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禮儀

政務禮儀

政務禮儀是政務人員特別是國家公務員作為國家機關形象的重要代表,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應掌握並遵守的禮儀規範。主要包括修飾禮儀、行政禮儀、外事禮儀、接待禮儀及社交禮儀五個方面詳細講解等,有助於提升公務員素質。

基本信息

政務禮儀是政務人員特別是國家公務員作為國家機關形象的重要代表,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應掌握並遵守的禮儀規範。主要包括修飾禮儀、行政禮儀、外事禮儀、接待禮儀及社交禮儀五個方面詳細講解等,有助於提升公務員素質。

政務禮儀概要

政務禮儀屬於社會禮儀,但有其特定的適應範圍,即適用於從事公務活動、執行國家公務的公務員。政務禮儀具有鮮明的強制性特點,它要求公務員在執行國家公務時必須嚴格遵守。
政務禮儀政務禮儀

政務禮儀的核心是要求公務員真正自覺地恪守職責,勤於政務,廉潔奉公,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嚴格要求自己,規範自己在公務活動中的行為。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整個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效率,維護國家行政機關的形象和個人形象。每一名公務員在履行職責、執行公務時,都必須自覺地遵守政務禮儀。

政務禮儀作用

1、學習遵守政務禮儀有助於公務員增進和改善個人素質。
“不學禮,無以立”——孔子“世界上最廉價,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項特質就是禮儀。”——拿破崙“禮儀是你成功的基石。“——甘迺迪
2、學習遵守政務禮儀有助於維護國家行政機關的形象。

政務禮儀內容

政務禮儀的包含內容有很多,包括:政務著裝、妝飾、儀容禮儀辦公、會議禮儀政務調研、信訪禮儀公文、條據禮儀習俗、宗教禮儀政務迎賓、招待禮儀政務宴會禮儀政務舞會、演出禮儀礎內容。

修飾禮儀

修飾禮儀主要講公務員的儀容、儀表和儀態。
著裝禮儀
公務員的服裝應當合乎身份,莊重、樸素、大方。具體而言,注重儀表美、強調語言美、推崇行為美,是公務員所應遵守的工作禮儀的基礎內容;
(1)著裝上應符合“TPO”原則一切服飾的選擇都必須依據具體的時間(Time)、地點(Place)、場合(occasion)來確定。
(2)著裝的三色原則三色原則:即無論是西服、制服,還是休閒裝,包括上衣、褲子、襯衫、領帶、襪子、鞋子和手提包在內,全身的顏色最好是在三種之內。
(3)整潔原則
(4)男士、女士正式場合著裝及配飾男士正式場合著裝(西裝)及配飾
西裝:顏色以藏藍、黑色、深灰為最正式,雙排扣的西裝要把扣子全部繫上以示莊重,單排扣有一顆、兩顆、三顆之分,通常一顆紐扣應扣上,兩顆應扣上面那一顆,三顆紐扣應扣中間的那一顆。
襯衣:選擇白色、淺藍色為佳,袖口長於西裝袖口1-2公分。
領帶:顏色應與西裝的顏色相配或協調。正裝的領帶花色應小巧、經典,不宜誇張。襪子:應與鞋同色或與褲同色;
皮鞋:不能穿白色或其他較淺顏色的皮鞋搭配正裝。三一定律:即男人在穿西裝的時候,鞋子、腰帶和公文包應該是一個顏色,而且應當首選黑色。女士正式場合著裝(西裝)及配飾上衣:上衣講究平整挺括,較少使用飾物和花邊進行點綴,紐扣應全部繫上。
裙子:以窄裙為主,裙子應在膝蓋以上3厘米左右。裙子裡面應穿著襯裙。真皮或仿皮的西裝套裙不宜在正式場合穿著。
襯衫:以單色為最佳之選。
鞋襪:鞋子應是高跟鞋或中跟鞋。襪子應是高筒襪或連褲襪。穿一雙明顯跳紗破損的絲襪是不雅和失禮的。
五忌:忌過分炫耀。忌過分裸露。忌過分透視。忌過分短小。忌過分緊身。
(5)注重搭配穿著打扮與身份、年齡、體型等相協調。色彩選擇建議:膚色較深的人不宜選擇軍綠色、深褐色;淺色有擴張感,深色有收縮感,職業裝的上下裝應有平衡感。職業女性建議常備著裝:白襯衣、黑色直筒褲、黑色西裙等,可與各種時尚、鮮艷的色彩搭配與組合。
(6)髮型設計及頭髮、身體的護理髮型:公務人員的髮型應自然、簡潔,不過分誇張、怪異,發色自然,符合傳統的標準;頭髮:清潔健康、有光澤,氣味清新;
儀態舉止
一、站姿、坐姿、走路、下蹲的姿勢
站姿禮儀站姿禮儀

站姿:正確的站姿是抬頭、目視前方、挺胸直腰、肩平、雙臂自然下垂、收腹、雙腿併攏直立、腳尖分呈V字型、身體重心放到兩腳中間;也可兩腳分開,比肩略窄,將雙手合起,放在腹前或腹後。
坐姿:入座時要輕,至少要坐滿椅子的2/3,後背輕靠椅背,雙膝自然併攏(男性可略分開)。身體稍向前傾,則表示尊重和謙虛。[男]可將雙腿分開略向前伸,如長時間端坐,可雙腿交叉重疊,但要注意將上面的腿向回收,腳尖向下;[女]入座前應先將裙角向前收攏,兩腿併攏,雙腳同時向左或向右放,兩手疊放於左右腿上。如長時間端坐可將兩腿交叉重疊,但要注意上面的腿向回收,腳尖向下。
走姿:在站姿的基礎上,雙手自然前後擺動。蹲姿: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兩腿向下蹲,前腳全著地,小腿基本垂直於地面後腿跟提起,腳掌著地,臀部向下。
二、眼神與微笑
如何與對方進行目光交流
與陌生人或異性初次交往時,可將目光放在鼻樑上,眼神較自然;
對於上級或是你很尊敬的人,可將目光放在兩眼上端的額頭上,有略微仰視的效果;
較熟悉的的老朋友,目光自然、不必拘束。
微笑:人與人相識,第一印象往往是在前幾秒鐘形成的,而要改變它,卻需付出很長時間的努力。良好的第一印象來源於人的儀表談吐,但更重要的是取決於他的表情。微笑則是表情中最能賦予人好感,增加友善和溝通,愉悅心情的表現方式。一個對你微笑的人,必能體現出他的熱情、修養和他的魅力,從而得到人的信任和尊重。微笑的標準:露出上面的六顆牙齒。

日常辦公禮儀

電話禮儀
打電話:時間適宜:擇時通話,8時到18時之間為公務電話時間,儘量在這一時間段內處理好各種公事公務。通話時間長度要控制在三分鐘左右。
電話禮儀電話禮儀

內容簡練,語言規範,文明禮貌:通話語言要規範,第一句問候,第二句自報家門;要直言主題,簡明扼要,打電話前要打好腹稿,做到長話短說,不說廢話,沒話別說;要秉行尊敬對方的意念;嘴與話筒之間要保持大約三厘米左右的距離,語音語調要讓對方感覺親切;
打電話時,如果發生掉線、中斷等情況,應由打電話方重新打並道歉。
接電話:電話鈴響在三聲之內接起。鈴響不過三聲;電話旁邊準備好紙筆進行記錄。確認記錄下的時間、地點、對象和事件等重要事項;
所謂5W1H原則是指①When何時②Who何人③Where何地④What何事⑤Why為什麼⑥HOW如何進行。若要找的人不在,要先說不在;掛電話:地位高都先掛。
匯報工作禮儀
匯報方式:口頭匯報、書面匯報和電話匯報。
匯報前:匯報的內容需要充分準備。主題專一、客觀公正、有備而至、備有提綱;
匯報時:匯報者要遵守約定、謙虛謹慎、表現大方、尊重對方。
再次,要懂得政務接待禮儀。
接待工作的原則和注意事項:對等對應原則;接待中應注意平衡(平等)原則;重要客人的接待(VIP迎賓)。
介紹禮儀:基本原則,地位高者有優先知情權;介紹內容包括單位、職務、姓名和來訪事項,提供儘可能多的被介紹人的信息。被介紹人有多位,應先介紹職位高者,後介紹職位低者。要注意禁忌。
握手禮儀

握手,是見面時最常見的禮儀。因為不懂握手的規則而遭遇尷尬的場面,是誰也不願意遇到的。行握手禮是一個並不複雜卻十分微妙的問題。作為一個細節性的禮儀動作,做得好,它好像沒有什麼顯著的積極效果;做得不好,它卻能突兀地顯示出負面效果。握手握得正確與否,主要看動作是否符合下列要點;
握手禮儀握手禮儀

掌握握手的時機
(1)遇到久未謀面的熟人時;
(2)在比較正式的場合與相識之人道別時。
(3)自己作為東道主迎送客人時。
(4)向客戶辭行時。
(5)被介紹給不相識者時。
(6)在外面偶遇同事、朋友、客戶或上司時。
(7)感謝他人的支持、鼓勵或幫助時。
(8)向他人或他人向自己表示恭喜、祝賀時。
(9)應邀參與社交活動見東道主時。
(10)對他人表示理解、支持、肯定時,要握手,以示真心實意。
(11)在他人遭遇挫折或不幸而表示慰問、支持時。
(12)向他人或他人向自己贈送禮品或頒發獎品時。
下面情況不宜握的:對方手部有傷。對方手裡拿著較重的東西。對方忙著別的事,如打電話、用餐、主持會議、與他人交談等等。對方與自己距離較遠。所處環境不適合握手。了解握手的次序在正式場合,握手時伸手的先後次序主要取決於職位、身份。在社交、休閒場合,則主要取決於年紀、性別、婚否。
(1)職業、身份高者與職位、身份低者握手,應由職位、身份高者首先伸出手來。
(2)女士與男士握手,應由女士首先伸出手來。
(3)已婚者與未婚者握手,就由已婚者首先伸出手來。
(4)年長者與年幼者握手,應由年長者首先伸出手來。
(5)長輩與晚輩握手,應由長輩首先伸出手來。
(6)社交場合的先到者與後來者握手,應由先到者首先伸出手來。
(7)主人應先伸出手來,與到訪的客人相握。
(8)客人告辭時,應首先伸出手來與主人相握。提醒您握手時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應當由誰先伸出手來。
掌握握手的動作要領
(1)與人握手時應面含笑意,注視對方雙眼。神態要專注、熱情、友好而自然。口中的問候,也是必不可少的。
(2)不要遲遲不握他人早已伸出的手,不要一邊握手一邊東張西望,或忙於跟其他人打招呼。
(3)向他人行握手禮時起身站立,以示對對方的尊重。
(4)握手時雙方彼此之間的最佳距離為1米左右。距離過大,顯得旬是一方冷落一方;距離過小,手臂難以伸直,也不太雅觀。
(5)雙方將要相握的手各向側下方伸出,伸直相握後形成一人直角。
(6)與人握手不可以不用力,否則會使對方感到缺乏熱忱與朝氣;同樣不可以拚命用力,否則會有挑釁的意味。
(7)握手的時間不宜過短,也不宜過長,握手的全部時間應在3秒內。時間過短,會顯得敷衍;時間過長,尤其是和異性握手,則可能會被懷疑為居心不良。
乘車禮儀
乘坐轎車時,通常有兩種情況:
當駕駛者為司機時,要遵循右為上,後為上,左為下,前為下的規則。根據排數與座位數的不同,其尊卑的位置就不同。當駕駛者為主人時,要遵循右為上,前為上,左為下,後為下的規則。根據排數與座位數的不同,其尊卑的位置就不同。客人坐哪哪就是上座。
5、客人的引導與電梯乘坐
基本原則:把安全和方便讓給客人樓道“兩人行,右為尊,三人行,中為上”。
給客人帶路時,引導人員應在客人的左前方1米到1.5米處;在路上走時,把靠牆或靠路邊的一方讓給客人或上級。
樓梯:上樓時,女士該不該先上?上樓時男士先上,女士右側行走,下樓時女士先下。電梯伴隨客人或長輩來到電梯門前時:當電梯有人看管時,後入先出;當電梯無人看管時,先入後出。進入電梯後,按下客人或長輩要去的樓層按鈕。站成“N”字形,愈靠內側,是愈最尊貴的位置。
到達目的樓層:一手按住“開門”按鈕,另一手並做出請出動作,可說:“到了,您先請”。客人走出電梯後,自己立刻步出電梯,並熱誠地引導行進的方向。
會議禮儀
組織會議的禮儀
(1)大型會議的分工會議總負責人
(2)小型會議自由擇座
大型會議
(1)主席台排座其一,主席團排座。國內目前排定主席團位次的
基本規則有三:一是前排高於後排,二是中央高於兩側,三是左側高於右側。

其二,主持人座席。其具體位置之所在有三種方式可供選擇:一是居於前排正中央;二是居於前排的兩側;三是按其具體身份排座,但不宜令其就座於後排。其三,發言者席位。發言席的常規位置有二,一是主席台的正前方,二是主席台的右前方。
(2)民眾席排座自由式擇座會議參加者禮儀會議參加者應衣著整潔,儀表大方,準時入場,進出有序,依會議安排落座,開會時應認真聽講,不要私下小聲說話或交頭接耳,發言人發言結束時,應鼓掌致意,中途退場應輕手輕腳,不影響他人。
政務合影禮儀

國內合影時的排位一般講究“居前為上,居中為上,以左為上”。具體來看,習慣做法通常是主方人員居右,客方人員居左,即“以左為尊”。按單位就座面門設座依景設座秘書、宣傳組會務組安全保衛組涉外合影的排位。在涉外場合合影時,應遵守國際慣例,宜令主人居中,主賓居右,令雙方人員分主左賓右依次排開。簡言之,就是講究以右為上。
宴請禮儀
(1)宴請的安排在宴請的安排中,主要考慮三個重要環節:即選擇菜品、確定用餐形式、安排座次。選擇菜品。要體現當地或民族特色、地方風味、時令鮮蔬,飯店拿手和客人喜愛的菜餚,注意禁忌。確定就餐形式。(中餐、西餐、自助餐)。
安排座次:正式宴會開始前的準備工作之一就是要安排席位。西餐座次安排和中餐有很大不同。情況不同,座次也有不同的,下面就中西餐餐桌座次安排作一番了解。中餐宴席座次安排細則中餐的席位排列,關係到來賓的身份和主人給予對方的禮遇,所以是一項重要的內容。中餐席位的排列,在不同情況下,有一定的差異。可以分為桌次排列和位次排列兩方面。
禮品饋贈禮儀
禮儀的選擇饋贈禮品要因人而異,因人與人的關係及其遠近程度而異,因人的興趣和愛好而異。如不了解對方的愛好,可贈有本單位特色或當地特色的紀念品,但要精美,突出紀念性。送花要使交往對象愉快地接受饋贈,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即便是你在饋贈原則指導之下選擇了禮品,如果不講究贈禮的藝術和禮儀,也很難使饋贈成為社會交往的手段,甚至會適得其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