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歷史的108個科學預言

逃離地球,人類不可迴避的未來 人,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30年後,它真的會來嗎?

20世紀20年代,美國科幻文學作家雨果·根斯巴克在他的科學幻想小說中預言700多年以後,人們可以坐在自己家裡欣賞6千米以外國家劇院的演出。10多年後,電視就誕生了,根斯巴克的預言完全得以實現。這些預言可不是隨隨便便的戲言,而是人們期待更高的速度、更廣闊的空間以及許多更為不可想像的事物的表現,是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將給人類生活帶來的顯著變化進行的預測。該書選取了108例改變人類歷史、影響人類生活的科學預言獻給少年兒童,它將給孩子們插上想像的翅膀,帶他們遨遊奇妙的未來世界,激勵他們為了實現夢想而不斷探索。

書名

書名:改變歷史的108個科學預言
作者:
出版社: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原價:22.80
出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535348609
字數:185000
印數:
版次:
開本:

編輯推薦

這裡有對未來的大膽預測,有對前人預言的科學總結。這些預言可不是隨隨便便的戲言,而是人們期待更高的速度、更廣闊的空間以及許多更為不可想像的事物的表現,是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將給人類生活帶來的顯著變化進行的預測。
打開本書,你會發現科學技術的發展,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

圖書目錄

目錄
身體器官不好使了嗎?換一個吧
核聚變,打開日不落能源寶庫的阿里巴巴
海水淡化,解決世界缺水問題的金鑰匙
最早利用石油的石油大國會出現“油荒”嗎
浩瀚宇宙,地球的兄弟在何方
逃離地球,人類不可迴避的未來
想拍就拍的數位相機,今天你用了嗎
21世紀,汽車我只要電動的
電視,繪聲繪影的神奇魔方
在沒有它之前,你相信你的聲音能傳到千里之外嗎
時間旅行?回到過去?這是真的嗎
請看,這是我的衛星
量子計算機,計算機中的Super Man
沒有什麼不可能,塑膠也能導電了
除了它,誰還能不眠不休地工作
納米技術,通往介觀世界之路
20年後,讓我們“穿”著電腦去逛街
藍牙技術,連線的終結者
Internet,世間萬象,盡入其中
“地心一週遊”,即將啟程
塑膠,千般變化造就萬般用途
未來戰士,高科技造
想用雷達和紅外線看見我,沒門
後患無窮的世界末日武器
失能武器,未來戰爭的溫柔殺手
戰爭,矛與盾永遠的較量
徽電子技術,未來武器強大的“心”
風雨雷電,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李四光,新中國石油工業的開路人
“數字地球”,人類認識地球的新手段
事實證明,“電晶體數量每18個月翻一番”,這是正確的
活在當下,體驗未來,這就是數字家庭巨大的魅力
人,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當地球上只剩下人類,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孟德爾:揭開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秘密
愛因斯坦:如果蜜蜂消失了,人類生存的時間就可能只有幾年了
生物柴油,能源匱乏世界裡的希望
抓不住的光,你到底是什麼
萬戶,世界“火箭運載”第一人
哈雷,以睿智的目光發現了76年輪迴的足跡
海王星,算出來的第八行星
眾說紛紜的地球起源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會永遠生活在搖籃里
黑洞,宇宙中的絕對墨唁
站在世界的對立面,反物質與暗物質
毛粒子”,哲學與科技的完美結合
人類的地球印象:從蛋清到鴨梨
小心,我們腳下的土地在漂移
2017年,再現嫦娥登月
相信嗎?宇宙像麵包一樣在膨脹
太陽還能活多少年
相對論,改變人婁認識的巨六成就
老天爺在想什麼?看看天氣預報吧
溫室效應下的地球,我們未來必須生活在水裡嗎
不需要能源的機器,有這么好的東西嗎
數學王冠上的明珠,中國人搞得
機器人VS機器人,未來的戰爭模式
天戰,戰爭舞台的新角色
十年內,人造蒼蠅將飛舞在太空中
愛車族看過來,未來的汽車什麼樣
陶瓷將成為現代軍事技術重要材料
未來能源,可以燃燒的冰
雜交水稻,解決我國糧食問題的成功途徑
當導體沒有電阻,會發生什麼
海底之花,我們不能失去你
廢物回收利用,垃圾的點石成金之道
精神永生,超級計算機實現
想想看,五十萬年後的人類什麼樣
語音翻譯系統,實現人類語言“全球通”
克隆技術,孫悟空毫毛現代版
你想列印一次自己嗎
治不了它,那就餓死它
輕輕一按,美味盡在舉手之勞間
人造超人,越走越近
你家微波爐的IP位址是多少
“電子器官”,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我們的世界
不久的未來,請將電腦裝到瓶子裡
虛擬現實,人人都能當“先知”
30年後,它真的會來嗎?要是來了,我們怎么辦
網路汽車,在人性化道路上越走越遠
火星人,有嗎
21世紀,我們去“耕海”
150年後,讓我們住在火星上
“海下綠洲”,海底的空間站
行動吧,開發人類最後的邊疆
籍著太陽的光芒,讓我們在字宙中任意翱翔
未來,我們住在空中之城
人多力量大?人多問題大
地球上的旅遊都游遍了?到太空一游吧
會自動行使的汽車,2020年停在你的車庫裡
未來的IT會怎樣?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創造未來
相信么?海浪中可開發利用能源竟有25億千瓦
氣候突變,離我們並不遙遠
萬物皆有兩面,反重力即將浮出水面
站在一群巨人肩上的科學,未來學
美國學者預測:未來30年,不平靜的30年
想成為能在水中自由呼吸的美人魚嗎
歡迎乘坐天梯,目的地是太空
所有的原子突然聚集在一種儘可能低的能量狀態究竟要“乾”什麼
什麼是經濟學家最喜歡的食品
是什麼讓春天失去了聲音
未來100年,冬天變暖,夏天更熱
不久的將來,請向空難說再見
飛行在大氣層邊緣,北京到廣州只需半小時
20年後,聽聽外星人在說什麼
納米科技,洞悉原子世界的武器
二十年後,能長生不老
在茫茫宇宙中,外星文明存在嗎

書摘與插圖

書摘與插圖
身體器官不好使了嗎?換一個吧
科學家預言人體器官商店將出現
十年後的某一天,一位老人被告之他的心臟正在急速衰竭,需要更換左心室。主治醫師將他健康的心臟細胞組織切片送到一家組織實驗室——人造器官工廠。研究人員利用組織切片和特殊聚合物製造出代用的左心室。三個月後,代用左心室被冷凍、包裝並送往醫院。醫生將代用品換到老人的體內。由於代用品是用老人自己的細胞組織培養出來的,手術之後自然不會發生任何排斥反應,老人的生命因此而得到延續。
目前,許多商業及學術研究組織正在利用從胚胎或病人身體上取下的細胞組織,輔以特殊的生物材料,培養活體組織或器官。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利用組織工程製成的人體器官:皮膚、骨骸、軟骨等。雖然這些離製造完整的器官還有很長一段路,但畢竟證明了人造器官概念的可行性。
製造整體器官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絕大多數器官需要自己的脈管系統,也就是血管網,來獲取所需養料並實現器官應有的功能。因此,研究人員在製造完整器官之前必須解決如何製造血管這一難題。
200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生物醫藥專家Robert Langer和Laura Niklason用少量從家豬體內提取的細胞製成了一條完整的血管,這是此領域內的一項重大突破。Niklason從一頭6個月大的家豬身上提取少量頸動脈組織切片;然後,將平滑的動脈細胞從切片中分離出來並用這些血管細胞覆蓋在用可降解聚合物製成的管狀框架之外;之後,Niklason將每條新制的血管放在各自的培養皿中,這些培養皿稱作生物反應器。在反應器上安裝一個微型泵並把它與新製成的人造血管相連。微型泵可以像人的心臟一樣有規律地跳動。微型泵的脈衝作用可使動脈細胞向管狀框架內移動,從而將聚合體細微部分包裹起來,這會使人造血管更加結實。在這種脈衝環境中培養幾個星期後,血管內壁便生長出內壁細胞—_許多器官組織內部細長而扁平的細胞,再繼續培養若干天后就可以得到一條完整的血管。
相關連結
人工合成的血管
人工合成的血管可以像真的血管一樣工作。研究人員將這種人造血管移植到家豬大腿主動脈上,在幾周內該血管一直保持開放並且未發生血液凝結。新的動脈血管對心臟血管替代手術來說可謂天賜之物。但要建造更為複雜的器官需要最細的血管——毛細血管。這意味著組織工程要達到微米級。這對當今普通的製造技術來說是一大難題。研究人員計畫使用晶片製造中使用的光刻技術來建造毛細血管,德雷珀實驗室微型製造系統的物理學家、Jeff Borerlstein發現最細的毛細血管直徑大約為10微米。而他日常所接觸的是大小只有線寬1微米的晶片。他認為憑著現有的技術完全有可能製成人造毛細血管。研究小組在手掌大小的矽片上蝕刻出毛細血管狀相互交織的網狀結構。在起初的實驗中他們在矽片表面覆蓋上從老鼠身上提取的內皮細胞,內皮細胞會沿著蝕刻出的網狀結構生長,最終可以形成能傳送液體的毛細血管。
核聚變,打開日不落能源寶庫的阿里巴巴
日不落能源:下一代核能
自從第一次能源危機以來,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節能技術,但是人類目前可利用的能源資源畢竟有限,主要能源將在未來幾十年至一百多年的時間內枯竭。今後幾十年里,世界各國為爭奪石油資源將不可避免發生國家間的衝突乃至戰爭,伊拉克戰爭就是爭奪石油資源最好的例子。同時傳統能源還會帶來環境問題,如溫室氣體的增加可引起氣候變化等。
而核電站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核燃料埋藏處理等終究會給人類來帶來隱患。
最初,劍橋卡文迪許實驗室的英國化學家和物理學家阿斯頓,在用自己創製的攝譜儀從事同位素研究時發現,氦一4質量比組成氦的4個氫原子質量之和大約小1%左右。1929年,英國的阿特金森和奧地利的奧特斯曼聯合撰文,證明氫原子聚變為氦的可能性,並認為太陽的光與熱皆源自這種輕核聚變反應。
隨後的研究證實,太陽發出的能量來自組成太陽的無數的氫原子核。在太陽中心的超高溫和超高壓下,這些氫原子核相互作用,發生核聚變,結合成較重的氦原子核,同時釋放出巨量的光和熱。於是,科學家構想,如果實現人工控制下氫元素的核聚變反應即受控熱核反應,那么在地球上同樣可以創造出一個個具有不竭能量的人造太陽。
熱核聚變所用的重要核燃料是氘。一座100萬千瓦的核聚變電站,每年耗氘量只需304千克。據測,每1升海水中含30毫克氘,30毫克氘聚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300升汽油,就是說,“1升海水約等於300升汽油”。地球上海水中有45萬億噸氘,足夠人類使用60億年。
更為可貴的是核聚變反應中幾乎不存在放射性污染,無需擔憂失控,不會發生爆炸,是一種真正清潔、成本低廉和安全可靠的新能源。
其實,人類早已實現了氘氚核聚變——氫彈爆炸,但那種不可控制的瞬間能量釋放只會給人類帶來災難,而馴服核能,使核聚變在人為控制下為人類服務卻是件異常艱難的事。時至今日,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受控核聚變實現之日才是我們真正擺脫能源危機之時。
相關連結
挑戰終極能源的ITER
2004年。由中國、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韓國參加的國際熱核反應堆合作計畫(ITER)再次引起了人們的興趣。這個被稱為人造太陽的熱核反應堆,不僅因為1.3萬億日元的巨大投資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更因為如能在未來50年內研發成功,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目前世界能源格局。使人類今後將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
ITER是少數大型國際合作項目之一,也是通過國際合作為人類造福的嘗試。希望通過有關各國的努力,能為人類的未來帶來希望,為世界帶來曙光。用我們人類自己的太陽照亮未來之路。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