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遺傳學

放射遺傳學,是放射醫學分支學科之一。

放射醫學分支之一。專門研究放射能對生物遺傳和變異影響的學科。其目的在於闡明電離輻射誘發基因突變等的規律和原理,防止輻射的危害,並可利用其規律和原理選育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又稱輻射遺傳學。

套用

感染階段)噬菌體侵染寄主細胞的第一步是“吸附”,即噬菌體的尾部附著在細菌的細胞壁上,然後進行“侵入。先通過溶菌酶的作用在細菌的細胞壁上打開一個缺口,尾鞘像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的作用一樣收縮,露出尾軸,伸入細胞壁內,如同注射器的注射動作,噬菌體只把頭部的DNA注入細菌的細胞內,其蛋白質外殼留在壁外,不參與增殖過程。

(增殖階段)噬菌體DNA進入細菌細胞後,會引起一系列的變化:細菌的DNA合成停止,酶的合成也受到阻抑,噬菌體逐漸控制了細胞的代謝。噬菌體巧妙地利用寄主(細菌)細胞的“機器”,大量地複製子代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並形成完整的噬菌體顆粒。噬菌體的形成是藉助於細菌細胞的代謝機構,由本身的核酸物質操縱的。據觀察,當噬菌體侵入細菌細胞後,細菌的細胞質里很快便充滿了DNA細絲,10min左右開始出現完整的多角形頭部結構。噬菌體成熟時,這些DNA高分子聚縮成多角體,頭部蛋白質通過排列和結晶過程,把多角形DNA聚縮體包圍,然後頭部和尾部相互吻合,組裝成一個完整的子代噬菌體。

(成熟階段)噬菌體成熟後,在潛伏後期,溶解寄主細胞壁的溶菌酶逐漸增加,促使細胞裂解,從而釋放出子代噬菌體。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培養的感染細胞,可以直接看到細胞的裂解現象。T2噬菌體在37℃下大約只需40min就可以產生100~300個子代噬菌體。子代噬菌體釋放出來後,又去侵染鄰近的細菌細胞,產生子二代噬菌體。

怎樣知道噬菌體注入細菌內部的物質只是DNA呢這主要是通過同位素的標記實驗知道的。1952年赫爾希(A.D.Hershey,1908c)和蔡斯(M.Chase)把宿主細菌分別培養在含有35S(表示同位素)和32P的培養基中,宿主細菌在生長過程中,就分別被35S和32P所標記。然後,赫爾希等人用T2噬菌體分別去侵染被35S和32P標記的細菌。噬菌體在細菌細胞內增殖,裂解後釋放出很多子代噬菌體,在這些子代噬菌體中,前者被35S所標記,後者被32P所標記。

同位素標記實驗的第二步,是用被35S和32P標記的噬菌體分別去侵染未標記的細菌,然後測定宿主細胞的同位素標記當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時,測定結果顯示,宿主細胞內很少有同位素標記,而大多數35S標記的噬菌體蛋白質附著在宿主細胞的外面當用32P標記的噬菌體感染細菌時,測定結果顯示宿主細胞的外面的噬菌體外殼中很少有放射性同位素32P,而大多數放射性同位素32P在宿主細胞內。以上實驗表明,噬菌體在侵染細菌時,進入細菌內的主要是DNA,而大多數蛋白質在細菌的外面。可見,在噬菌體的生活史中,只有DNA是在親代和子代之間具有連續性的物質。因此,DNA是遺傳物質。

論文

隨著原子能事業的迅猛發展,在它作為強大的能源造福於人類的同時,也使人類面臨著遭受電離輻射損傷的危險。顯然,從生物學方面尋找靈敏而可靠的輻射損傷指標,對輻射防護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十年來,通過對電離輻射下染色體畸變的研究而發展起來的人體放射細胞遺傳學(humanradiationcytogenetics)為此開闢了一個新途徑。利用人體外周血液白細胞的體外培養。

新技術的套用隨著原子能事業的迅猛發展,在它作為強大(一)人體外周血液體外培養方法的建立的能源造福於人類的同時,也使人類面臨著遭受凡是在正常情況下或經過某種處理之後能進電離輻射損傷的危險。顯然,從生物學方面尋找行增殖的細胞或組織,均可用於染色體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