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班族

擠班族

擠班族是指那些靠乘坐擁擠的交通工具上下班,並且上下班所花時間過多的上班族。有網友表示每次上下班高峰坐城鐵,覺得自己就像一張“人肉餅”,以此來抱怨現今都市糟糕的交通狀況。即便買了車的擠班族也不過是由“人擠人”演變成了“車擠車”。

背景

售票員被叫車頂售票,現實“蜘蛛俠”售票員被叫車頂售票,現實“蜘蛛俠”

英國《經濟學人》援引某家諮詢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的上班族每天在上班路上(從家到單位單程)花費的時間領先全球,每天平均有42分鐘用在上班的路上,那么雙程應該是84分鐘。表單中最後一名是加拿大,22分鐘。

描述

北京捷運

蘋果園總站:車門一開,座位一分鐘搞定,一秒鐘前還空著呢,眨眼你就發現除了自己,別人都有座兒了。不想等下趟車、著急走的,趕緊在門邊、車廂中間兒占好位置。

八寶山站:車一停,門開了,可開的卻是另外一側的門。上一站最後上車的,這時候就成為最裡面的人了,任門口風起雲湧,他已經巋然不動了。

玉泉路站:黑雲壓城!奇蹟開始出現:看上去明明已經塞滿了的車廂,10幾秒的功夫就把門外的上班族們塞到了肚子裡。整個車廂的空氣明顯污濁,溫度開始上升,血壓高的、沒練過縮骨功的,建議從這裡下車。

五棵松站:這個站台的保全,是最對得起工資的。除了不停地喊著讓你抓緊、往裡擠外,還不時用手往裡推。我曾經在這站把包里的一支鋼筆擠彎了。

軍事博物館站:黎明前的黑暗!屏住呼吸!

木樨地站:曙光在前面!在這站想下車的,和“生孩子”有一拼。

南禮士路站:時間凝固了。沒人在這裡上車,沒人在這裡下車,沒人在這裡說話,沒人在這裡大口喘氣。

重慶公交

“Tina”:我買了一個麵包擠418,下車麵包就成了一張紙!
“灰太狼”:610才擠!有一次,我被3個MM和1個男士擠得雙腳離地。
“又一年清秋”:為了不再坐818,本小姐決定下月換工作了,太擠了。
“Tu.26”:想起一個經典的售票員語言——同志們收腹,再上兩個!
“開心好男人”:368路車少人多。當車開到鵝公岩大橋時,368路才恢復中速行駛,再看看車上的乘客,慘呀!胖子被擠成瘦子,瘦子被擠成相片!都這樣了,售票員還在叫大家往後面走!
“游冥浪骸”:開始坐149也擠死個人。最經典的一次是有個女的喊司機把空調關了,說她冷得很,結果旁邊站著的男子給她說,你來站讓我坐嘛,我遭擠得熱死了!
“多情劍客”:還是兩路的公車最擠!我以前在加州轉車,好嚇人喔!有天下午看到一輛610從紅旗河溝開過來,擠車的陣仗比打仗還牛,一兩百人沖就過去了,差點把我心臟病都嚇出來了!
“半玄樂”:這算啥子喔!我有一次坐117,好不容易從前門擠了上去,結果又從後門擠了下來……售票員都經常被擠下車。
“純屬誤會”:每天早上擠149都接近崩潰!全是肉貼肉,手放哪點都不對,還容易被當成“鹹豬手”。為表清白,我只能雙手交叉放置胸前,手拿檔案,活似一座“奧斯卡”。

原因

城市資源分配的不均

擠捷運擠捷運

陳志武先生曾分析過中國社會的一種狀況:從上到下的權力結構決定從富到貧的經濟機會,一個地方的權力大和小,最後決定那個地方的人收入機會更好還是不好。他列了一個表,把各個地區做一個區分,北京是國家的首都,所以在2002年的時候北京GDP是最高的,僅次於上海;而省會城市又是每一個省最集中的地方;接下來是地區市;然後是縣,縣的人均GDP平均是5674,收入結構跟權力結構是完全匹配。最好的醫院、學校、公司都在北京,那怎么能阻止其他省份的人來北京呢?

城市格局

很多年以前,梁思成、陳占祥共同提出了建設北京新城的建議,反對“攤大餅”。但是,“梁陳方案”未能得到認同。如今的北京,已經形成一個從中心區向外部擴張的格局,此乃“攤大餅”。中國目前一些大型城市的擴張模式主要採取的也是“攤大餅”的方式,即從城市中心向外不斷擴延。如果城市外延無限制擴大,就會造成如城市人口擁擠、交通堵塞、環境污染等“城市病”。好在,《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修編工作受到有關方面的首肯。

城市規劃滯後

“攤大餅”式的城市結構所帶來的是規劃滯後於變化、建設滯後於需求、管理滯後於發展。

心中的理想

中國老百姓的理想就是在大城市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為此,再苦、在擠也不怕,只要心中有個堅定的信念,一切困難拋之腦後。

解決辦法

1、到中小城市就業。

2、購買一處距工作地點近的房子。

3、找個可以在家辦公的公司。

4、找個彈性工作制的公司,以便於錯開交通高峰期。

調查列表

中國 42
印度 39
比利時 37
德國 33
墨西哥 31
法國 31
英國 30
南非 28
荷蘭 28
澳大利亞 27
西班牙 26
美國 23
加拿大 2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