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驢跡盜

巡司?⑥至,疑其詐,兼以驢收之詣府。 ”盜者聞之,欣然出視,遂擒之。 ”詐欺犯聽說,高興地出來看驢,於是他被捉住了。

原文

慕容彥超?②素有鉤距?③。兗州有盜者,詐為大官從人,跨驢於衢中,市?④羅?⑤ 十餘匹,價值既定,引物主詣一宅門,以驢付之,曰:“此本宅使,汝且在此,吾為汝上白 於主以請值。”物主許之。既而聲跡悄然,物主怒其不出,叩門呼之,則空宅也,於是連叫 “賊 ! ”。巡司?⑥至,疑其詐,兼以驢收之詣府。
彥超憫之,且曰:“勿憂,吾為汝擒此賊 ! ”乃留物主府中,復戒廄卒?⑦高系其驢, 通宵不與水草。然後密召親信者,牽於通衢?⑧中放之,且曰:“此盜者之驢耳,自昨日不 與水草,其饑渴者甚矣,放之必奔歸家,但可躡蹤?⑨而觀之,盜無不獲也。”親信者如其 言隨之,其驢果入一小巷,轉數曲?,忽有兒戲於門側,視其驢,連呼曰:“ 驢歸 ! 驢歸 ! ”盜者聞之,欣然出視,遂擒之。

譯文

慕容彥超平素有偵察破案的辦法。兗州有個詐欺犯冒充大官的隨從人員,騎驢在大街上 ,買了綾羅十幾匹,講好了價錢,領著貨主到一個大宅院,把驢交給他說:“我是這個宅院 的傭人,你暫且在這兒等候,我去報告主人給你付貨款。”貨主同意了。很久不見人出來, 貨主著急生氣,敲門叫人,原來是座空宅,於是連聲大叫“賊 ! ”巡邏人員趕來,懷疑他扯 謊,就連驢一起帶到官府。
彥超很同情他,就說:“不要發愁,我替你捉拿這個賊人 ! ”留貨主住下,又告訴馬把驢頭高高吊起,整夜不給水草。然後暗中召親信,叫他把驢牽到大街放走,並且說:“這 是詐欺犯的驢,從昨天起沒有餵它水草,已經非常饑渴,放走後它必然奔回主人家中。你可 以輕輕地跟在後邊觀察,一定可以獲得賊人 ! ”親信按照指示緊跟驢後。這驢走進一條小胡 同,轉了幾道彎,有一個小孩在門外玩耍,看見驢,連聲喊叫:“驢回來了 ! 驢回來了 ! ”詐欺犯聽說,高興地出來看驢,於是他被捉住了。

注釋

① 《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監修,共一百五十卷,記載梁、唐、晉、漢、周五代史 事。本篇選自《舊五代史·慕容彥超傳》注。
② 慕容彥超——五代時後周將軍,曾任兗州 ( 今山東滋陽 ) 節度使,後叛周兵敗自殺。
③ 鉤距——偵察破案的方法。
④ 市——買物。
⑤ 羅——絲織品。
⑥ 巡司——巡邏人員。
⑦ 廄卒——馬夫。廄音就 ( jiù ) ,馬棚,泛指牲口棚。
⑧ 通衢——大路、大街。
⑨ 躡蹤——跟蹤。躡音聶 ( niè ) ,放輕腳步。
⑩ 轉數曲——拐了幾道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