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克牌通緝令

撲克牌通緝令

克牌通緝令即個人識別撲克牌(personality identification playing cards),起初是印刷撲克牌通緝令既不是五角大樓情報人員的主意,也不是廣告公司的新創意,而是一位名叫斯普林斯頓的普通年輕印刷工人的想法,這一提議得到了美國軍方的高度重視,後由美國政府所設計、繪有人像在牌身上的撲克牌,2003年美軍出兵伊拉克期間,用以幫助軍隊識別薩達姆·海珊政府的通緝犯成員。截至2005年2月,“撲克牌通緝令”所列52名前伊高官中有45人被捕或被殺,其餘7人下落不明。2016年為動員民眾參與打擊網路犯罪,廣西賓陽縣公安局日前印製“撲克牌通緝令”免費發放。

基本信息

發行背景

“撲克牌通緝令”撲克牌通緝令

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美國總統喬治·布希宣布向恐怖主義宣戰,並將伊拉克、朝鮮等多個國家列入“邪惡軸心國”(Axis of Evil)名單。此後,美國藉口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踐踏人權等原因,於2003年3月20日,正式宣布向伊拉克開戰。

美伊戰爭爆發後,薩達姆為了避免美軍切斷其通訊系統,導致指揮失控的現象出現,採用了有別於海灣戰爭期間由總統統一指揮全國各地軍隊進行抵抗的作戰方式,將指揮權下放到各個戰區指揮官的手中。而各級官員均紛紛效仿,逐級下放權力直到基層指揮官,致使戰爭打響後,由於各部之間不能有效協調進行抵抗,伊拉克由中央到地方基本沒有出現大規模反擊,而包括薩達姆在內的眾多伊拉克高級官員及對美軍有價值的許多伊拉克重要人物,均趁亂而散,隱藏起來,使美軍搜尋起來十分困難。

因此,五角大樓印製了“撲克牌通緝令”,並於2003年4月11日起發放到駐伊拉克官兵手中,希望可以通過對照撲克牌上的有關信息,找到這些伊拉克前政權的高級官員。

創意來源

印刷撲克牌通緝令,既不是五角大樓情報人員的主意,也不是廣告公司的新創意,而是一位名叫斯普林斯頓的普通年輕印刷工人的想法。由於伊拉克高官紛紛躲藏起來,美軍一開始想到的通緝伊高官的辦法相當傳統,就是印刷大量的普通傳單和通緝令,在伊拉克各地大量發散張貼,這一印刷工作承攬給了斯普林斯頓所在的印刷廠。

由於時間緊,任務量大,印刷工人們經常在休息的時候打撲克放鬆。斯普林斯頓在打牌的時候突然來了靈感,認為應該把這些通緝對象印到撲克牌上去。這樣,既可以“化零為整”,避免通緝一個人就要印製一個版本通緝令的龐大任務,又可以避免發放的傳單遭遇被隨意丟棄、收效甚微的厄運。

斯普林斯頓立刻登入了美軍中央司令部的網站,給負責官員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說明了自己的想法。他的這一提議得到了美國軍方的高度重視,第二天,斯普林斯頓就收到了回信,被告知他的創意被採納了。

設計說明

撲克牌通緝令撲克牌通緝令
這副撲克牌通緝令有別於普通撲克牌共54張的慣例,一共有55張。其中有52張上印有包括薩達姆在內的52位伊拉克高級官員的頭像、姓名、職務等基本資料。

薩達姆被放在了“黑桃A”的位置,是整副撲克中最大的一張牌。

彩色丑角(JOKER,俗稱“大王”)上印的是關於伊拉克軍銜制度的說明性文字。

黑色丑角(JOKER,俗稱“小王”)上印的是有關阿拉伯人姓氏規則的說明。

除整套54張牌之外,另添加了一張“副牌”,上面印有伊拉克的地圖及簡單的文字介紹。

在這副撲克牌通緝令中,有13張只印有被通緝高官的姓名和職務,沒有對應的照片,被稱作“黑影”。

使用效果

五角大樓在採納了印製撲克牌通緝令這一創意之後,第一時間印製了200副發放到駐伊拉克官兵的手中,隨後又陸續印製發放了數千副,使這些撲克牌的復蓋範圍幾乎隨著不斷挺進的美軍到達了伊拉克所有的地方,相比於張貼普通通緝令和發放傳單來說,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自從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開始,美軍就在戰壕和掩體裡通過打撲克來消磨戰爭中多餘的時間。在伊拉克戰場上,由於這種撲克牌的出現,讓美軍官兵在閒暇娛樂的同時也牢記住了包括薩達姆在內的伊拉克高官的模樣。

但是,美國軍方官員表示,這種看上去“頗有新意的通緝令”,實際上卻沒有什麼用。原因是,雖然有眾多通緝令上的伊拉克高官落網,但卻沒有幾個是被官兵通過對照這副撲克識別出來並抓獲的。

商業價值

在美國,一副普通的撲克牌售價不過1美圓,而且五角大樓也宣稱這副撲克牌通緝令為“著作權所有的非賣品”,但是在一些著名的電子商務網站上,這副撲克牌的仿造品售價卻高達50美圓。在伊拉克,許多巴格達商人也公開向當地人出售薩達姆等伊拉克高官的“撲克牌形象”,而且售價也達到了每張10美分。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出現了各種語種的仿製品。中國也有類似仿製品出現。

黑影事件

在這副撲克牌通緝令中,有13張只印有被通緝高官的姓名和職務,沒有對應的照片,被稱作“黑影”。

這些伊拉克高級官員平時都隱藏在幕後,基本上不在媒體中拋頭露面,因此,就連神通廣大的美國情報人員也找不到他們的影像資料。這副撲克中,各種花色的“2”,“3”,“4”上印的全部是伊拉克復興社會黨在各個省的地區骨幹、核心領導,他們在自己管轄的區域內有著熟悉環境、信息渠道暢通等絕對優勢,對美軍來說是很有價值的。但“黑影”基本上都出現在這些地區骨幹中,使美軍想要按撲克牌上的有限資料抓到他們變的十分困難。可以說,這些人一天不落網,駐紮在伊拉克各地的美軍就一天不得安寧,因為他們隨時可能組織民眾展開反對美軍的鬥爭

事實也證明,當通緝令中許多伊拉克高官被抓獲後,“黑影”人物卻無一人落網,因此,也曾經有媒體這樣評價過“黑影”人物:這些“隱秘分子”將成為美軍的“難言之隱”。

全套目錄

牌盒封面印有文字:Issued By Intelligence Agency o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3。

牌盒背面上方印有文字:Lists of Saddam Staff Captured By US-led Coalition Forces。

黑桃

♠A: 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ayn Al-Tikriti):總統
♠K: 阿里·哈桑·馬基德(Ali Hassan al-Majid):總統顧問/革命指揮委員會(RCC)成員
♠Q: 穆罕默德·哈姆扎·祖貝迪(Muhammad Hamza Zubaydi):革命指揮委員會成員
♠J: 伊布拉希姆·艾哈邁德·阿爾薩塔爾·穆罕默德(Ibrahim Ahmad Abd al-Sattar Muhammad):武裝部隊參謀長
♠10: 哈米德·拉賈·薩拉赫(Hamid Raja Shalah):空軍司令
♠9: 祖肯·拉祖基·阿比德·阿爾加法爾(Rukan Razuki Abd al-Ghafar):部族事務辦公室主任
♠8: 塔雷奇·阿奇茲(Tariq Aziz):副總理/革命指揮委員會成員
♠7: Mahmoud Diab al-Ahmed:內政部長
♠6: Amer Rashid Muhammad:總統顧問/石油部長
♠5: Watban Ibrahim Hasan:總統顧問/薩達姆弟弟
♠4: Muhammad Zimam Abd al-Razzaq:社會復興黨塔米姆省主席
♠3: Sa'd Abdul-Majid al-Faisal:復興社會黨薩拉赫丁省主席
♠2: 拉什迪·塔恩·卡吉姆(Rashid Taan Kazim):復興社會黨阿爾安巴爾省主席

梅花

♣A: 庫塞·海珊:薩達姆的兒子
♣K: Izzat Ibrahim:RCC副主席
♣Q: Kamal Mustafa Abdallah:共和國衛隊秘書
♣J: Sayf Al-Din Fulayyih Hasan Taha:共和國衛隊人事官
♣10: Latif Nusayyif Jasim:社會復興黨軍事處代理主席
♣9: Jamal Mustafa Abdallah:種族事務代理部長
♣8: Walid Hamid Tawfiq:巴斯拉市長
♣7: Ayad Futayyih Khalifa:耶路撒冷軍人事官
♣6: Hossam Mohammed Amin:國家監察顧問長
♣5: Barzan Ibrahim Hasan:國策顧問
♣4: Samir Abd al-Aziz:社會復興黨地區指揮主席
♣3: Sayf al-Din:社會復興黨地區指揮主席
♣2: Ugla Abid Saqr:社會復興黨地區主席

方塊

♦A: Abid Hamid Mahmud:總統秘書
♦K: Aziz Salih:社會復興黨地區指揮主席
♦Q: Muzahim S'ab Hasan:空中防衛軍指揮官
♦J: Tahir Jalil Habbush:情報人員
♦10: Taha Yassin Ramadan:副總統/RCC成員
♦9: Taha Muhie-eldin Marouf:副總統/RCC成員
♦8: Himat Mizaban Ibrahim:代理首相及財政部長
♦7: Amir Hamudi Hasan:總統科學顧問
♦6: Sabawi Ibrahim Hasan:國策顧問
♦5: Abd al-Baqi Abd al-Karim Abdallah:社會復興黨地區指揮主席
♦4: yahya Abdallah:社會復興黨地區指揮主席
♦3: Mushin Khadr:社會復興黨地區指揮主席
♦2: Adil Abdallah Mahdi:社會復興黨地區指揮主席

紅心

♥A: 烏代·海珊,薩達姆的兒子。
♥K: Hami Abd al-Latif Tilfah:特別安全組織
♥Q: Barzan Abd al-Ghafur Sulayman Majid:特種共和國衛隊指揮官
♥J: Rafi Abd al-Latif Tilfah:安全總理指揮
♥10: Abdel Tawab Mullah Huweish:代理首相
♥9: Mizban Khadr Hadi:RCC成員
♥8: Sultan Hashim Ahmed:國防部長
♥7: Zuhayr Talib Abd al-Sattar:軍事情報局指揮
♥6: Muhammad Mahdi:貿易部長
♥5: Huda Salih Mahdi Ammash:研製大殺傷力武器的科學
♥4: Humman Abd al-Khaliq Abd:高等教育及科學研究部長
♥3: Fadil Mahmud Gharib:社會復興黨地區指揮主席
♥2: Ghazi Hammud:社會復興黨地區指揮主席

類似產品

撲克牌通緝令撲克牌通緝令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就曾經把敵我雙方的飛機輪廓形像印在撲克牌上,以幫助官兵辨認敵我飛機。

美軍曾為戰俘印刷過一種逃生圖撲克牌,當被俘官兵把看似普通的撲克浸入水中後,立刻就會顯現出逃跑的明細路線圖。

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紅軍為鼓舞士氣,曾設計了一套畫有納粹領導人頭像的撲克牌。

美軍在阿富汗戰爭期間,曾耗費巨資把拉登的照片印在了阿富汗火柴盒的背面,影響也十分廣泛。

人物解決

撲克牌通緝令撲克牌通緝令
薩達姆·海珊:前總統,在通緝令中居首位。2003年12月13日被美軍逮捕,2006年12月30日被執行絞刑。

庫賽·海珊,薩達姆兒子,在通緝令中排名第2。2003年7月22日被美軍打死。

烏代·海珊,薩達姆兒子,在通緝令中排名第3。2003年7月22日被美軍打死。

阿比德·哈米德·馬哈茂德:薩達姆秘書,通緝令中第4位。美軍2003年6月18日證實他被抓獲,2012年6月7日被執行死刑。

阿里·哈桑·馬吉德:前國防部長和內政部長、薩達姆的表兄弟,綽號“化學阿里”,在通緝令中排名第5位。美軍2003年8月21日證實他被抓獲,2010年1月25日被執行絞刑。

穆罕默德·祖貝迪:前革命指揮委員會成員,通緝令中第9位。2003年4月21日被捕,2005年12月2日在美軍監獄死亡。

卡邁勒·提克里蒂:原伊拉克共和國衛隊高級將領,在通緝令中排名第10。2003年5月17日向美軍投降。

巴爾贊·提克里蒂:前特別共和國衛隊司令,通緝令中第11位。美軍2003年7月23日宣布他被捕,2007年1月15日被執行絞刑。

哈米德·提克里蒂:前空軍司令,通緝令中第17位。美軍2003年6月14日宣布他被捕。

拉蒂夫·賈希姆:前革命指揮委員會成員,通緝令中排名第18。2003年6月9日被拘押。

阿卜杜勒·胡韋什:前副總理兼軍事工業化部長,通緝令中排名第19。2003年5月2日被美軍抓獲。

賈邁勒·穆斯塔法:薩達姆的女婿,曾任部落事務局副局長,通緝令中第22位。2003年4月19日向美軍投降。

米茲班·哈迪:前革命指揮委員會的重要成員,通緝令中第23位。2003年9月被逮捕。

塔哈·馬魯夫:前副總統兼革命指揮委員會成員,通緝令中排名第24。2003年5月2日被抓獲。

塔里克·阿齊茲:前副總理,通緝令第25位。2003年4月25日被美軍拘押。

瓦利德·圖菲格:前巴斯拉省省長,在通緝令中排名26。2003年4月29日向美軍投降。

蘇丹·哈希姆·艾哈邁德,前國防部長,在通緝令中排名27。2003年9月19日向美軍投降。

希克馬特·阿扎維: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在通緝令中排名28。2003年4月19日被伊警察抓獲後移交給美軍。

馬哈茂德·迪亞卜·艾哈邁德:前內政部長,通緝令中第29位。2003年7月8日向美軍投降。

阿米爾·拉希德:薩達姆顧問,前石油部長,曾任伊軍事工業組織負責人,在通緝令中排名33。2003年4月28日向美軍投降。

穆罕默德·阿明:前國家監督局局長,在通緝令中排名34。2003年4月27日被美軍拘押。

穆罕默德·邁赫迪:前貿易部長,在通緝令中排名35。2003年4月23日被捕。

薩巴維·易卜拉欣·哈桑:前情報主管和總統顧問,薩達姆同父異母的兄弟,在通緝令中排名36。2005年2月27日,伊拉克臨時政府證實他被逮捕。

瓦特班·易卜拉欣·哈桑:薩達姆同父異母的兄弟,在通緝令中排名37。2003年4月13日,美軍證實他被逮捕。

胡達·阿馬什:生化武器專家,有“炭疽夫人”之稱,在通緝令中排名39。2003年5月5日被抓獲。

穆罕默德·茲瑪姆·阿卜杜勒-拉扎克:前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省級政治和軍事領導人,通緝令中排名41。2004年2月15日被伊警方抓獲。

胡馬姆·阿布德:前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長,通緝令中第43位。2003年4月19日被美軍抓獲。

穆赫辛·卡德爾·卡法吉:前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卡迪西亞省主席,通緝令中排名48。2004年2月9日美國國防部宣布他被抓獲。

哈米斯·薩爾汗·穆罕默德:曾任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卡爾巴拉地區指揮官,通緝令中排名54。2004年1月14日被美軍抓獲,2010年8月被釋放。

相關介紹

中國撲克牌通緝令
印有通緝犯頭像及個人信息的撲克印有通緝犯頭像及個人信息的撲克

2012年4月,中國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把篩選出來的54個有重案在身的通緝犯資料印製成一副特殊的撲克牌並免費派發給民眾。廣州公安此舉為全廣東省首創。其中“大小王”上明確了懸賞金額。2009年涉嫌殺人的公安部A級通緝犯尚少傑被印在“大王”上,懸賞金為30萬,是其中最高的 。

2012年4月,廣州警方撲克通緝令中的逃犯“梅花K”杜某,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選擇了向公安投案自首。

2012年10月31日,中國廣州警方通報,廣州警方撲克通緝令中的逃犯“方塊8”、公安部B級殺人通緝犯吳興波被抓獲。

2013年4月10日,廣州警方撲克牌通緝令“方塊J”蔡天朝經民警勸說,向廣州荔灣警方自首。

免費發放

為動員民眾參與打擊網路犯罪,廣西賓陽縣公安局日前印製“撲克牌通緝令”免費發放。撲克牌正面印有248名當地網路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及其身份證信息、被通緝原因等;背面附舉報電話。對提供有價值線索的民眾,警方將按照每條2000元的標準進行獎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