀾。

黨教工作

敖家堡鄉敖家堡鄉
清原滿族自治縣敖家堡鄉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針對各支部存在的流動黨員多、年老體弱黨員多、沒有讀寫能力黨員多和活動場地少、經費少的“三多兩少”等實際問題,採取分類指導的方式,堅持“四個到位,四個保證”,確保了全鄉村級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正常開展。

“四個到位”一是學習動員到位。鄉黨委於12月17日召開了由縣委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督導組成員及10個參學支部共70餘人參加的動員大會。各支部迅速行動,於12月18日開始相繼召開了學習動員大會,有的支部已經完成四次集中學習。二是宣傳到位。各支部都能通過宣傳標語橫幅等形式搞好宣傳,使農村黨員和民眾提高對農村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認識。三是經費到位。各支部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能拿出資金購買筆、本、檔案袋光碟等學習用具,為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提供了資金保證。四是督促指導到位。鄉黨委為各參學單位分別選派了一名實職副科級以上領導任督導組長和一名工作責任心強,認真負責的督導員下村指導學習和材料歸檔等工作,為各支部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組織保證。

“四個保證”一是保證活動場地。針對有的支部活動場地小、冬季取暖有困難等問題,各支部積極採取措施進行集中學習。有的村借用國小教室集中學習,有的村黨員把自己家電視機VCD機拿出來供支部集中學習用,大大方便了支部集中學習,同時也激勵了黨員參加學習的積極性。二是保證流動黨員參加學習。各支部都建立了流動黨員檔案,確定了流動黨員幫學聯繫人。並通過書信、電話等形式及時與流動黨員聯繫,將支部學習情況轉告流動黨員。三是保證老弱病殘黨員的學習。各支部都採取了“一幫一”形式對老弱病殘黨員開展幫學。四是保證主題實踐活動有效果。在學習動員階段,各支部普遍開展了不同形式的主題實踐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