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合理化

操作合理化是對企業勞動力的構成進行分析研究,掌握其規律性,為設計出合理的操作程式和方法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它是合理組織勞動力的必要手段。

什麼是操作合理化

操作合理化是對企業勞動力的構成進行分析研究,掌握其規律性,為設計出合理的操作程式和方法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它是合理組織勞動力的必要手段。
實現操作合理化,可以保證工作質量,減少體力消耗。提高工效,用最短的時間創造出更多的勞動成果。操作合理化簡便易行,用於改進生產操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推廣新操作方法的過程中,應注意隨時解決新出現的問題。20世紀50年代初,蘇聯工業工程師郭瓦廖夫總結出一套實現操作合理化的方法。我國工業企業在增產節約運動中,推廣套用了郭瓦廖夫工作法,並結合各行業的具體條件相特點,推出了許多新的操作方法和經驗.如五一織布法、郝建秀工作法等。近些年來,我國一些企業吸收了國外的一系列新方法,利用攝影、錄象等電化手段,深入開展操作方法研究,並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

操作合理化的適用情況

一般來說,適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手動操作、機手並動操作中,經常出現生產任務拖欠的工種、工序或崗位。
2、人力消耗大,工時長、成本過高的工作。
3、產品質量不穩定或質量差的工作。
4、易於使工人產生疲勞、厭煩的工作。
5、經常出現意外或人身事故的崗位。

操作合理化的步驟

改進操作方法的重點應放在工人的操作活動上,如操作技巧、程式、方法,工作的計畫性及工作時間的支配等方面。同時,還涉及到操作中使用的工具、設備、作業對象、工作地布置、勞動環境等方面的問題。實行操作合理化的步驟是:
1、正確選擇研究對象。
2、直接在現場進行觀測,詳細記錄並分解作業的全部過程。對重複性的作業操作,應細分到基本動作或動素。
3、分析研究現行的操作方法,對作業本身提出各種問題,可歸納為5W1H,即做什麼(What)?為什麼要這樣做(Why)?在何處做 (Where)?在何時做(When)?由誰來做(Who)?以及如何去做(How)?
4、運用動作經濟原則,刪去不必要、多餘的動作,合併重複的部分,經過重新組合、簡化,擬定出省時省力效率更高的新方法。
5、評價新的操作方法,通過新舊操作方法的對比,說明新方法的經濟效果。
6、貫徹和實施新的操作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