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縣建區

撤縣建區

撤縣建區,亦稱撤縣設區,是指撤銷原有縣或縣級市設立城市市轄區政區。撤縣建區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簡介

撤縣建區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撤縣建區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撤縣建區,是指在新型城市化工業化背景下,以中心城區的擴張提升為契機,以縣域政區轉變為市域城區的行政區劃調整為手段,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根本,以城市政府統籌兼顧、活權強區和區級政府內生髮展、有機融入為重點,實現以新型城市化為導向的,市和區共建、共促、共享、共贏的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

撤縣建區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目前(2012年年底)全國撤縣建區已經有100多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根源與背後的因素

1、為中心城市營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心城市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缺乏適宜的用地空間,而其周邊縣(市)可能正是適宜擴展的方向。

2、擴大中心城市的規模,增強中心城市的實力。調整行政區劃,更好地發揮中心城市對腹地的輻射、帶動作用。

3、協調中心城市與周邊縣(市)的道路港口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規劃。

4、解決市縣(市)同城問題。地級市與縣(市)同處一個城市,對兩個城市的發展都帶來了困難。

5、解決雙城問題。兩個緊鄰的城市已成為一個整體,但是規劃的編制與實施卻是分割的,而且基礎設施的建設、污染的治理等方面也存在著難以協調的問題。

6、是城市協調發展的機制沒有真正建立。當城市快速發展壯大,中心城市與其周邊地區摩擦增多,市縣之間的利益爭奪越來越多,而又缺乏相應的城市協調發展機制,就進行“撤縣(市)建區”行政區劃調整。

7、是中心城市、大城市“情結”深厚。“撤縣(市)建區”的主要受益者是中心城市、大城市。這與我國有關政府部門對大城市有強烈的偏好有關,也與大城市在政治上的強勢地位有著密切關係。

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積極影響

1、有利於相鄰城市協調發展,可以統一大城市及其周邊地區的規劃,推進城市總體規劃的實施,協調城市發展,儘可能減少城市間的內耗。這種處理簡單直接而收效迅速。

2、有利於擴大中心城市的發展空間和規模,增強城市競爭力,有利於迅速擴大城市的發展空間、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從而提高城市在區域中、城市體系中的地位,也有利於加大城市在國家資源分配中談判的份量,為城市的發展贏得政策、資源上的好處。

3、有利於加強對某些重要資源的開發,通過行政區劃調整,將某些擁有重要資源(港口資源、土地資源、旅遊資源等)的縣(市)改為區,有利於充分發揮中心城市較強的政治能力、投融資能力、管理能力、招商引資能力、人才能力。

不利因素

1、地方政府利用“新型城鎮化”名義推進撤縣建區的過程中,掠奪農民土地利益,上演強勢政府、強勢資本與弱勢農民的不對等博弈。

2、撤縣建區後,一些地方依賴的土地財政,將隨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出現新增長,由此將迎來新一輪拆遷潮,而農民在此過程中也將不可避免地遇到諸如房屋拆遷、土地徵用等問題。

3、撤縣涉及的農民問題,會在一定時期內突出表現為農民既沒有享受到“市民”的社會保障待遇,又將失去國家惠農政策給予的補貼等,對於可能出現的這種“赤腳市民”群體要引起足夠重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