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州

攸州

攸水源出江西省蓮花縣武功山,流入湖南省境內,向南流至攸縣匯入洣水 ,一名伯水,古名攸溪,攸縣之名以此。攸縣漢置,梁陳間改叫攸水縣,隋省,唐復置攸縣,故城在今湖南攸縣網嶺鎮羅家坪村,五代梁時徙今治 ,元元貞元年(1295),攸縣人口逾萬戶,按當時制度規定升格為州,稱攸州,屬天臨路。明洪武二年(1369),撤攸州為攸縣,屬長沙府。清屬湖南長沙府,解放後攸縣被劃入株洲市管轄。與攸縣相鄰的縣,東部是蓮花縣、東南部是茶陵縣、南部是安仁縣、西部是衡東縣、北部是醴陵市。

基本信息

由來

攸縣位於紅線北部 攸縣位於紅線北部

攸水源出江西蓮花縣武功山,流入湖南境,向南流至攸縣匯入洣水 ,一名伯水,古名攸溪,修縣之名以此。攸縣漢置,梁陳間改曰攸水,隋省,唐復置攸縣,故城在今湖南攸縣東,五代梁時徙今治 ,元元貞元年(1295),攸縣人口逾萬戶,按當時制度規定升格為州,稱攸州,屬天臨路。

明洪武二年(1369),改攸州為攸縣,屬長沙府。

清屬湖南長沙府,解放後攸縣被劃入株洲市管轄。

攸縣經過不斷的發展,面貌已日新月異,‘十三五’期間,攸縣將脫胎換骨,完成撤縣建市,屆時將成為‘攸州市’,讓我們一起來期待吧!

攸州人已經在百度貼吧開通了“攸州人”貼吧, 可以加強攸州人的相互交流和提示攸州人的形象。

地理位置

攸縣位於湘東南部,羅霄山脈中段,東臨江西萍鄉、蓮花,南通粵廣,西屏衡岳,北達株洲、長沙,素有“沿海的內地,內陸的前沿”之稱,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攸縣居兩省四市交匯之所,轄20個鄉鎮、533個村社區,總面積2664平方公里,總人口76.9萬,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全省排名第8位。
攸縣地處湖南省東部中間,北抵株洲、長沙,南連郴州、廣東,西屏衡陽、衡東,東鄰江西吉安,位於株洲、衡陽、郴州三市經濟交匯中心,具有獨特的區位優,中外馳名的遊覽勝地井岡山,全縣轄20個鄉鎮,總面積2648平方公里,總人口81萬,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交通物產

攸縣交通便利,是資源豐富的大縣。攸縣縣內水陸交通並濟,公路交錯縱橫,醴茶鐵路、吉衡鐵路、106國道、平汝高速公路縱貫全境,北通320國道,西與107國道、京港澳高速公路相連,運輸極為方便。境內氣候溫和,農業物產品種繁多,是全國商品瘦肉豬、商品糧、速生豐產林和油茶生產基地縣;地下礦產資源富集,已查明的礦藏品種20餘種,其中以煤、鐵礦石、玄武岩、花崗岩、石灰石居多,煤炭儲量在3億噸以上, 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全縣擁有勞動力40萬人以上,有18萬人常年在外經商務工,“攸縣的士”成為湖南省十大勞務經濟品牌之首。

風景名勝

攸縣山川秀麗,是風景迷人的明珠。攸縣山川秀麗,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獨特,有“鸞山配鳳嶺,金水繞銀坑”的美譽。尤其是酒埠江風景區,集山湖、溶洞、地熱資源於一體

社會經濟

攸縣經濟活躍,是發展提速的熱土。攸縣工農業發達,商貿繁榮,經濟活躍,歷來是湘東南經濟交流中心。1997年成為湖南省第一批小康縣,2000年被更為湖南省五個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試點縣之一。以做大做強工業經濟為目標 ,突出產業發展、園區建設、農產品開發、旅遊開發四大重點,著力實施民營經濟領跑戰略,全力推進“三化”進程,初步形成了以資源採掘加工、建築建材、化工為支柱的20多個產業門類,建設了攸州工業園等一批工業園區。2015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342.5億億元,人均GDP達到39427元,縣域經濟綜合實力躋身湖南省第8名。

傑出代表

譚震林(1902—1983),漢族,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1902年出生於湖南省攸縣城關鎮一個普通工人家庭,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3年9月30日在北京逝世。

胡庶華(1886-1968)生於湖南攸縣城關鎮一個教師世家,17歲參加科舉考試中秀才同時又考入湖南私立明德學校,1911年京師譯學館德文班肄業。1913年考取公費留學德國,先後入柏林礦科和工科大學,1920年獲鐵冶金博士學位。1922年回國,擁護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為中國國民黨早期黨員。後歷任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教授、事務主任,武昌大學教授、代校長,江蘇省教育廳廳長,上海鋼鐵廠、漢陽兵工廠廠長。1928年任國民政府農礦部農民司、農林司司長。1929年後任同濟大學、重慶大學、西北聯合大學校長,立法院第二屆立法委員,第三、四屆參政會參政員,國民黨中央訓練團教授委員、六屆中央監委,三青團中央;團部副書記長。1932年、1940年、1944年 三次任 湖南大學 校長。1935年8月至1938年7月出任重慶大學校長。 擁護國共合作,主張團結抗日。1947年參加中共地下組織領導的湖南大學學生反內戰遊行。1949年赴香港,發表聲明表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建設新中國而共同努力。被開除國民黨黨籍,並遭通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北京鋼鐵學院教授兼圖書館館長。是全國政協第二至四屆委員。從事冶金學的教學和研究。著有《鐵冶金學》、《冶金工程》、《中國戰時資源問題》、《鋼鐵工業》等。素以廉潔的操守、熱烈的心腸和幹練的才學而著稱。1968年6月17日逝世,享年82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