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口

改口

民間婚俗,新媳婦下轎或下車叫男方母親一聲媽,得婆婆一個紅包,俗稱改口錢。此俗延續至今。明 沈德符《野獲編·言事·一人先忠後佞》:“二人富貴薰心,改口逢世,又諉其責於父師,真悖逆之尤。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原來不是本地,是徽州新安縣人氏,姓陳名商,小名叫做大喜哥,後來改口呼為大郎。《東周列國志》第四回:“共叔領命,遂往京城居住。開府之日,西鄙、北鄙之宰,俱來稱賀。清 李漁 《意中緣·返棹》:“他們當初假粧圈套,你不得不叫我夫人。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改口 gǎikǒu①[withdraw or modify one's previous remark;correct oneself] 改變原來的說法他意識到形勢不妙,趕緊改口死不改口。② 民間婚俗,新媳婦下轎或下車叫男方母親一聲媽,得婆婆一個紅包,俗稱改口錢。此俗延續至今。

詳細解釋

解釋:改變原先說話的內容或語氣。

舉例:

明 沈德符《野獲編·言事·一人先忠後佞》:“二人富貴薰心,改口逢世,又諉其責於父師,真悖逆之尤。”

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原來不是本地,是徽州新安縣人氏,姓陳名商,小名叫做大喜哥,後來改口呼為大郎。”

《東周列國志》第四回:“共叔領命,遂往京城居住。自此國人改口,俱稱為京城太叔。開府之日,西鄙、北鄙之宰,俱來稱賀。”

清 李漁 《意中緣·返棹》:“他們當初假粧圈套,你不得不叫我夫人。後來身在異鄉,又不便改口。”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溫敦:(改口)呼韓邪單于已經知道了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