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核

這是一個新詞,意思是故事中的核心情節或細節。

簡介

故事核是故事中的核心情節或細節,是整個故事的閃光所在。

寫作方法

構思一個故事的基本情節有兩種方法:

一、先想好故事的開頭和結尾,中間就用儘可能合乎邏輯,儘可能曲折離奇的情節,把他連貫起來;

二、定好一個主題,選擇一個修辭手法(例如:倒敘、漸進、伏筆、並列等),按你心中想的方向,一步一步讓他自由發展。

這裡所說的基本情節其實就是一個籠統而模糊的構思,可以給人一種心靈上的震撼或共鳴。但這並不是具體的故事情節。

就象造船一樣,我們必須先構架出一條船的龍骨,有了龍骨才能造出船身,然後是上層建築。

那么如何把一段木頭造成龍骨呢?這就要結合上一章講到了解構理論。我們可以把一個故事分解,最後形成故事的梗概。同樣也可以施以逆向思維,把一個梗概豐富成一個故事。

引用上一章結尾處的故事梗概圖:

故事的開端-----進一步鋪墊----故事的發展---轉折----迂迴----高潮

這其實就是故事的“龍骨”,有了骨骼才能在骨頭上添加血肉,包裹皮膚,最後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

故事情節的架構說白了其實就是把上面提到的模糊而籠統的情節構思,具體轉化成一個有大體結構的骨架。這也是故事創作中最艱難的部分。

有了成熟的故事梗概,只要注意敘述手法和語言的流暢簡潔,就很容易完成一個故事。

把一個模糊的構思轉化為龍骨一樣的故事梗概的過程,便是我們通常說的“靈感”。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整個故事創作中最關鍵的一環。具體操作時,我們可以藉助紙筆。把故事按照上面鏈狀結構的方式劃出來,然後在分出旁系情節,分支情節。

有了滿意的故事龍骨後,就要做寫作規劃。結合我們在第二章提到的分段式結構。把每段所要表達內容確定下來,並預先分配好各段落字數,以便更有針對性的分配筆墨。

具體操作如下:

寫一個故事,具體龍骨如下:

故事的開端-----進一步鋪墊----故事的發展---轉折----迂迴----高潮

故事顯然要分做六個部分來表述。假設欄目要求是3500字。那么我們就應該作出如下規劃:

第一部分:故事的開端(交代故事人物,以及人物關係,甚至可以寫出相識的過程。)

此部分計畫用字為550字

第二部分:故事的鋪墊(可以是對上一部分的補充,也可以是構築懸念的開始,為故事的發展做鋪墊)

此部分計畫用字為550字

以此類推,各部分的用字均衡分部(也可以將各部分字數不均衡分配)。明確了每部分要表達的是什麼內容。哪些是主要情節,哪些是為了鋪墊而寫的次要情節。這樣便可以更好的把握節奏感和層次感。每部分其實都是一個情節,最後把各情節穿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情節曲折跌宕的完整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