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權對立與文化融合

這三個主要的特徵,在一定程度上,是金代民族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化相結合的結果。 這時期的女真皇族詩人完顏匡、完顏雍、完顏璋等的創作,體現出中原儒家文化與北方遊牧文化相融合的顯著特徵。 他們的詩歌既風格典雅、手法多樣,又保存著北方少數民族樸素、豪放的特點。

內容介紹

《政權對立與文化融合:金代中期詩壇研究》內容簡介:經過金初四朝的發展,到世宗、章宗兩朝,詩歌創作由“借才異代”進入到,“國朝文派”時期。詩壇上表現出三種審美趨向:第一是由政治、宗教、哲學因素而形成的普遍性特徵——尚自適;第二是由地理、歷史、民族因素而形成的地域性特徵——崇氣格;第三是由文化、教育、藝術因素而形成的時代性特徵——重典雅。這三個主要的特徵,在一定程度上,是金代民族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化相結合的結果。文人的仕途空間受到壓縮,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傳統的功名意識,使不少詩人又回歸到能夠慰藉心靈的精神家園——在以文繼祖的理想中,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以蔡珪、劉汲、党懷英、元德明為代表的豪傑詩人表現出氣勢豪邁、樸素磊落的鮮明的北方文化特點。隨著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朝廷形成的宴享之風,與胡漢士族的典雅生活追求融合為一,在文人們中間日益興起濃厚的士大夫生活情趣,促進了詩歌的典雅風氣。這時期的女真皇族詩人完顏匡、完顏雍、完顏璋等的創作,體現出中原儒家文化與北方遊牧文化相融合的顯著特徵。他們的詩歌既風格典雅、手法多樣,又保存著北方少數民族樸素、豪放的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