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造紙術

造紙術

的改良者為東漢和帝時中常侍蔡倫(62-121)。蔡倫桂陽(今湖南彬州)人,曾任主管御用器物的尚方令。他利用樹皮、麻頭、破布、魚網,經過挫、搗、抄、烘等一系列工藝加工,造成了紙,於永元十七年(105年)獻給和帝。他造的紙稱「蔡侯紙」。但在東漢、三國時期,紙並未普遍使用,人們的書寫材料仍以簡牘縑帛為主。到了晉朝,造紙術傳到長江流域,那裡有豐富的造紙原料,也產生了較好的紙張,才得普遍推廣。晉人盛行抄書、藏書就是得益於用紙的普及。

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中國人民的驕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